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周鹰 《上海经济》1997,(2):47-48
"比较优势论"是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教授在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论一诞生即给日本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指明了方向,为其产业结构优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认为,这一理论适合我国现实,对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指导意义。一、比较优势论及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应用实证小岛清是在其所著《对外直接投资)一书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该理论又称"边际扩张"论,主张:投资国应选择东道国有相对优  相似文献   

2.
"边际产业扩张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有学者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作为指导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这个理论是否完全适用于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边际产业扩张论”六个具体内容的逐一分析,得出了部分适用的结论。我们应该加大“中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邵建春 《北方经济》2007,(12):44-45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述评 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有大约20种不同的理论。其中,以发达国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理论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和卡森沿提出的市场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相似文献   

4.
IDP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公认是以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论文中所提出的厂商垄断优势论为标志.垄断优势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不完全市场为条件,强调技术优势,但无法解释厂商为何选择直接投资而非技术许可等方式发挥其优势并取得相应的收益.科思的内部化论则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将外部市场内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该理论虽比垄断优势论前进了一步,但仍不足以有效解释为什么不把垄断优势国内内部化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为此,区位因素得以考虑,出现了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论,上述理论较好的解释了欧美等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但对日本式的开发资源和出口导向型的直接投资难以解释.因此有了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以及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IDP理论).相较与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邓宁的IDP理论研究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直接投资活动之间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旨对IDP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别对海默的特定优势理论、佛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及巴克利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的产生背景、适用条件以及理论缺陷进行论述,梳理境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些理论研究将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在1979年到1983年的五年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只有0.84亿美元,而到2001年,当年实际投资金额达到15.02亿美元,几乎较开放之初的前5年之和增长了18倍。[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增长,更主要的是在质量上有了很大变化。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日本对华投资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一、产业结构: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在亚洲的投资,依然遵循着“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1987)。日本对华…  相似文献   

7.
邵建春 《北方经济》2007,(23):44-45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述评 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有大约20种不同的理论.其中,以发达国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理论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和卡森沿提出的市场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相似文献   

8.
评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及其“小岛理论”,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中可谓独树一帜,其理论曾在国际学界名噪一时,本文将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视野对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再进行一次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不同于以往的学者单从外商直接投资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来研究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而是以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的新阐述为基点,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两方面,以中国与发达国家和中国与非发达国家两个视角,通过岭回归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关系,检验了国内某些学者的观点,同时也在某些观点上同一些作者持有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江苏已迅速成为对外投资大省,研究江苏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变得现实而重要。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当是"顺贸易",即能够扩大进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既是国际贸易原则,也是国际直接投资原则;具备贸易促进效应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按比较劣势顺序或按边际产业转移的。近年来国内多项实证研究表明:我国OFDI的规模越大,其贸易促进效应越显著。而江苏民营经济OFDI的现状是:江苏民营经济是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但与其在江苏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地位相比相对滞后、规模不足;发展阶段明显滞后,初级阶段特征明显;背离比较优势原理,存在边际产业转移悖论等问题,因而推论其贸易促进效应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11.
两种FDI模式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岛清认为,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贸易,而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替代贸易。受此观点的启发,本文对日、美两国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与我国向两国出口贸易的关系分别做了实证分析。另外,对小岛清的观点加以引伸,将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过程在时间上也划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实证分析,既对两个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也对两个时间段进行纵向比较,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中小企业主导的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要大于跨国公司主导的直接投资;我国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整体上正由中小企业占主导的“日本式直接投资”,向以跨国公司占主导的“美国式直接投资”演变,从而使得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对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DFI)的迅速发展,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其他经济理论一直难以解释,由此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其中,以P·J·Duning,Casson为主的英国雷丁学派,用内部化理论对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微观性分析;以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教授为主的日本学派着重于对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宏观性分析。本文的目的就是对小岛清教授的理论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产业类型的正确选择为出发点,分析评价对外直接投资这一举动,其中参考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小规模技术理论等。以国际直接投资的市场、技术、资源来评价基准构建产业评价模型,依照沈阳市的产业环境,结合技术水平产业状况及资源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企业集团发展对外投资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对外直接投产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阶段,是我国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势力大为增强后的必然趋势。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与西方发达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外投资的目标,对外投资的比较优势,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行业选择,与发达国家相比,又具有不同特点。本文将以我国的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外投资的必要性,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及其对外投资的方式及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15.
雷鹏 《上海经济研究》2012,(6):23-33,50
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与市场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与行业分布,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安全的关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双目标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目标,提出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渐进性、多元化和动态性的产业选择战略,并具体对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对资源开发型产业、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与市场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与行业分布,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安全的关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双目标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目标,提出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渐进性、多元化和动态性的产业选择战略,并具体对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对资源开发型产业、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种子产业投资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SWOT理论,从机遇、威胁、优势、劣势四个方面分析了种子产业的投资价值,认为种子产业的发展机遇多、威胁少,优势大于劣势。我国种子产业市场容量大、竞争对手少、投资回报率高,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高回报率的产业之一。因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具有相当高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境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研究境外直接投资理论很有必要。本文重点对发达国家境外直接投资中最有代表性和研究特点的五种理论作了论述,这就是垄断优势论、产品周期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边际生产扩张论,指出了这些理论的科学性与局限性,主张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用的成分,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创建和跨国公司的长足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日本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日本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得到反映日本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日本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研判。同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提升了日本制造业细分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相对稳定,处于优势;第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以出口复杂度度量的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呈现互补的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研发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了日本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对提升日本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更强,而对低技术产业没有显著影响。可以预见,为了进一步巩固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本将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创新力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太友  花俊 《北方经济》2009,(15):78-80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以FDI为研究对象,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此后,FDI理论不断发展完善,主要理论有: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