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经济人概念,对于同质竞争企业之间建立知识共享联盟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同质竞争企业依据企业的技术能力、知识能力的强弱和资金实力三个方面将企业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竞争企业知识联盟间知识共享进行了收益与成本分析,得到了同质竞争企业知识联盟间进行知识共享的条件,并对处于联盟中不同地位的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知识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7,(2):37-44
基于47家企业共215名企业中高层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资源配置视角考察了组织结构正式化维度、分权化维度、知识共享和组织创新气氛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分权化对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分权化和组织创新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与分权化的交互作用对知识共享产生正向影响,即当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较强时,分权化对知识共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较弱时,分权化对知识共享并无显著影响。研究初步成果可成功运用于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3.
刘斌  李永建 《价值工程》2009,28(11):117-119
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是企业能否保持和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作为知识管理最核心的内容——知识共享更是重中之重。现今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大都局限在从组织和个人两方面来促进知识共享顺利进行,但没有一个较好的评价体系。如何对员工知识共享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关系到企业知识共享乃至知识管理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使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竞争优势。影响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有:管理人员的态度和领导风格、知识型员工的风格与个性以及对知识共享文化的认可、组织的薪酬制度、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信任、组织的氛围等。基于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有效促进知识共享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它包括针对管理人员和知识型员工的招聘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默会知识的共享能够为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但是,默会知识并不能自然地实现共享,只有在员工、制度和企业层面形成一定的知识共享驱动力,才能推动知识在企业内的扩散、转移和共享。这种驱动力的形成需要在企业内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构成要素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员工间默会知识共享的驱动力和实际效果。默会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可以从企业文化、薪酬机制、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创新等主要要素方面予以构建。  相似文献   

6.
一、有关知识共享的理论研究 所谓知识共享,是将组织的员工或项目团队的知识财富通过各种有效的交流方式被企业内部或组织之间的其他员工所共享,成员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的交换和讨论,以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知识共享不仅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知识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同时认识到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企业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要实现员工间的知识共享并不容易,因为员工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不愿意进行知识共享。因此对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分析是很有意义的,这可以为企业更好地进行知识共享提供建议。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知识共享都是学者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要素,而知识资源的载体是企业的知识员工。在一个企业中,能否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变外部知识为内部知识,变个人知识为组织知识,要看该企业是否具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影响企业和员工对知识的态度,还影响到员工是否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经验。一、塑造"知识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以创新为导向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进,电子零售业商机无限,B2C企业在中国呈井喷式增长。B2C企业业务流程的特殊性且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决定了B2C企业领导者必须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员工的知识进行捕获、共享和集成,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农军  周云仙 《民营科技》2010,(9):171-171
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特定的组织、设施、机制、模式、原则等管理方法实现企业对所有知识资源的管理,使得企业中的员工能便捷的获取、共享和重复使用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同时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软硬件实现企业知识收集、整理、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以及显、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最终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主要分析了建筑企业的知识资源以及知识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祝罗骁 《价值工程》2011,30(18):121-121
本文针对企业内知识共享中存在的主观障碍问题进行了分析。借助的是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模型研究组织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并在得出的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中凭知识、智能资本从事工作的人员。他们是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在分析知识员工的特征、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利用知识型员工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朱翠玲 《会计之友》2012,(35):44-45
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性、利用和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员工来实现。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员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从管理会计的角度讲,企业最关心的是在既定的激励成本下如何产生最大的知识员工努力。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激励理论,对知识员工的激励成本管理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知识员工的激励成本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非正式模式的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知识管理主要由知识的获取、共享、扩散和保护流程构成。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实现共享和扩散。如果企业所获得和积累的知识不能得到有效的扩散和共享,这些知识就毫无意义,企业也将失去活力。判断企业知识管理的绩效,不是仅仅看企业的组织知识总量,还要看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利用和共享情况。也就是说,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知识在组织内部有效的共享和扩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研究了有效的知识表示法,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概念图知识表示法,建立企业的知识库;接着,研究通过实行激励机制、订立合约和降低员工流动性等具体方法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最后,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实施细节———建立知识管理战略、设立知识主管、建立知识型组织机构和知识共享保护机制,并参照SEI的软件成熟度模型,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成熟度模型。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开发》2015,(28):114-116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培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高技能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员工长期发展和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大学的各构成要素,以SECI模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大学的建设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员工公平偏好作为个人特征是一种不对称信息的事实,建立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分析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公平偏好能够促进知识共享,但是不能保证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存在多个均衡结果;当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时,只有在认为博弈对方也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较大时才可能实现知识共享,并且一旦认为对方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足够大时,就能够确保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此时只有唯一的均衡结果。因此,培养员工公平偏好和提高行为预期,既是促进知识共享的两条措施,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员工公平偏好作为个人特征是一种不对称信息的事实,建立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分析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公平偏好能够促进知识共享,但是不能保证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存在多个均衡结果;当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时,只有在认为博弈对方也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较大时才可能实现知识共享,并且一旦认为对方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足够大时,就能够确保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此时只有唯一的均衡结果。因此,培养员工公平偏好和提高行为预期,既是促进知识共享的两条措施,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知识时代下,知识已然成为了一种财富和重要资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竞争优势。但是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差异和知识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企业管理创新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对知识差异和知识冲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充分利用知识差异和知识冲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影响,实现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演化博弈方法 ,以有核网络集群为背景,从知识转移过程视角,将大企业分为知识共享者和知识保护者,将中小企业分为知识免疫者和知识学习者,构建集群中企业知识转移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之间知识转移过程。结果表明:集群内大企业的知识共享意愿和倾向是由中小企业的知识学习意愿和能力决定的,取决于大企业对知识保护成本和知识转移导致的知识优势损失的权衡;双方合作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完全、不完美的动态博弈;当中小企业处于较低知识学习能力时,双方合作是"非零和"的动态博弈;反之,则表现为"零和"动态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