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瑞青  马在仁 《金卡工程》2009,13(4):212-212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历史上国际汇率制度先后出现了三种基本形式,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当代国际汇率制度划分大体上有名义分类和实际分类两种分法,其中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的IMF分类法将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制度划分为八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2.
肖璇 《中国外资》2013,(6):218-219
在Baxter和Stockman(1989)以及Flood和Rose(1995)中的实证分析里,认为经济增长率和汇率制度的选择无关,但这是基于IMF的标准分类法得出的结论。后来的研究者们采用各种事实分类法并引入新变量,加以调整来研究汇率制度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总的来看,适当引入新变量能更好地解释汇率制度选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Baxter和Stockman (1989)以及Flood和Rose(1995)中的实证分析里,认为经济增长率和汇率制度的选择无关,但这是基于IMF的标准分类法得出的结论.后来的研究者们采用各种事实分类法并引入新变量,加以调整来研究汇率制度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总的来看,适当引入新变量能更好地解释汇率制度选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检验名义汇率制度是否中性,提供了一个案例机会。此次汇改,在“事实”上提高了人民币与美元双边名义汇率的弹性,降低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的名义汇率弹性以及名义有效汇率的弹性。名义汇率波动程度的变动使得人民币美元双边实际汇率的标准差变为汇改前的大约两倍。但降低了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的双边实际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幅度。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制度是非中性的。  相似文献   

5.
汇率改革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流动对汇率制度的三次冲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升值压力和贬值压力都与资本流动密切相关。在名义汇率固定的情况下,名义有效泄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上波动较大。1995—2004年期间,名义有效泄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的最大波幅分别为19%和20%。但和流出作出恰当流动与汇率机制调整,有时反而作出逆向调节。资本流动与汇率机制的强烈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是在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开始展开的制度变迁。回顾演进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迁,即双重汇率制度阶段(1981年~1993年)、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2005年7月)、和参考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至今)。双重汇率制度作为初级的欠成熟的汇率制度,是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经济转轨的现实,政府利用汇率等手段驾驭宏观经济的技术管理能力向适应的临时性制度安排,为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经济做出相当大的贡献。市场化是1994年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制度事实上是盯住美元制,又出现超稳定特征。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特征是建立货币篮子,以此作为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另一汇率制度特征是不断适时调整扩大浮动区间,逐渐形成由外汇市场主体供求变化引起的人民币升值贬值的双向扩展性波动。  相似文献   

7.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回顾国外重要的汇率制度理论,然后在分析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利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情况,对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在资本高度流动条件下,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学家对于汇率制度的看法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首先回顾了汇率制度新理论的发展,并结合相关的理论,整合了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代表性观点,也提出了自己关于该话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世界各国汇率制度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我国政府宣称要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本文依据IMF的标准将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安排进行分类比较,并就目前汇率政策中的热点问题加以探讨,指出人民币汇率逐步实现自由浮动是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作为经济的重要构成成分:汇率。关于他的制度对在对外贸易等方面因素中占据主导作用,在满足市场经济需求方面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一般要求,同时全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史也体现着全国的不同阶段下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世界上实行的汇率制包括自由浮动、管理浮动和固定汇率(Fixing)制。迄今为止,没有一种经济理论或模式可以预测这三种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但一些经济理论可以解释在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变动的行为,这为我们提供了汇率预测的依据。在管理浮动汇率制下,一些因素影响汇率的变动,造成实际汇牢偏离经济理论所预示的汇率。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预测相对来说则比较简单。以下分别讨论这三种汇率制下的汇率预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沿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人民几点汇率在新形势下面临的现实挑战,并从逐步放开外汇市场管制、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波动的合理区间、实现汇率浮动的市场驱动,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三个维度提出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十周年.汇率制度选择和汇率水平确定是一国涉外经济管理领域最重要的问题.汇率制度应具有显著的动态发展特征.本文回顾了我国自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与演进,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汇率制度改革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宏观效应主要体现在外汇管理框架及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微观效应则主要从天津市近十年来涉外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人手分析,并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是历次国际汇率体系变化的导火索。纵观历史,危机过后的国际汇率体系都发生了相应变革。基于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汇率制度分类方法,本文着重探究危机后国际汇率体系变化的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危机后,国际汇率体系弹性正逐步扩大。此外,根据上述结论并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三种不同标准,对资本流动进行了细分,并以全球162个经济体(1974-2010年)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组合投资资本、短期资本和权益资本流动程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而其余四类资本流动——FDI资本流动、其他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债务资本流动则对汇率制度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采用Reihart & Rogoff(2004)、Levy-Yeyati & Strurzenegger(2005)、Shambaugh(2004)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或者采用不同计量模型并不改变本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做市商制度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刚  曹勇 《武汉金融》2006,(2):28-2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汇率制度改革、国际收支平衡、国有商业银行改制、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民间资本及民间借贷、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涌现,给我国的经济金融运行和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增强针对性,集思广益,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推出专题,专门就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展开探讨。本期重点关注:境外资本流入与汇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
重新认识汇率制度和汇率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炳才 《中国金融》2004,(19):16-18
今天的汇率,不仅仅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或汇兑比率,它首先是国际储备货币与非储备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储备货币、非储备货币与国际轴心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而且,非储备货币和储备货币基本是围绕国际轴心货币兑换或确定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