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探析北大荒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为着力点,以新内涵的提炼挖掘作为研究目标,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结合农垦改革发展、乡村振兴等内容分析论证,充分认识北大荒精神的“新方位”,科学把握北大荒精神在新发展阶段的内涵意义,用新内涵明确方向、坚定目标、增强信心。重点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进行阐述分析,探究新内涵的现实基础和核心内涵,不断推进北大荒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力更生是北大荒精神的本质核心,艰苦创业是北大荒精神的显著特征,勇于开拓是北大荒精神的时代要义,甘于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根基底色,新时代要继承弘扬北大荒精神,担当时代新使命,以北大荒精神为动力,实现现代化大农业,扛起粮食安全使命任务,为确保“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民族精神是北大荒精神的生命之根,时代精神是北大荒精神的发展之魂,企业精神是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之本,北大荒精神成为企业精神要抓好落脚点和结合点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北大荒精神的定位与发展,进而提出"北大荒精神进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精神才有发展前景和出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北大荒精神都赋予了新的内涵,得到了长足的继承、弘扬与发展。如今,垦区"两化一改革"进入攻坚期,企业家精神和北大荒精神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继承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前提下,企业家如何围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农业领域航母和国际化新型粮商,发挥在经济建设中所应有的主体地位?如何在北大荒精神的引领下,发扬企业家精神,为农垦改革发展书写新篇章,作出新贡献?本文从两者的时代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阐述了企业家在北大荒精神感召下,发挥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意义,为新时代推动农垦改革发展,进一步赋予北大荒精神新内涵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北大荒精神的深化培育、北大荒精神的物化形态、北大荒精神的创新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北大荒精神的再认识,在全国农垦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深化对北大荒精神的再认识,为改革提供精神动力,这是新时期继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丰富北大荒精神新内涵的目的和意义,进而阐述了北大荒精神新内涵的具体体现:不为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勇于开拓精神;胸怀全局、统筹发展的顾全大局精神;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最后指明: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实施北大荒精神新内涵宣传教育工程,使北大荒精神广为传播、深入人心;要树立起一批先进的典型人物和群体,把北大荒精神人格化、具体化;要搭建好平台,打造有利于北大荒精神践行的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7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勤劳质朴的北大荒人不仅创造了感天动地的垦荒历史,还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是一种不竭的创业动能,具有伟大的时代价值,本文从新一代青年如何弘扬传承北大荒精神、新时期北大荒精神新内涵等方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下,仍要不忘继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讲好北大荒故事,传播好北大荒声音。  相似文献   

7.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战天斗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青春与汗水乃至鲜血与生命凝结的宝贵精神财富。76年来,在北大荒精神的引领下,黑龙江垦区充分发挥国有属性、组织化程度高、规模体量大、生产功能强等特殊要素优势,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如今,北大荒农垦集团哈尔滨有限公司汲取北大荒精神的智慧和力量,彰显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团结凝聚敬业奉献的磅礴伟力,用改革不断优化内部新机制,用创新不断拓宽“二次创业”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从文化和精神的逻辑辩证关系及相互作用,论证精神是文化的灵魂与瑰宝,而文化又是精神的产品及艺术表达。精神的主体是人,北大荒精神的主体,必然是北大荒人,而北大荒人组成的历史特殊性使其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如军旅文化、地域文化、知青文化、现代农业文化等。同时,这些文化特质及历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精神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形成了北大荒精神的地域性、独特性、进步性和时代性。因此,北大荒精神的根源追溯在文化,特征体现在文化,发展也受益于文化。同时,文化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体现出精神的特质,两者互为关联、互为作用、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垦区创建发展期,我们靠的是北大荒精神。在新时期同样要靠北大荒精神,而且要靠与时俱进的北大荒精神。本文分别从北大荒精神需要与时俱进和新时期北大荒精神的新内涵两个方面对北大荒精神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赋予北大荒精神新内涵,使与时俱进的北大荒精神成为推动垦区发展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10.
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拓荒创业史,也是一部北大荒精神培育传承弘扬发展史。本文梳理了北大荒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新形势下弘扬北大荒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以抓典型、抓思想教育、抓载体推动、抓阵地建设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北大荒精神是龙江四大精神之一,是龙江独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把北大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功能,以实践内化北大荒精神,注重新媒体传播生态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北大荒精神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四进”育人活动,从而有利于北大荒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提高龙江大学生对北大荒精神的自信和认同,促进北大荒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培养龙江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2.
北大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堂,凝聚思政艺术教育合力,激励学生养成吃苦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奉献意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激励青年学生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艺术工匠精神,培养德技并修的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黑土地上创造出来的北大荒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当下更需要找到在新时期传承与弘扬的新路径。黑龙江垦区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分析好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战略地位,剖析好北大荒精神的新内涵,做好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传承,才能使北大荒精神成为推进农场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改革时期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黑龙江垦区发展的新时期,要发扬、弘扬、传扬北大荒精神,就必须加强对新时期北大荒精神的地位、使命和责任的探索,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北大荒精神的地位永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以期在新时期用足用活北大荒精神资源,让北大荒精神继续闪光。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在北大荒艰苦创业的年代中孕育的,是北大荒人最崇高的精神境界。徐一戎是北大荒精神的代表,他的精神品质是对北大荒精神的完美诠释,并且为新时期北大荒精神注入了新内涵。本文提倡北大荒人要深入学习徐一戎的光辉事迹,用新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塑造北大荒人的灵魂,弘扬新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塑造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的北大荒形象,用新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团结和凝聚170万北大荒人投入到当前农垦改革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视觉非常独特的好文章。作者将北大荒人一贯的科学态度与北大荒精神结合起来思考,揭示了北大荒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在发展历程中阐述了北大荒科学精神的起源和意义,指出了科学精神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欢迎关注农垦发展的各界人士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在撞击中寻求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垦区"两化一改革",建设"三大一航母"已进入深水期、攻坚期,北大荒人已开启第二次创业的伟大征程。在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征程上,在积极赋予北大荒精神新内涵的同时,要用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北大荒精神的哲学内涵和本质,并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来分析北大荒精神的发展与创新,以此助力于垦区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深刻领悟和把握北大荒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作为铁道兵军垦第一场,有其独特的军垦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是北大荒精神发源地核心区。而弘扬北大荒精神就是要紧紧抓住北大荒精神形成的根和魂,深入思考如何弘扬北大荒精神的现实回应是农场应该自觉担起的重任。笔者试从军垦文化的视角谈谈弘扬北大荒精神的现实回应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文化的形成,是对原有基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新时期,北大荒志愿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继承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文化后的一个结晶。经过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形成了新时期北大荒志愿文化,这不仅传承融合了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文化,且孕育了适合北大荒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要素,重新标注了北大荒的发展符号,赋予了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新特点,也将成为推动“三大一航母”战略实现的一股强大力量。本文阐述了北大荒志愿文化的形成过程与作用,分析了发展北大荒志愿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