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地方中小银行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是一个个体经济、中小企业发达的省份,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是其一大特色和优势,中小企业占全省工业企业的99%以上,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不一样的。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表选取了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工业部门为对象,考察其中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梁文娟  赵亚娟 《当代经济》2007,(10S):138-139
中小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灵活的经营体制和市场化的管理理念,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中小银行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当前全球金融发展的新形势给中小银行发展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因此,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应加快中小银行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小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机制改革、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和企业"走出去"、自贸区谈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有利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发展的机遇。同时,我国中小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外币存贷比、资金成本、海外分支机构、风险控制等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小银行应通过标准化产品着力中小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通过离岸业务和非居民账户业务弥补海外分支机构不足的劣势,通过调整行业布局和区域布局争取先发优势,采取措施防控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5.
梁文娟  赵亚娟 《当代经济》2007,(19):138-139
中小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灵活的经营体制和市场化的管理理念,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中小银行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当前全球金融发展的新形势给中小银行发展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因此,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应加快中小银行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大发展。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融资困难却已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一般来说。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往往是内源融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内源融资已满足不了其自身发展需要,必须借助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由于我国的直接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是间接融资。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曾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市的中小企业调查,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其融资却始终存在着较大缺口.为了进一步认识并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旨在从银行贷款角度入手,并引入宏观经济变量,对如何走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推动着我国经济及技术的发展,同时中小企业吸收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劳动力人口,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由于人口众而多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也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与全球经济的剧烈波动,中小企业的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时候,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由于银行业竞争程度加剧,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把目光转向企业数量多、信贷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市场。但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担保品等原因,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这也成为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供应链融资通过把中小企业资信与核心企业资信进行捆绑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同时以真实贸易为基础的信贷业务使得企业在还款来源上有较好的保证基础。  相似文献   

10.
融资担保机构是指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其在正常生产、流通、服务过程中的融资(包括银行贷款),提供专业担保服务的融资中介机构。一、市场需求状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实现产值、利税,增加就业人...  相似文献   

11.
中小银行发展与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 《经济师》2010,(1):258-258
中小银行与国有大银行相比,具有产权结构清晰,交易成本低廉,经营灵活、方便服务等优势。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善经营环境等举措来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2.
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中小企业是中国当前最优产业结构中的主要企业类型,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约束也已然成为各界共识。然而遗憾的是,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至今没有突破。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以欧拉方程投资模型为基础,利用2006-2011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和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系统考察了中小银行发展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性。研究发现,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例构成、金融发展和贷款利率浮动这三个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影响的判断无法获得经验证据的支持,而中小银行发展则显著降低了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同时,稳健性检验表明,中小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源于融资约束而非代理冲突。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与推动总量上的金融发展及放松利率管制相比,以发展中小银行为核心内容的金融结构改革应在中国金融改革中占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股份制中小银行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建立能满足多种所有制形式和不同经济规模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商业银行体系的必然要求。发展股份制中小银行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其中有:是以发展大规模银行为主,还是以发展小规模银行为主?是以发展中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还是以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如何处理好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关系到发展股份制中小银行的路径选择。本文就以上几个关系到股份制中小银行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风波搅动全球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愈是让“金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必将加快进程。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银行来说,就面临存款的转移和贷款需求的减少,对中小银行传统业务造成重大影响,降低了“银行”这一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小银行必须对原有的商业模式“升级改造”,探索投、融一体化综合经营的可行途径,否则,客户会“用脚投票”,甚至可能威胁其生存。金融界、学术界争议颇多。本人认为发展中小银行,不仅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权益之计,而且是完善金融体系的关键性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不均衡、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有效性不足等原因导致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检验中在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的情况下,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促进作用是会增强还是削弱?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不仅为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经验性结论,更从国家货币政策执行的角度,给出了研究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美发展中小银行策略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制度变迁为理论出发点,通过分析市场与政府在美国中小银行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指出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程度的政府与市场调节极大影响着中小银行的兴衰,并对当前我国中小银行的生存环境及发展策略作了一定剖析。  相似文献   

17.
凌丹  罗勇 《当代经济》2002,(6):46-4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世界各国政府都纷纷采取措施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中小企业更加迅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面广,从业人员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行、中行、建行、农行)贷款审批权高度集中,审贷机构远离中小企业,这就在体制上决定了大银行很难及时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合理需求。尤其是90年代中期实行“双大战略”(全国性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要适当向大中型企业、大城市集中)后,国有大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更疏远了。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央行规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要成立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步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可以看出我国的银行业格局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阶段后逐渐趋向于一个稳健和具有竞争力的方向.在肯定发展成果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目前的中小银行发展存在较多需要改进和重视的问题.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同时也给出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创业板市场和中小银行为基础的两种融资体制各有所长。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发展方向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及和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高效的融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