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商业银行外部市计,是指外部审计机构接受银行所有者和金融监管当局的委托,根据会计原则和审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风险控制等的监督检查。外部审计不仅有助于金融法律规范的实施,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也能提高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和质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入我国的各国金融产业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完善商业银行外部审计成为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际化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商业银行审计的现实风险与潜在风险也随之而产生。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种类的探讨,从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和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审计工作等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日益深化,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各商业银行都积极开展了金融产品创新业务,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金融风险。如何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审计,有效防范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笔者提出拙见,仅供商榷。一、存在的问题首先,金融创新产品具有表外反映性、杠杆性、风险与收益的潜在性、虚拟性等诸多特点,对传统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提出了挑战,有待审计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实行负债经营,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行业。它有由于贷款质量下降、呆账增加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有从业人员欺诈与越权而产生的操作风险,有因管理不善而引起的管理风险等。当今世界金融业的业务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新的金融市场,又使金融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为此,加强金融审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金融业的当务之急。我国目前对金融业的监督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稽核监督、商业银行和金融性公司开展的内部审计和社会(民间)审计组织对金融企…  相似文献   

5.
金融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常态下面临的风险因素增多,自身经营发展和风险防控压力不断上升。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和风险防控的重要保障和基石,只有适时转型,方能更好地发挥内审职能。文章结合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表外业务创新、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等新生事物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内审的现状和弊端,指出银行内审应紧密围绕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转变审计理念,加强风险导向研究,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改进现有的审计机制,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内审价值。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金融审计“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问题,完善金融将,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在商业银行审计中从大量交易数据中挖掘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新变化,管理理念、模式方法以及组织管理架构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创新发展。同时,国家审计监管政策规定越来越完善和严格,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管理风险也随之产生新的变化。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层面出发,以国家出台的审计监管政策规定为依据,深入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内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从而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推银行内审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一系列案件分析,总结出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即分支机构绩效考核机制缺乏风险约束、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薄弱、内部审计体系结构不合理、银行内部企业文化缺失、金融违法成本较低;结合巴赛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和有关管理学理论,提出加强操作风险量化考核、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金融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是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金融科技的兴起和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对海量的内外部数据、不断创新的产品、繁杂众多的各类业务系统,以及金融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的商业银行财会审计思路和手段已经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本文简述金融科技的背景和内涵,着重研究当前商业银行财会审计存在的不足,提出财会审计必须植根于金融科技,围绕大数据,贴近风险,创新理念,主动出击,提升价值,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就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发现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和经营信息中存在虚假信息的可能性,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所构成。固有风险实质上就是金融企业的内在风险,金融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因此其有着较高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1.
内审直通车     
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召开风险审计理论研讨会最近,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在北京召开“审计风险”理论会。与会专家认为,很好地研究总结我国风险审计的实践经验,同时注意吸收国际风险审计的先进经验,既对指导、引导我国内部审计当前的发展有现实意义,又对我国尽快赶上世界内审发展的步伐有深远的意义。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分别就审计风险与内部控制、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等专题进行了研讨。《金融时报》湖南内审5年查处违纪违规金额89.7亿元近年来,湖南省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建立健全了内部审计制度,深入…  相似文献   

12.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而决定了金融审计是我们审计工作的重点。我国加入WTO后,金融服务市场将在对外资金融机构逐步开放,国外金融机构对国内冲击和影响加剧。作为金融审计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审计,也日益呈现出其新的变化和难点。本文试就商业银行审计中的几个侧重点,谈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增长下,我国金融市场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得到了比较深入的发展。本文就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立审计公告制度、信息化辅助审计等有效措施,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适应当今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不断扩大,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然而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了很多的限制性因素,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本文正是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审计风险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莉 《审计月刊》2004,(6):29-29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在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对促进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经营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审计手段和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给商业银行审计带来较大的审计风险,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累积了不少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管理,不利于深化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因此,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以及整个国家金融安全的维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着手,对其风险防范及法律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在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对促进金融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经营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审计手段和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给商业银行审计带来较大的审计风险,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如何使商业银行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降低资产风险,在风险既定的情况下提高收益,实现风险和收益的良好均衡,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创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商业银行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从关注银行风险入手.分析和测度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风险因素.确立审计程序、方法及技术策略.既是商业银行审计监督的需要.更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与发展的根本要求。为此.本文拟就商业银行如何推进风险导向审计问题谈些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国际和国内间的激烈竞争,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资产证券化产生并且迅速发展.资产证券化解决了商业银行贷款流动性的问题,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然而,资产证券化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存在问题和风险.文章以资产证券化为切入点,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契机和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实例分析了其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警示与启示,最后提出了规范资产证券化、防范资产证券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的一些对策,总结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性思考,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风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