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洁莹 《魅力中国》2013,(20):224-225
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引入,以河南省地方性本科院校的150名青年教师科研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心理资本、团队信任氛围对地方性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爵队隐性知识共事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心理资本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圆队隐性知识共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目队信任氛围在心理资本与隐性知识共事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科技信息》2019,(33):29-34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中,隐性知识转化至关重要。但由于隐性知识转化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规范化的属性,其有效转化往往难以实现。社交网络是隐性知识转化的主要通道,其中存在的结构洞,会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成员间的交流。而由于关系的本质是寻求利益交换、恩惠施求、人情积累以及面子维护等,所以关系能够缓冲结构洞的阻碍作用。因此,文章基于关系填充结构洞的视角,研究结构洞与关系对隐性知识外显化以及社会化的影响,探索关系对结构洞负面影响的缓冲作用,以求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中的隐性知识转化。该论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验证假设,发现结构洞会阻碍隐性知识转化,但关系能够缓冲结构洞的负面影响,促进隐性知识外显化和社会化。该论文对于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外部社会网络,包括网络的类型、对象、强度和数量都会影响团队创造力,尤其是外部网络类型和对象会通过影响知识共享,进而影响团队创造力;领导内部网络类型、联系强度会影响知识共享,进而影响团队创造力;领导风格不仅会直接影响团队创造力,而且会通过影响知识共享以及领导内部网络类型,进而影响团队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及高极科研团队的特性,提出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使团队和团队成员重视学习、善于创新,形成学习型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知识转移是提升研发团队知识创新水平的关键。本研究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揭示出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机制模型,并对影响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廖冰  白永利 《科学决策》2014,(10):39-49
人际关系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影响人们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而工作友情是人们在职场中人际关系的一个体现。论文主要研究员工工作友情对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同时引入了知识分享意愿作为中介作用。文章通过重庆、深圳、北京等地的285份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团队成员进行调查分析,结论表明员工工作友情对员工的知识分享意愿和团队创造力有正向作用,知识分享意愿在员工工作友情对科研团队创造力的作用间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知识、服务社会.因此.高校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场所,也应成为向周围社区传播文化的载体.高校正是通过其文明辐射、"人才培养"辐射、科研辐射、"实践活动"辐射社区,达到高校与社区的和谐共处,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8.
学生个体和群体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对于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隐性知识,营造民主、宽松、进取的学习氛围,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语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创设有效情境,鼓励对话交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指导学生管理个人和集体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应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从最初的数字化处理出发,逐步考虑不同读者的知识需求,充分挖掘各类数字资源及读者身上的知识资源,最大限度地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促进知识资源的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将图书馆隐性资源整合与显性资源整合加以结合,建立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仓库,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达到增进组织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寇宗来 《南方经济》2012,(12):69-83
本文假设最终品具有Leontif生产函数,需要高端和低端两种中间品。任何劳动者生产低端中间品的效率都是相同的,而高能力者生产高端中间品的效率更高。能力越高者,其文凭获取成本越低,因而是否获得文凭具有信号传递功能。进一步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基于文凭分割的,即无文凭者从事低端中间品生产,有文凭者可在从事高端和低端中间品生产之间进行选择,并能享受额外的福利租金。分析表明,如果文凭获取难度太大,经济体将会出现文凭持有者相对不足的结构性失业;反之,如果高校大幅扩招(文凭获取难度下降)而与文凭关联的福利租金却又很大时,经济体将会出现文凭持有者相对过剩的结构性失业,即造成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高学历失业现象。  相似文献   

11.
推动不同隐性知识的耦合创新是重大科技工程的核心目标之一。为有效实现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创新,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界定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的科学内涵,分析隐性知识耦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微分动力学方法构建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模型,研究模型解析解的渐进性;最后,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提出通过构建知识管理体系、营造隐性知识耦合创新环境和建立隐性知识耦合创新考核激励机制促进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的耦合创新。  相似文献   

12.
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知识作为一项创造性知识活动,它的产生同样依赖于高效的沟通。文章针对隐性知识两类载体的划分,提出了隐性知识直接交流的五种传播方式;对隐性知识的传播障碍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并在一个企业以职能关系为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的基础上,构建了其隐性知识传播网络。  相似文献   

13.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刘忠广 《改革与战略》2010,26(12):47-49
文章认为,战略定位分为顾客导向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导向,不同的战略定位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吸收会产生不同影响,获取知识、开发新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外包合作中,顾客导向的中国企业获取的主要是显性知识,而过强的顾客导向会抑制隐性知识吸收。与顾客导向不同,具备公司企业家精神的企业通过外包合作努力获取未来需要的所有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暴丽艳  李强  雷云云 《科技和产业》2019,19(11):119-124
在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科研人员激励政策改革加速。通过大量政策文本的收集与分析,梳理了此轮科研人员激励政策的要点。从激励意义、激励周期、影响范围、改革难度、突破性五方面进行了政策作用分析,基于知识员工激励理论构建了我国科研人员激励政策体系。并提出具体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金花  杨陈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2):104-108
IT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的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隐性知识转化效率视角来探讨IT能力对联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结果发现:IT能力对隐性知识吸收转化效率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同时,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即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吸收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衡量学校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采取激励机制这样一个视角,通过对其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现状。作者将激励机制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团队建设、考核和物质以及精神激励相结合,为科研管理的持续有序的发展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