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在广告领域中的应用,也是广告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构成广告心理学课程基础的是普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广告心理学课程体系中,普通心理学是基础,消费心理学是关键,社会心理学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从市场营销观点看产品策略与公众消费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晖 《企业活力》2005,(7):32-33
<正>一、公众消费心理与产品的内在联系消费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有密切联系。消费心理学主要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产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这里涉及产品和消费者两个方面:与产品有关的研究包括广告、产品特点、市场营销方法等;与消费者有关的研究包括消费者的态度、情感、爱好以及决策过程等。公众是否消费某种产品主要在于公众的  相似文献   

3.
对《消费心理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心理学》是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前提下,如何让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原理并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是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该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学生测评模式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确立消费心理学评价原则入手,提出课程评价中实现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全面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以知识理论应用评价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应用评价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形成评价为扩展的发展性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当前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全面剖析这些问题,总结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方案.针对消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提出新的建议,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及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小平 《企业导报》2011,(22):73+152
在当今市场中,品牌的竞争已经成为商家市场竞争中最为激烈的部分。品牌的影响力和忠诚度影响着消费人群的稳定程度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各种媒体的发展,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广告已经成为品牌宣传的重要手段。要想俘获消费者的心首先要读懂他们的心,知道他们关注什么、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怎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就需要了解消费心理,洞察消费行为,研究心理学在广告领域的应用,更好的让广告为品牌搭建服务。  相似文献   

7.
教育心理学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一门课程,缺乏理论性、注重实践性是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特点,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教学需求,需要对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进行有机结合。建构主义与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将分析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现存问题,并探索如何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06,(2):31-31
汇恩人力资源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前身为“朱永新教授研究室”,经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单位汇思集团投资改建,研究所侧重于为企业提供各类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研究所现有员工20人,其中研究人员18人,博士3名,硕士15名,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的研究。汇思集团业务范围主要涵盖人力资源领域和职业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9.
广告的目的是引起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兴趣与关注,改变人们的消费态度,并最终导致消费行为的产生,卖出商品。要想广告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对待广告的态度,并在广告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合理应用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市场竞争无非是价格的竞争和非价格的竞争(如质量、样式、包装、售后服务、广告影响等)。非价格的竞争因增加或减少成本而最终体现在价格上,所以价格竞争是竞争的主要形式和焦点。如何让曾令数学家们倾倒的阿拉伯数字变幻出神奇的魅力,不妨让我们站在终端.从消费的心理学角度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11.
赵敏婷  葛腾 《价值工程》2011,30(22):181-182
包装的色彩可以通过与消费心理因素的耦合作用影响消费者的视觉与知觉选择,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将包装色彩的实践应用与消费心理理论相结合,以使商品包装的色彩达到醒目、易懂和好感的标准,实现设计的目的和功能,最终促使消费行为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着重谈了标准化与消费心理的关系,作为标准化管理,应怎样分析研究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3.
We analyze why some firms advertise product quality at a level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quality of a product. By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ng effects of product quality and advertising, we develop a dynamic model of consumer expectations about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rand goodwill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values for the decision variables.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prior literature and we use numerical techniques to arrive at the solution. We then deriv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 firm will find it optimal to overstate or understate product qual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quality may be overstated in markets characterized by high price sensitivity, low quality sensitivity, low brand loyalty, and high source credibility, suggesting the need for vigilance on the part of consumers, upper level managers and regulatory authorities in such market conditions.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current regulatory resources are insufficient to reduce deceptive advertising practices (Davis JJ. 1994. Ethics in advertising decision‐making: implications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decep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8 : 380–402). Further, the law of deceptive advertising prohibits some advertising claims on the ground that they are likely to harm consumers or competitors (Preston IL, Richards JI. 1993. A role for consumer belief in FTC and Lanham Act deceptive advertising cases. American Business Law Journal 31 : 1–29). Also, Nagler (1993. Rather bait than switch: deceptive advertising with bounded consumer rationality.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51 : 359–378) shows that deceptive advertising causes a net social welfare loss and a public policy effectively preventing deception will improve social welfare.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冯靖宇 《价值工程》2011,30(16):237-237
美术艺术修养是广告设计的灵魂。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必须重视美术基础课教学,才能克服目前学生美术底子薄弱、学校重视不够、教学时间少等不足,从思想上、师资上、教学内容上加强美术基础课教学,提升学生的美术艺术修养,培养出优秀的广告设计师。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建立在忠诚观念基础上的心理契约,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中的隐性冲突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在新经济环境下如何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受到了普遍关注。文章在对株洲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驾驶员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公交企业如何与驾驶员构建"心理契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玉萍 《价值工程》2011,30(33):253-253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是一门体现师范特色的公共必修课,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处于特殊地位。本文在运用建构主义课程观的基础上,对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Russia–Ukraine conflict on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resulting changes in investor psychology. We have analysed weekly data from January 2021 to March 2023, including indicators such as gross national income, Bitcoin historical price, Standard and Poor 500 index, US consumer price index, US dollar index, and investor psychology index, using a variety of econometric techniques. Our findings reveal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nvestor psychology and market return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monitoring investor psychology during times of conflict as it can greatly impact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financial markets,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investors and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思想,探讨了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从实用的角度,讨论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如何具体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研究成果对积极心理学的普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杜晓春  杨小沛  郭梦良 《价值工程》2012,31(33):278-279
在这个处处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其中,心理学对教学改革的影响也受到很多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为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心理学运用在自己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本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介绍了几种利用心理学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品牌广告共鸣实质上体现了消费者与广告中品牌的一种紧密的心理联系,通过与品牌的情感互动,消费者会感觉到该品牌能够反映自己的情感并且可以通过该品牌为媒介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因此会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依赖,获得较高的品牌忠诚度.本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广告中品牌的共鸣实际上体现为消费者对广告中的品牌理念、代言人、广告形式、广告场景的共鸣四方面,本文把这四方面命名为理念分享、形式欣赏、人物认同、场景相识,并且验证了消费者对这四方面的共鸣对品牌认知、品牌偏好产生显著正面作用,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