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运用控制权理论,构建了一个“委托方—监督方—代理方”三层次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土地管理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尽管中央政府通过控制权分配,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的用地行为,以期达到保护耕地的目标,但在实践中,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变通、合谋等隐蔽形式敷衍、软化土地管理的各项规定,使保护耕地的“刚性”约束变为“软约束”,最终陷入土地管理困境。本文引申出的重要启示,中央政府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改变地方政府的以地谋利行为,应该赋予农村集体更多土地财产权利,从根本上降低地方政府以地谋利、以地生财的空间,进而化解土地管理困境。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大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部分农民转为市民,一些农户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土地。土地零星流转的高额租金造成严重的非粮化倾向。成都市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将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集中起来开发利用,在充分有效利用土地、确保粮油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双重委托—代理运行模式,在确保农民土地生产经营决策权和收益权、经纪人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合作社的管理权和监督权以及各方权益协调平衡等方面探索了一些成功经验。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的创建与发展为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完善和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申质岩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6):5-5
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信用社法人代表仍沿用任命制,没有与其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方法,而法人代表却对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全权负责,并对财产关系存在着独立的意志和利益,从而加大了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了信用社资金大量流失,甚至使个别信用社主任腐化堕落,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如何建立农村信用社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委托──代理”理论探索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一、委托──代理模式明确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制衡机… 相似文献
5.
“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公司与农户:一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公司 农户”经营组织模式中,公司与农户是互为委托人、代理人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公司 农户”存在双重道德风险的发展困境。解决双重道德风险困境的出路在于建立长期的以信誉机制为基础的合作契约。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三资委托代理实施情况,镇财政所组成调查专班,采取到村走访座谈、在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查账审计等措施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调研。一、基本情况归州镇有11个村和1个居委会,共8696户,25408人,人均纯收入4430元。该镇2004年成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3人,其中两人是财政所预算会计和资金会计兼职。12个村级报账员中,年龄30-40岁的2人,40-50岁的4人,50-60岁的6人,中专以上学历的5人。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公共品供给的激励与监控——基于对村委会和村民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村级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三方行为主体;全体村民、村委会、生产企业,三者在村级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实质上形式了委托、代理加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若要防止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村委会对村民利益的损害,就必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构建激励和监控相结合的机制,促使村委会致力于村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 相似文献
8.
9.
厦门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财务管理一直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难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问题,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直接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农村财务管理难以适应发展的新形势,出现了制度难行、财务难管的现象。福建省厦门市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2004年在同安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有效地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一、主要做法(一)坚持基本原则,加强领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市市经管站… 相似文献
10.
11.
12.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农村集体资产可粗略地分为三大类 :以土地、山林等为主的资源性资产 ;以乡村集体企业资产为主的经营性资产 ;以及以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性和公益性设施为主的非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资产与其他公有资产一样 ,其产权有一个基本矛盾 ,那就是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中任一成员 ,既是本社区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又是非所有者 ,任一成员不能单独行使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这一矛盾使得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必须通过某一组织来实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区内成员的当然代表 ,管理和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社区农民作为…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由于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股权结构独特,委托代理关系呈现出多重叠加、委托代理链延伸等特征,农民个人股东因而最容易成为公司各方利益博弈中被侵害的对象。这时,作为体现公司价值取向的理财目标就承载着在理财导向层面引导各级决策者关注农民股东利益保护的重要功能。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由于能涵盖对各股东集团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同时兼顾农民股东在土地权利上的特殊要求而成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山东省高青县赵店信用社的农户“1+N”融资创新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博弈分析.认为此模式具有规避农户信用风险、激励农户增强信用和生产能力、促进当地产业规模效应发挥的作用.该模式还可有效解决农户联保贷款中联保小组难以组建的问题.同时,对该模式引发产业结构单一、整体风险上升以及弱势农户难以融资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融资农户另建融资共同体、鼓励农户缴纳互保基金、发展农户“1+N”融资模式向大联保体过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1年起,松江区各镇(街道)相继成立了会计管理站,由村委托镇(街道)代理记账。会计管理站在镇(街道)经营管理站的指导下,凭借专业的理财能力,积极发挥财政监督管理职能,使村级财务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固定资产台账、往来台账、租赁(承包)合同台账和票据登记薄(简称“三账一簿”)后,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回答“谁来种地”的问题,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下实现数字经济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融合发展,构建数字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农村与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来探讨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模式创新,通过深度挖掘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在机理,以“智农通”作为案例分析其在农信平台生态圈体系构建及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上的数字化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出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施路径,从而为实现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到农业数字化转型,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农民参与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态度与意愿研究——基于 “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从农村社区存在的非正式制度驱动力要素和管护状态要素两方面出发,阐述农民参与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心理响应机制。研究方法: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非正式制度驱动力中农业收入、管护状态中决策参与程度等变量对管护响应影响显著;(2)驱动力要素和状态要素对管护态度和管护意愿的影响有一定差异,部分非正式制度的驱动力和管护状态能够改变农民态度,但从积极的管护态度转移到管护意愿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研究结论:建议合理挖掘与发挥非正式制度的驱动力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管护决策工作,采取措施促进农民的积极态度转为管护意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