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发展结构的不平衡,不平衡的生产力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存在内在的联系。这一理论猜想在对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数量关系的变化与GDP波动之间的实证分析中得到了证实,即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可以较准确地把握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般特征,较客观地揭示经济波动的基本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闽南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地理位置相邻的三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上出现了不尽相同的不平衡特征.有的指标走向收敛,有的指标走向发散,而有的指标则出现发散-收敛-发散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货币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总量性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适当的条件。中国社会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特点,决定了货币政策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应该发挥一定的结构性调整作用。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显著,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我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具体的数字分析,探讨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高教投资多元化实践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东西部差距的扩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我因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研究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路径——深度城市化与逆向城市化的同步推进,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成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探寻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利于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促其尽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基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视角探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征,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分布、集聚状态和异质特征,揭示了我国城乡收入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区专业化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1993—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化部门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转型机遇之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专业化部门调整升级问题。为此,本文尝试对中国地区专业化决定因素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综合分析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区位因素、制度因素和历史因素等五类决定因素对中国地区专业化两个方面,即地区生产结构差异和专业化部门发展的直接影响,提出相应理论假说并进行统计检验,分析其异同,期望给出1993年以来中国地区专业化发展决定因素的合理解释,为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非均衡的区域时外开放战略及递进式的区域开放模式,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且,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对外贸易的高度相关关系,最终也使得我国的区域对外贸易也出现了非均衡的现象.当然,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中西部的影响也并不相同,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我国吸引外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西部地区却并没有出现我们所预想的那样,即外资的大量进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模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作用;特定区域文化产生并形成特定的区域经济;先进的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地回顾,进而剖析了我国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演进轨迹和生成动因;最后在对产业不平衡发展演进轨迹理性判断和评述的基础上,以量化的手段探析了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是提高区域物流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货物周转量、区域物流业产值作为区域物流能力指标,以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安徽省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EViews6.0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测度和预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相关性;1978年以来,安徽省区域物流发展可以分为物流缺乏、物流供求平衡和物流迅速发展三个阶段;未来十年,区域经济将极大地拉动物流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很大,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财政方面讲,就是要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财政对落后地区的"搏动",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提高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水平为目的,采用比较法,从区域分类、差异特征、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兼顾独立影响因素研究、结合实际深化研究内容和加强多学科合作,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相关理论、时空演变、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相应对策等方面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自治州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异。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南省民族自治州地区要珍惜并努力保持好目前较快的发展速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在省内分工中的地位;努力发展大、中、小企业有机联系、相互合作的产业集群;重视培育壮大中等城市,使之成为承接省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带动当地发展的中心;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因此,继续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增长,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