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兴市场金融动荡,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依然是一枝独秀,仍保持着7.7%的稳定增速。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实现了稳健复苏,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再次出现了背离,与前几年截然相反,这次背离的特征是新兴经济体增速快速下行,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日本持续稳定复苏。2014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仍旧不容乐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是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2.
陈伟深 《金融博览》2010,(17):34-35
在全球经济经历金融海啸后的复苏期中,亚洲及拉美新兴市场的表现最为人刮目相看.除比欧美主要国家复苏得快,经济反弹力度亦更为显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0年已可望恢复金融海啸前一轮扩张期的平均增长水平,金融海啸对这些经济体似乎只有短暂影响。在众多新兴市场中,只有东欧的经济增长步伐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3.
《国际融资》2006,(9):69-69
亚行一份名为<亚洲经济监测>的新报告显示,由于作为亚洲关键出口市场的主要工业国家呈现全面经济增长,并且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开始复苏,因此新兴东亚各经济体将在2006年实现7.5%的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金融博览》2014,(13):38-39
瑞银财富管理6月23日公布2014年全球及亚洲投资策略展望报告,认为主要得益于美国、欧洲复苏迹象明显及结构性改革为亚洲新兴市场带来动力,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提速,不过各国经济会迎来不同步的周期。  相似文献   

5.
《金融论坛》2011,(12):57-64
本文在研究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亚洲新兴市场强劲增长的原因及其内部经济复苏结构,并揭示了该区域未来所面临的五大短期风险。为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是亚洲新兴市场中长期的必要选择和战略发展方向,进而指出在发展层面要发展低碳经济,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内...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呈现分化之势。资本市场大幅上扬之后,在第二季度末再度调整。这发生在全球几乎同步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之下,显示实体经济尚未步入自主性复苏轨道。展望下半年,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新兴市场总体稳定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仍有望继续低速复苏,但资本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美元贬值预期的不断加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对缓和,之前流出的国际短期资本又重返有经济率先复苏预期的亚洲新兴市场,这引起亚洲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汇率的过快升值以及美元储备的被动增加。热钱重返亚洲新兴市场,会对这些国家或地区产生四个方面不利的影响,同样我国也面临这些问题的挑战,对此,我们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势头弱于上年。突出变化是西方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态势,新兴市场增速普遍放缓。东西方国家均加快了区域合作脚步,各种形式的自贸区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风景线。在全球经济走弱,尤其是新兴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  相似文献   

9.
我非常高兴在这次亚洲之行中有机会听取亚洲国家领导人和企业家们的意见,并同他们探讨如何应对本地区面临的挑战以及IMF如何帮助他们迎接这些挑战。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欣欣向荣的现状及未来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尽管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复苏的前  相似文献   

10.
益言 《中国金融》2005,(1):63-64
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但第三季度以来,部分经济体复苏和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就业状况继续改善。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增速减缓,尚未彻底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石油价格从10月下旬的高点回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拉大,布什连任后的财政政策取向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11.
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将放缓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持续双速复苏,但开始呈现复苏动力不足的迹象,经济增速放缓。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消费疲弱,公共财政状况恶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被迫继续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挑战;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日本地震对全  相似文献   

12.
益言 《南方金融》2005,(1):10-12
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但第三季度以来,部分经济体复苏和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就业状况继续改善。欧元区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增速减缓,尚未彻底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石油价格从2004年10月下旬的高点回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13.
1.世界经济回升,贸易前景乐观。亚洲金融危机已经两年半有余,亚洲的经济复苏也持续了1年,世界经济形势有了较大的改善。据预测,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5%,持续复苏势头强劲。世界贸易也将随之扩张,会接近90年代的平均增长率,贸易价格止跌回升。我国外部需求会有所增加,市场空间扩大。  相似文献   

14.
当全球金融危机初现复苏曙光之时,作为亚洲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的印度,另辟蹊径。不失时机地开拓穷人市场,实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做法,可以说值得全球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志龙 《国际金融》2013,(10):49-51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有一些相似之处,如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引发国际资本流动逆转,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加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挫导致新兴经济体贸易条件显著恶化等。一、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与1997年有几分相似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面临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有几分相似。1994年至1997年,美联储累计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经济以很大的打击,伤了诸多亚洲国家经济的元气。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亚洲诸国的经济在1999年初开始复苏。但亚洲诸国如何巩固经济复苏的成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17.
如何防止此次金融危机演变为新兴市场货币危机,避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悲剧再现,是中期内新兴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从目前已公布的统计数据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在放缓。巴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9%,季度环比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国家在北京联合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宣告亚投行正式成立.亚投行是带有政府合作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重点支持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 成立亚投行是多赢选择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为了一己私利,不负责任地采取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置新兴经济体利益于不顾.同时,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欧、美经济出现分化,对新兴经济体带动作用有限.受此影响,2011 ~ 2013年亚洲新兴经济体GDP年均只实现了7%的同比增长,2014年可能进一步下滑至6 5%,而2006和2007年该地区GDP年均增长率曾高达10.7%.亚洲各国要想恢复经济高速增长,实现亚洲价值、亚洲创造、亚洲投资和亚洲市场,不能单纯依靠外部资本和市场,需要联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是世界经济曙光初现的一年,除了美国经济有复苏的强烈信号之外,亚洲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经济复苏的亮点。国际机构对亚洲经济发展前景普遍表示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年9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3和2004两年亚洲经济将分别增长5.9%和6.2%。亚洲开发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管理》2014,(3):98-99
美国经济加速复苏并不意味着美元在2014年将迎来全面上涨。笔者建议,投资者可做多欧元,做空商品货币和日元,并撤出新兴市场的头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