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启动内需 ,我国于 1998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 ,需要对其进行调整。调整的取向是向适度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 ;调控方向应由基础建设投资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行的制度建设 ,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和财政政策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傅恒杰 《生产力研究》2005,(11):151-153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诱致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应该由“积极”向“稳健”转变,稳健财政政策属于中性财政政策的范畴,我国在实施稳健财政政策过程中,应从改善财政收支状况、调整支出结构、进行结构性税制改革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方面入手来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3.
决策层于1998年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采取增加政府投资、扩大内需方针。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国民经济运行明显走过了从相对低迷阶段向繁荣高涨阶段的拐点之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又不失时机地实现了从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向中性导向的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型,并开始了公共财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对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合金  曾山 《当代财经》2001,(12):23-25
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看,要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与三年前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策理应有所调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着眼点上应逐步由扩大需求为主向改善供给为主转变;在积极财政政策对策理应有所调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着眼点上应逐步由扩大需求为主向改善供给为主转变;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式上应由增加政府投资为主逐步向启动企业投资为主转变;在继续实施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要注意降低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5.
杨春媛 《经济师》2006,(9):61-62
从2004年以来,我国开始逐步实施财政政策的转型,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过渡,理论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对我国的财政政策究竟应该向什么方向转型,如何转型,作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正面临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为应对此次危机,世界各国都通过种种手段来刺激经济,试图尽快走出困境。中国财政政策及时从稳健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必然选择,其走向分析是扩大内需、加大补贴支出、调整财政税收结构等。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应注意和警惕投资方向的选择、财政手段的多样性、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财政投资与民生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稳健财政政策的科学内涵是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提高稳健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当前必须适当调整国债投资规模和方向 ;注重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推进税制改革 ,加强税收征管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8.
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回顾了稳健财政政策实施的背景,对该政策实施期间我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彬 《生产力研究》2005,(11):31-32,68
本文拟从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分析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相对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的必然性,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导向。  相似文献   

10.
稳健财政政策中的财政赤字问题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稳健财政政策并不排斥财政赤字,并对我国1998年以来财政政策的方向进行了定量测算,提出我国稳健财政政策的关键是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控制在经济潜在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试析我国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及其应当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试从今年积极时政政策与往年比较的变化以及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稳健财政政策是当前合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三年的实践表明,稳健财政政策实际上表现出了偏松的特征。中央决定2008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现实的合适的选择,不过,稳健财政政策的取向应该由稳中偏松转向稳中偏紧。  相似文献   

13.
稳健财政政策是我国在投资过快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特定背景下采取的一种中性财政政策,其主要特征是规模适度、规避风险和分配的公平性。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既是转变政府和财政职能的客观需要,又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要求。因此,要增强稳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必须将其置于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下,遵循公共支出的基本原则,合理安排国债资金的投向,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协调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与公共财政改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我国财政理论及其框架的创新与发展,进而分析了财政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一系列发展和转变,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与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调节体系中的政策走向和作用,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要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周期波动及其政府宏观调节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现象.经典理论形成了低谷和顶峰两极时期的财政对策,但忽视转型期的调控政策.我国新一轮增长拐点时期,将过去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调控的目标、手段、方式都需要发生改变.稳健的财政政策目标应该由单纯追求增长率转变为扩大就业,由类行政的直接调控转变为利用市场对企业施行间接调控,当前财政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有助于实现经济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增长的平稳过渡,并由此延长经济增长期.  相似文献   

16.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近3年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防范财政政策的风险一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二是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应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三是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注意协调配合,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并处理好财政政策作用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财政政策转型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海鹏  王翠 《经济与管理》2009,23(11):55-58
为了应对新世纪的第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果断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项新政",这预示着中国从2004年以来实施的稳健财政政策向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新积极财政政策被期望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实现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同时还必须避免矫枉过正,以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培勇 《经济》2005,(1):81-81
谋划稳健财政政策的举措,一个比较恰当且可行的选择是:从推进改革入手,通过着眼于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渐进性安排,逐步地降低现实财政收支安排的扩张力度,逐步地逼近稳健财政政策的效应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IS-LM模型,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评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两大基本政策,文章重点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的协调配合给出了几点建议,“双稳健”政策是一种谨慎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略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略议货币政策 这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照人民银行的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容是:适当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