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周晓燕 《致富时代》2010,(9):257-258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的成果无疑是举世瞩目的,其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飙升到了四分之一。日本汽车靠政府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这三大法宝取得的骄人成绩,无疑是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学习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美日德废旧汽车再制造回收物流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发展循环经济也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废旧汽车再制造无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要顺利实现废旧汽车的再制造和再制造产品的销售,物流既是基础又是关键。美国、日本、德国作为汽车生产大国和物流强国,其在废旧汽车再制造回收物流方面的发展值得我国借鉴,以更好地发展我国废旧汽车再制造业。  相似文献   

3.
王薇 《中国市场》2011,(17):16-17
<正>日本"3·11"大地震所带来的灾难无疑是巨大的,我们一面在为受灾者感伤,一面也在关注着地震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众所周知,日本汽车在我国一直不乏拥护者,2010年,我国自日本进口的汽车为25.3万辆,占我国进口车比例的近三  相似文献   

4.
赵亮 《市场研究》2006,(3):30-31
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已成为年产500万辆的世界汽车大国。各汽车生产厂商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能,世界汽车产业巨头也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市场竞争激励。同时伴随经济的发展,入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出现了以汽车和住房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竞争与机会并存,对中国汽车生产厂商无疑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5.
金贝 《市场周刊》2004,(46):24-24
降价和车市冷淡无疑是今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仔细想来,这一年中其实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首次召回、首次F1、上汽收购韩国第四大汽车企业双龙以及油价的上涨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老百姓对于汽车和汽车工业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翻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汽车技术的每进一步,无不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尤其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都是在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创新中得以实现。从汽车发动机、车身、车架、变速箱等主要总成的更新换代,到新科技、新工艺、新理念在汽车中的运用,无不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吸收消化、共同提高”,“各领风骚数十年”的发展态势。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汽车工业无疑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谁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胸怀宽阔,把握机会,谁就会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分化、淘汰、重组中赢得先机,争得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高洁 《市场周刊》2004,(23):11-11
2004年6月2日,深圳蛇口。由深圳长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日本丰藤海运株式会社、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三大企业合资组建的深圳长航丰海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在开业仪式上。深圳长航董事长、总经理.同时兼任长航丰海公司董事长的王人地称:新公司的成立,顺应的是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趋势,因为——“中国汽车物流的水运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市场的细分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而在出租车、家用车,商务车和公务车等几大细分市场中,出租车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在2008年之前,我国将有120万辆出租车需要更新。这块市场无疑将成为各汽车厂商严阵以待的战场。而对于出租车,国人心目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普遍的误解:一是出租车是“低档车”的代名词;二是出租车不可用作民用车,一款车型只要做了出租车,势必影响它在别的细分市场的销量。正是由于这两种观念的存在,让国内汽车厂商对于出租车市场这块肥肉颇有几分忌惮。  相似文献   

9.
许速 《成功营销》2008,(2):174-175
已经迎来第100个年头的北美国际车展如期在底特律召开,而在象征着汽车快速发展的百年后,这次的车展上似乎可以看到一种迎接新时代发展趋势的意味。纵观2008北美车展,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无疑是在车展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及环保型汽车。  相似文献   

10.
从百年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轨迹看,汽车工业生产基地通常并不选择最发达地区(如美国底特律、德国狼堡等)。一旦时机成熟就向成本较低地区转移生产基地,无疑有利于在未来利润渐薄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1.
李雨璇 《商》2013,(17):300-300
当前,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汽车产业与消费者经济水平物质需求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汽车信贷消费无疑也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的汽车信贷业务进行研究探讨,找出汽车信贷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并且提出适合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信贷发展途径吗,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界领袖》2004,(1):92-94
从国家地区角度来看,毫无疑问,主领全球汽车导向、堪汽车制造航母的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美国、日本和德国是生产汽车最多的国家,三分汽车市场的天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他们是汽车游戏规则的制造。法国、英国名居其后。如果说奔驰、宝马、通用、福特、本田等品牌头上炫耀的是世界顶级名车的光环的话,那么大众、丰田、马自达等品牌身上披的是经济、实用、方便、快捷的外衣。  相似文献   

13.
营销模式创新对汽车制造企业流通体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流通体制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成了加速这些变化的催化剂。尽快建立中国汽车工业营销新模式,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一环。营销模式的创新是实现汽车流通体制现代化,增强汽车工业市场竞争力,保证汽车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科技部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张志宏在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上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目前仍然处于由科研向产业化转化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技术不够成熟,一致性、可靠性、耐检性、成本高等不完善的状态和困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众财富的积累,民众对于汽车的采购能力有了显著地提升,而长期以来国外汽车企业长期占领国内绝大部分的中高档汽车市场,导致国内存在着相当大数量的进口车。这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无疑不是一个有利的事情。在国内,价格限制、地区销售限制等制度一直是汽车制造与经销企业侵害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进行行业垄断的手段。对于这种垄断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反垄断法》的出台无疑为维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怎么样凭借《反垄断法》这一有利武器去对抗汽车行业的垄断,让消费者在买车以及对汽车的维护与保养中获得实惠是当下我们所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汽车和模具,可谓是唇齿相依,首先谈谈中国汽车的发展状况。加入WTO后中国汽车的发展可称为超高速发展.在超高速增长中轿车总需求的增长是汽车发展的主要力量.超高速增长的比重主要来自商用车。汽车行业商用车的概念主要指轿车、MPV、SUV。商用车的增长对中国汽车超高速增长的贡献最大.2003年轿车的销售大约达204万辆,其中国产轿车就占197万辆.从1997到2003年期间增长速度特别快.1997年到2001年以13%的增幅增长.在2001年到2003年这两年的跨度里增长速度达到60%。现在商用车的总需求在整个汽车市场当中有了明显的提升.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有明显回升2001年中国汽车的销售量在世界上排第七位.2002年上升到第四位.位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2003年继续上升排第三位.前两位为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7.
新千年伊始,中国汽车市场也到了转折的重要关口。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汽车消费量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企业结构、品牌结构和渠道模式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全面WTO时代的到来,无疑成了加速这些变化的催化剂,中国的汽车市场将更为变幻莫测、竞争格局的重新组合难以避免。因此,尽快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规则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汽车巨无霸纷纷抡滩中国,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布局已开始重新“布阵”。国内汽车产业已由过去分散的企业和集团,发展成三个产业群——环渤海汽车产业群、沿长江汽车产业群和珠三角汽车产业群。保定汽车工业是否在集群发展的产业群内?从地理位置上看,保定是京津保三角形的一角,地处环渤海汽车产业群中。同时,和日本丰田汽车城同样也距首都100多公里,与京、津产业的相互链接,是在合理半径之内。  相似文献   

19.
日本各大汽车公司的安全汽车 在日本,各大汽车公司纷纷研制现代化安全汽车。针对汽车驾驶员疲劳过度、神志不清或者超速行驶等,日本多家制造公司先后推出了可在危急时刻发出警告声或者振驾驶席,直至最后强制停车的安全型实验车。  相似文献   

20.
《市场周刊》2004,(47):26-27
新政策的实施无疑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指引着中国汽车工业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综观今年新推出或新实施的与汽车业相关的政策条,不难看出,今年不仅有关产业政策的诸多细则出台频繁,如《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及《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而且众多有关汽车产业方面的政策也在今年开始实施,如《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