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转轨期广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经济转轨期的广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究竟呈现何种关系,这对于制定广州的金融经济发展战略来说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VEC模型对广州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检验,发现广州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双向的、正向的因果关系.但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相对来说,经济增长更有力地带动了金融的发展.针对此,提出要健全金融业体系,尤其要加快发展证券、保险业,促进广州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持经济的平台,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将广州建设成为华南地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金融中心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广州的经济实际,认为建设广州地区性金融中心是一项金融深化的战略,广州也有这方面的优势。文章最后就建设广州地区性金融中心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变化祖国“南大门”广州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这一中心地位随着我国尤其是广东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广州行政区划的更迭而有所变化。首先,政治中心地位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4.
广州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她濒临南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口岸和轻纺工业、商业、金融中心。 广州还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全市有归侨、侨眷100多万,外籍、港澳台同胞近150万。 广州市现辖8区4县(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总人口612.2万。其中,市区面积1443.6平方公里,人口367多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和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入世必然会给广州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广州外经贸在“入世”后面临的风险和防范风险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建设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广州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提升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和作用的必要性,针对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从金融政策环境、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合作平台、金融需求环境、金融创新环境、金融服务环境7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和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金融业是为工商业输血的行业,随着广州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南中国经济区的不断增长,广州金融中心已成为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甚至是平常百姓的热门话题,金融梦已深入广州的家家户户。本文拟主要分析广州金融中心的定位、功能及其发挥,以及必备的有关条件。  相似文献   

8.
CBD,是中央商务区的英文简称,是集中进行商务活动及商务相关活动的核心区域,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功能高度集聚的中心。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广州,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必须加快建设和提升CBD。本文将借鉴国内外CBD建设的经验,结合广州的实际,初步提出建设和发展广州CBD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性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信息中心的功能在中心城市整体功能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个中心城市的标志性功能。将广州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并逐步向国际化城市的目标迈进,是广州市未来发展的既定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广州不仅要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交  相似文献   

10.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重大调整,促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大量的资本输出和所谓的“产业结构空心化”高潮。借此有利时机,一批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逐渐崛起,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毗邻香港的优势,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短短十几年时间一跃而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最令人赞叹的新星。但是,遗憾的是,随着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的广州,其传统工业优势正逐渐被区域内其它地区所替代,新的产业主导群和经济创新优势尚未形成,使其作为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正日益削弱,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就此内容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阮晓波 《珠江经济》2005,(12):35-42
广州是珠三角的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和教育中心,但是,目前来说,广州还难以担当珠三角的金融中心角色。广州在金融产业方面的发展受到香港与深圳的挤压,资金被转移,产业被空洞化,人才流失,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单一。在珠三角地区,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特色的经济模式,与本地金融产业的依存度不高。港资与台资企业依赖其资金来源地的金融服务,而本地的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基本上没有像样的金融服务,银行的信贷资金持续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县域经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瓶颈难以突破。广州作为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其金融产业较之香港、北京、上海、深圳落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很不相称,金融产业成了广州经济的短板,拖了广州经济发展的后腿。  相似文献   

12.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快速增长、智力密集、产业基础雄厚、市场机制灵活、市场秩序比较规范、投融资环境良好等条件。近几年来,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现代综合物流已成为国际运输业的发展潮流,在发达国家更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港口作为国际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和运输链中的枢纽,在现代物流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港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现代港口物流中心,已成为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一、广州港发展港口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广州港所处的珠江三角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珠江三角洲处于内地与东南亚的中心,依托国内市…  相似文献   

14.
确立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背景—区位、历史与经济交通运输是中心城市的神经中枢,其腹地辐射面也基本上是由交通状况所决定。广州市中心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08’的交点上,这正是西江、北江和东江交汇入海的地方。由于广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内,它以珠江为动脉,与珠江三角洲和珠江流域广大城乡相连,从而使广州获得包括广东省以及湘、桂、赣和大西南的辽阔腹地;对外,以南海为走廊,直通东南亚、大洋洲、欧洲、美洲、非洲沿岸诸国,为我国海外贸易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在人工交通运网方面,广州又是华南地区铁路、公路、航空的中枢。现代化运输手段更进一步把广州与国内外重要  相似文献   

15.
郭莉 《首都经济》2008,(6):21-21
“北京应该在环渤海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它的金融优势。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中心城市作为支撑,如上海之于长三角,广州之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环渤海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金融中心城市。”这是常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到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6.
发展广州总部经济的现状、优势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部经济是公司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本文分析了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优势,并提出了广州今后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创造了连续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而奇迹的原因之一正是以进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华人资本使得华南地区形成了富有竞争力的、合乎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进行,华南地区原有的政策优势正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等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挑战,华南地区必须以新的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华人资本的大量输入在继续巩固华南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华南地区在资本方面初步形成的禀赋优势,创造华南地区未来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实现华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广州无疑是一颗最闪亮的星。三个例子可以证明,一是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将达3500亿元,占珠江三角洲的三分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三;二是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几年,广州每年以占全国1/200的人口缴纳了全国约1/18的税收;三是广州市2003年1—11月份经济增速达14.9%,创8年来的新高,未来10年还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毗邻香港的广东日前宣布.将全力打造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等“新特区”。推动粤港金融合作跨上新台阶。6月26日召开的广东省金融工作会议,对粤港金融合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把香港国际金融优势和广东经济腹地优势紧密结合.共同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创新区域”。  相似文献   

20.
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步正为数据通信带来大发展的契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信息化的深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文章最后从培育信息产业新增长点的角度,提出完善数据通信发展规划的管理,理顺投资关系,拓展市场等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