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消灭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脱贫地区也依然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相关问题,同时脱贫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不仅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对切实改变脱贫地区的现状,推进脱贫地区的全面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际上成为了我国未来“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韧性治理作为一个创新的管理概念,专注于风险防御,并把持续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该理念为指导脱贫地区建设具有韧性的乡村社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分析脱贫地区乡村治理的实例,提出了促进乡村韧性治理的关键启示,即脱贫地区乡村的治理应采取多方面协作的方法提高经济、生态、社会、制度、基础设施及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韧性,以避免干扰、增强流动性,并建立长期的互动机制,最终增强脱贫地区乡村的韧性,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际上成为了我国未来“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韧性治理作为一个创新的管理概念,专注于风险防御,并把持续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该理念为指导脱贫地区建设具有韧性的乡村社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分析脱贫地区乡村治理的实例,提出了促进乡村韧性治理的关键启示,即脱贫地区乡村的治理应采取多方面协作的方法提高经济、生态、社会、制度、基础设施及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韧性,以避免干扰、增强流动性,并建立长期的互动机制,最终增强脱贫地区乡村的韧性,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艾云航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21(4):22-26
论述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开发脱贫致国战略意义,指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等3个特点和交通不便、财政靠国家补贴等4项不利因素,提出重点安排一批骨干项目,实行对外开放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调整产业结构等6项脱贫致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式微的背景下,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也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共同体构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脱贫地区农村社会场域中,村委会的资源整合能力、乡贤在社区记忆下的自我驱动、脱贫户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基层政府的绩效导向共同推动了脱贫地区村庄互助养老模式的形成。互助共同体构建困难、供需存在偏差、资金支持有限以及运营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了村庄互助养老的实践效果。因此,需要各方主体协同合作,从制度完善、资金供给、社会动员和服务提升等层面精准施策,从而推动脱贫地区村庄互助养老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研判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环境溢出效应对于脱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基于碳排放视角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总效应看,脱贫地区农户商品化转型、机械化转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溢出效应,且是负的外部效应,而组织化转型则是正外部效应。从三类转型系数比较看,组织化转型带来的正外部效应还不足以完全抵消其他两类转型带来的负外部效应。第二,从异质性效应看,组织化转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同时,生计转型过程中养殖业生态环境溢出效应更明显。此外,生计转型过程中家庭收入和碳排放之间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因此需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生态环境行为。第三,从调节效应看,组织化主要通过规模化生产发挥了作用,因此在脱贫地区构建环境友好的生计类型,需重点强化农户组织化程度,发挥规模化生产环保作用。该分析意味着降低生计转型的负外部效应,不仅是技术性问题,更是生产经营模式和政策引导问题,重点是在提高组织化生产方面发力,可行路径是发挥好农业财政的环保功能,强化定向支持。 相似文献
8.
脱贫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通过剖析脱贫地区典型村庄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实践,总结出特色产业是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农人三大主体及管理机制创新的共同赋能结果。由于案例村庄特色产业存在生产要素瓶颈、农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意识低、抗风险能力先天不足和融合程度不高、产业自治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特色产业“土”“特”“产”特征均不明显。最后,针对案例村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从生产规模、生产要素、党建引领、内生动力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防治荒漠化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荒漠化逐年扩展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西北地区荒漠化年复一年的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继2020年全面脱贫以来,脱贫成果显著,文章基于实地问卷访谈和走访调查,对陕西省合阳县东马村的脱贫成果进行调查,分析其收入与就业质量,了解脱贫地区的脱贫情况,并对未来如何发展以防脱贫成果流失提出建议,为脱贫地区的实地调研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11.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易地科技扶贫战略探讨 --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新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8,(2):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所在的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人地比例失调,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民就地脱贫难度极大。易地移民安置一较好的扶贫途径,提出了:(1)集成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高效开发迁入区荒地资源;(2)建立以果蔗开发为主体的支柱产业体系;(3)建立“公司+基地+移民农户”的扶贫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能源安全多目标多因素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能够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制定提供及时、全面、准确和综合的重要信息 ,本文建立了能源经济安全的多目标多因素监测预警系统。此系统以素质能源观念为指导 ,包括六个方面的监测子系统 ,涵盖了能源安全中的灾变、效益、供需、环保、效率以及能源安全重中之重———石油安全的特殊监测 ,集合而成多个指标组成的、多方面综合考虑的、重点反映能源安全观念新转变的网络化支持下的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芜湖市在宁汉间沿江城市中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并从其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出发,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加工业转移的背景下芜湖市未来发展的区域定位:宁汉间沿江区域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承东启西集疏运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中心;现代化的加工制造基地;对其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岸线漫长。港湾资源丰富,大,中,小型港口相结合的港 群已被步群形。目前。对于大,中型港口的研究比较多,然而对为数众多的小港即地方港口研究较少,在对大连市地方小港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在当前大,中型港口日益走向海港深水化,泊位专业化与现代化的背影下。对小港地区域共同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估了探讨。并对小港的布局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efficiency and equity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cies affecting the quarter of Australians who live in rural and regional Australia (RARA) are reviewed. For the most part it is argued that economy-wide policies, rather than region or industry specific policies, are appropriate. Progressive income taxation, means-tested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and government funded education, health and other services directly and efficiently redistribute to support equity. Subsidies for particular industries in RARA, such as dairy, and input subsidies targeted at RARA, such as community service obligations, misallocate resources and are ineffective in meeting equity goals. Better property rights and procedures for allocating most natural resources, especially water, ar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6.
17.
湖南省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植斌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8,(1):1-4
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特点,区域优势及神经经济发展现状,认为湖南省跨世纪产业带的总体布局思路是实行点轴开发,促进产业带的形成;加强城镇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开发山地资源。区域产业布局的方向和重点是抓好京广,长石,枝同线三大产业及邵娄冷和永冷东两个三角地区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山西的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国家对山西的定位使得山西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产业结构低级化,所有制结构不协调,高新产业发展滞后等等;如何实现山西经济的振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入手,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作了评价分析:安徽省城市化水平差距较大,区域特色明显,省城合肥和沿江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其他地市水平相对较低;安徽省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对进一步提高安徽省整体城市化水平提出了相应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烟台市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学模式为基础,通过对烟台13个市(县)的经济差异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目前烟台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速非均衡发展阶段;必须采取措施,改变经:齐发展思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区间合作。以缩小各市县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