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所得税对商誉计量的影响 在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才会涉及所得税对商誉计量的影响。这是因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造成合并中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  相似文献   

2.
关于商誉计量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得税对商誉计量的影响在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才会涉及所得税对商誉计量的影响。这是因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造成合并中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  相似文献   

3.
新准则下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资产,一旦被确认。即与其所在企业共存亡。因此,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方式。本文分别从在财务及个别财务报表上确认的商誉和只在合并财务报表上确认的商誉两个侧面,分别论述这两类商誉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和终止确认。  相似文献   

4.
商誉作为一项特殊资产,列示于企业资产负债表。然而,企业会计准则却没有对商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企业商誉会计核算的边界也不够清晰。本文从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对商誉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商誉的初始确认可能存在资产价值虚增,商誉的减值处理有可能会流于形式,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项特殊的经济资源,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同的合并商誉确认和后续计量方法,一方面体现了不同的合并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商誉本质的不同理解。文章通过对合并商誉的合并理论、后续计量方法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对确认与计量现行规范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购并而出现的购并商誉确认和计量的实务处理是会计学家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本文提出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肯定,购并商誉的确认应改变以往合并价差的方式,将其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其预计的有效年限内以摊销列作费用。对购并商誉的计量可以通过超额收益与平均收益的差价,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计量。同时指出,负商誉不存在,更不能将负商誉单纯地计入“负商誉”帐户。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境外收购业务的商誉确认、视同购买日发生追溯调整、商誉减值是否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商誉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确认商誉减值损失的基本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8.
卢珍 《财务与会计》2022,(13):57-60
商誉包括了“核心商誉”和“因确认递延所得税项目的调整商誉”两部分内容。在商誉减值测试中该两部分内容是否需要分别考虑,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分歧。本文认为,由于“核心商誉”和“因确认递延所得税项目的调整商誉”不仅在性质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初始计量方法上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特定条件下,这两部分商誉在减值测试中应当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当资产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汁税基础及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除企业合并以及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应确认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商誉是企业经营成功的标志,也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合伙企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正确地确认与计量商誉就显得十分必要,章从商誉的形成及特征入手,对合伙企业商誉提出不同的确认与计量方法,并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1.
购买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萍 《会计之友》2003,(5):42-43
笔认为核心商誉以及被确认在商誉中本质上不属于商誉的资产要素是一种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购买商誉符合会计确认的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标准,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对购买商誉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购买商誉后续确认和计量的较为科学的方法,是在对所有商誉进行摊销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商誉价值的减损评价。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下的商誉确认和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玲 《黑龙江财会》2002,(11):10-11
一、商誉概念、特点的确认问题分析商誉作为会计要素之一,它的确认和计量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对商誉的概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起成功的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并购溢价,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商誉,即商业领域中的声誉,是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一种能力,是对企业持有良好印象的价值表现。商誉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主要有以下几个性质:一是商誉具有自我衍生性。商誉是在企业的各种历史和当前的行为、状态下衍生的,这些状态主要包括:基于公司产品层面的竞争优势,如产品差异,消费者的偏…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合并报表中的调整业务和抵销业务会导致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本文探讨合并报表中对子公司资产负债的调整及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与子公司)税率不同两种特殊情况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本文认为,特殊性税务处理和一般性税务处理不会改变子公司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与子公司)税率不一致应按资产原持有方(销售方)的企业法人的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确定.  相似文献   

14.
以海航科技为例,对其形成的商誉及商誉减值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高额商誉的形成将有可能透支公司资产价值,加大财务风险,且商誉减值将会引发严重的利润亏损。为了更好地防范商誉泡沫和商誉减值风险。合理准确评估企业价值,或是改变商誉的计量方式,规定商誉的摊销方式,是关键所在。对商誉会计确认及初始计量工作进行一定的表述,对合理准确评估被购买方企业,并对未来如何合理计量企业价值进行相应的探讨,并对减少商誉堆积、防范风险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并非一项可损耗性资产,同时提出了确认和计量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当资产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及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除企业合并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外,在确认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会计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同一项业务的会计处理结果与税务处理结果不同,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依照税法的规定对会计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进行纳税调整,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得到应纳税所得额,据以计算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纳税调整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对实物资产捐赠业务的纳税调整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会计人员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创商誉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当前经济资源,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因此,本文主张应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并根据自创商誉的形成原因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收入法对其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以来,商誉一直是相关职能或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重点监管内容之一。实务中对或有对价后续变动与商誉后续计量之间的关系需要清晰明了,企业合并中职工薪酬与商誉之间的确认边界需要厘清,商誉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过程中的逻辑循环关系需要领会,被购买方原有商誉、境外经营中形成的商誉等特殊情况处理规则需要知晓。文章结合中国证监会近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对与商誉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加以深度剖析,期望能够对业界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肖凌 《财会月刊》2007,(3):24-25
一、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在所得税税率或计税基础变动时,必须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根据本期应交所得税倒挤出利润表上的当期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