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兴 《电脑采购》2000,(11):3-3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笔记本电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IT产业迅速发展的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迅速扩大,保持着极高的年增长率。1998年较1997年的增幅高达47.7%,1999年笔记本电脑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保持着近40%的年增长率,虽然相对前几年稍有减缓,但总体上仍然保持乐观态势。然而看一看笔记本电脑的市场绝对量,情况就不容乐观了,笔记本电脑1998年的年销量不足25万台,在整个PC市场中的比重只占到5.7%,1999年的销量也不过区区30万台,在市场上的比率仍然只占到不足6%。而在美国,笔记本电脑占其整个PC市场的55%,日本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也占到本国PC市场的50%。我国的差距非常明  相似文献   

2.
尽管IDC的数据显示出笔记本电脑在2000年强劲的增长实力,单只1~6月的销量就达到了17.1万台,同比增长达到25.3%,超过往年的增长速度,在整个PC销售量中也占了6.2%的市场份额,然而与前两年的热闹相比,2000年国内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还是显得相当落寞。按理说2000年上半年经济的相应增长,应该是笔记本电脑市场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尤其是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仍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态,笔记本电脑占PC销量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在16%~20%之间,而国内市场仅占6.2%,可见2000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发展还是与人们年初预想的相差甚远。虽然国内笔记本电脑的占  相似文献   

3.
同属PC产品,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的市场状况似乎走在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大道上。人们预期很高的1997年国内笔记本市场并没有象天气一样火热,弄得许多所谓的“市场预言家”大跌眼镜,大家在给1998市场画上一个“感叹号”的同时,有些人则在后面画上了一个令人思考的“问号”。国内PC市场的急速膨胀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笔记本电脑做为PC机的高端产品,其生存空间正在加速扩大。1997年中国笔记本电脑的总销售量为18万台,比1996年增长71.4%,占整个PC机市场的5.1%。从全球来看,笔记本电脑占PC机总销量的17%左右,而在欧洲、美国、日本等信息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笔记本在PC机的占有率则高达30%。随着全球IT产业一体化的逐步加剧,国际交流与发展趋势于同步,企业家们看好国内笔记本市场的巨大的需求,争先恐后地加入这一领域的角逐。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讲求速度、讲求时机,谁也不想看着对手先蚕食、后掠吞市场,因为它们没有把握,不可能从成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要想争夺市场份额就要打造强势品牌,笔记本电脑也不例外。据IDC预测,2004年,中国笔记本电脑的销售将占到全球电脑销售的27%。全球2004年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总量将在4100万-4200万台;而IDC的另一项预测也表明,未来5年,中国大陆笔记本电脑市场将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也在逐步吞噬台式PC的市场份额。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市场,2004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前景将非常乐观。如何打造2004年笔记本电脑强势品牌,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那么,在2004年如何打造笔记本电脑的强势品牌呢?营销专家孔繁任发表了他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1年初,在全球PC市场走向低谷的大背景下,唯一让业界感到欣慰的是,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表现出强劲增长,2000年PC销售量增长25%以上。其中,家用电脑的份额为35.2%,成为PC市场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悄然生长,据赛迪顾问统计显示,我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容量约42万台,年增长率接近41%。可见,稳步增长的中国PC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国目前还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信息产业技术水平的大环境背景下,注定了PC普及和网络建设的双管齐下。网络赋予中国的PC市场以极大的活力。因此,国内外电脑厂商对2001年充满了信心。虽然国内外电脑厂家对电脑市场的预期良好,但究竟国内电脑市场呈现什么样的特征?众电脑厂家有什么样的策略?消费者  相似文献   

6.
1993年,中国台式PC市场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为37%,2000年,中国台式PC市场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78%:经过7年的努力,国内品牌已成为国内台式PC市场的主流产品供应商。在PC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及扫描仪市场,民族品牌同样上演了精彩的一幕。打印机市场是IT领域仅次于主机的一大产品市场。从总体上看,国内厂商主要走的是SKD及CKD组装的模式,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独立品牌;喷墨打印技术只被HP、EPSON、CANON等极少数厂商垄断的事实使得国内厂商很难在这一领域寻得突破。尽管有联想、方正等国内品牌在市场上拼杀多年,但仍然未能有效撼动国际IT巨擎HP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据CCID统计,2000年中国激光打印机市场销量为51.5万台,HP的销量达到37万台,独占市场72%的份额,  相似文献   

7.
黄雪琴 《商界领袖》2004,(3):104-106
一枝独秀的笔记本电脑市场 电脑市场的孕育发展,在2003年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一PC机归于平静而笔记本正值张扬。近几年来,笔记本市场显现出强劲的成长态势,据计世资讯的统计,去年中国大陆市场笔记本电脑的总销量为93.1万台,与2001年相比增长率高达56.3%。预计今年的增长率也将超过30‰总销量将超过120万台。  相似文献   

8.
自从笔记本电脑诞生以来,凭借其优越的移动便捷性和商务解决的高效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的范围也变得日渐广泛。许多普通人士都希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但其高昂的价格却始终将这种希望放大成一种“奢望”。时间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人们期待着笔记本价格的“水落船低”。虽然目前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国内移动办公、移动通信和无线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笔记本电脑应用将逐渐趋于成熟。并且从长远发展来看,国内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占微机市场的份额也在逐年增加。IDC数据显示笔记本电脑在2000年上半年的销量就达到了17.1万台,同比增长达到25.3%,超过往年的增长速度,在整个PC销售量中占了6.2%的市场份额。因此,许多分析家都断言笔记本电脑必将取代台式电脑,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一种电脑产品。在日趋清晰的情况下,许多电脑厂商已将业务重心从台式电脑转向笔记本电脑,以保持往  相似文献   

9.
中国期刊广告市场近年来呈高速增长态势,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2002年期刊广告份额是15.9亿元,2003年达到24亿元,增长了9亿元,增长幅度达到60%左右,超过同期其他类型媒体的增长率。但业内人士深知,中国期刊广告市场表面繁荣的背后潜存着巨大暗流,增长率虽高,但市场份额差距明显,始终没有超过整个媒体广告收益的2%,绝大多数刊社对期刊广告经营意识不足或尚未把握其中精髓,期刊市场竞争规则不完善,市场化、产业化缺失令人担忧等等。  相似文献   

10.
伯倩 《三联竞争力》2008,72(3):39-41
在3C中,也许个人电脑(PC)产业算是当今中国最有希望的。中国的计算机工业号称已有50年历程,但成为民用产品的起始点应在30年前,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1978年,国家成立了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开始民品化与产业化。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上的个人电脑(PC)尽是洋品牌天下。直到80年代后期,中国才出现了“准PC”——四通打字机作为办公自动化的标志产品。中国PCT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源于改革开放后创建的新型科技公司。但1995年以前.中国PC市场的主导力量是号称“八国联军”的洋品牌。在1996年,中国PC产业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颠覆,联想与英特尔联手发动了“万元奔腾之战”。时至1997年,中国PC市场从“倒七三”变为“正七三”,联想、方正、同方等国产品牌阵营的市场份额从30%跃升70%。此后,中国PC产业度过3年好时光,PC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联想以每年100%的增长率持续跳跃,PC产业成为改革开放后继家电产业的第二个朝阳产业。但好景不长,进入21世纪后,没有关键技术只有组装能力的中国PC产业出现“钟摆现象”,增速缓慢,利润日薄,就挣个“人工费“或“手工钱”。更可怕的是在移动计算成为主流之后.中国PC在笔记本电脑之战中全线衰退,只有联想因在2004年购并IBMPC业务这一神来之笔.而幸免于难且独树一帜。但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不应只培养出一个联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2005,(9):6-6
据Gartne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联想今年上半年在亚太市场的PC销量高居榜首。同时,中国市场的PC销量占整个亚太市场的80%多。据香港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联想在亚太PC市场的份额为17.3%,排名首位。出货量同比增长21%。紧随其后的是戴尔,市场份额为10.8%;惠普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7.4%。  相似文献   

12.
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笔记本市场最近几年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40%左右,年销量也突破了百万台,可谓发展迅猛。但相对中国整个PC机保有量来说,笔记本电脑的占有率还在1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50%—60%无法相提并论。造成如此现状,除了中国笔记本市场发展较晚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限制外,反观市场上玩家的种种表现,我们要问问,今天的国产笔记本能否具有本土应用文化特色呢?如果有这样需求,生产厂家是不是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之前,占PC机总量4.5%市场份额的笔记本电脑,显示了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除了性能、价格因素的制约,笔记本电脑的作用还不为用户所了解,除了易于携带这一特点,笔记本电脑究竟还能做些什么,用户感觉很模糊。针对这一状况,作为东芝笔记本电脑在国内唯一总代理的联想集团,1997年率先推出了“移动办公解决方案(一)”。将一种崭新的应用理念成功地导入中国市场。在此之后,方  相似文献   

14.
轿车市场愁云密布,重卡市场却是欢欣鼓舞。比较轿车和重卡两个市场,完全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资料显示,在整个汽车行业增幅下滑的趋势中,重型卡车却逆势而上,2004年1-10月份的总销量达到31.8万辆,增长幅度由去年同期的4.2%一跃而至44.5%,远远高于汽车产业的平均增长幅度,由此重卡也  相似文献   

15.
据国际权威机构IDC近期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2002年全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销售总量达到93万台,比2001年增长了约32%。据其预测,在未来5年里,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还将持续以这种速度快速增长,单是2003年的销量就有望达到惊人的120万台。在这种趋势下,市场的火爆、竞争的激烈当然在所难免,而在3月份Intel迅驰的发布又为了众多笔记本电脑厂商提供了一次大显身手的机会,不仅IBM、东芝等国际老牌专业厂商推出了自己的全新产品,一些新进厂商也纷纷趁势出击,大有夺盘分羹的趋势。但是,市场的发展不以厂商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取决于用户的成长与成熟。用户群体的扩大和变更、用户需求的扩展和转移,都开始显现。相当一些国际领先的专业笔记本电脑厂商如IBM、东芝、Acer等,在这个生机盎然的五月,都以各自的“细分和多元”的市场理解和产品策略,为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带来了一股充满活力的春风。  相似文献   

16.
笔记本电脑已经自然而然地走入了寻常人家,成为书案挎包里的必备品。据知名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总销售量为141.1万台,比2002年同期增长51.5%。2004年笔记本电脑销量继续以30%的速度增长。2005年,中国市场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量为363万台。预计2006—2008年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然而,与笔记本电脑急剧增加的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的外壳多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全是“清一色”。显然,千篇一律的外观设计不能满足追求时尚个性的“本本族”的需求。北京小伙张楠,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后,决定给笔记本电脑“变脸”……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2009,(5):33-34
<正>2008年,中国PCs市场受到整体经济环境较大的影响,增速相比上一年部有较大的下滑,具体来看,PCs市场销量达到3218.5万台,同比增长15.2%,销售额为1612.4亿元,同比增长9 6%。其中,台式PC与预期相比下降最大,销售额呈现负增长。消费类市场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台式PC和笔记本电脑在消费类市场的增速都有明显的放缓,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哪怕是远离风暴中心的中国消费者,也出现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与电脑》2002,(8):48-52
2001年全球IT市场低迷,国际PC市场首次负增长。受国际经济和产业环境的影响,中国PC市场增长幅度出现下滑。这是市场走向成熟期的前兆,必将推动着市场竞争由有限竞争转向完全竞争,必将导致市场份额扩张的边际成本不断增长。在这种形势下,用户应用需求变化与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关系,是中国PC市场结构性变化的主要动力。因此,我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工业化以后,是互联网经济和终端服务经济的发展及整个人类经济的发展及整个类经济生活方式改变的时期。因此,其商业价值或发展在世界仅仅是开始。虽然美国新经济自2000年4月来遭遇打击,但是,这是发展过程所要经历的波动或起伏。网络经济的发展家庭化、社会化和工作化是必然的。2000年中期,美国个人电脑拥有量为世界第一,为1.641亿元,占世界总量的28.32%,平均两人1台,日本4990万元,占8.62%,德国3060万元,占5.285,英国2600万台,占4.495,法国2180万台,占3.02%,加拿大1600成台,占2.76%,中国1590万台,拥有量为世界第八位,88台/万人(另外一个数据到2000年底为2400万台)。1999年,中国PC总销售量为500万台(家用电脑、商用电脑、笔记本电脑和PC服务器),销售额为60亿美元,预计到2004年PC为1500万台,销售额160亿美元,而美国国内2000年电脑销售2000万台,从这个市场可以看出,PC产业无论是在世界还是在中国仅仅是开始,以后还有很大的发展机遇。由于市场巨大,外资和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是必然的,但是,以什么方式进入选择余地很大。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2006,(4):13
<正>本刊讯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从2003年的8.36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9.2亿元,增长幅度达130%。2005年市场规模达到35.2亿元,增幅为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