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华南金融电脑》2002,(3):67-67
与整个社会环境相适应,银行业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相互联系的方式,也改变了银行的服务方式、产品营销方式和交易处理方式。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银行业的业务创新,特别是在移动银行和移动电子商务方面大胆探索。 作为移动银行和移动电子商务基石的移动电子支付也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目前在日本、欧洲等地移动电子支付应用正逐渐走向成熟。而在中国,银行也与电信运营商、IC卡片商以及移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经济的一大冲击。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更深刻、全面、革命性的影响,使银行业迈入了电子信息新时代。当前,我国银行传统业务电子化过程基本完成,银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大幅度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到银行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内控机制、风险管理,改变了金融创新的形式和发展,金融创新又高度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与通讯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银行在电子信息与数据处理方面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通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发展和商业银行职能的转变,电子银行逐渐成为银行业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全新商业模式在改写银行业内涵的同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也由此将发生深刻嬗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抓住信息网络技术在金融业迅速普及运用的机遇,积极致力于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行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形式、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业电子商务是在全球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诞生的.银行业电子商务被作为创建优势银行业务品牌来经营,以占领银行竞争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银行业中的电子商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银行业使用电子商务的情况   1.现状   在美国 ,多数比较大的银行、金融服务机构都提供了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许多银行都将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称为电子银行 ,如 Online Banking,E- Bank,Home Banking等。有人预言线上联机金融交易服务将会取得比自动柜员机大得多的效益。   对大多数人而言 ,电子银行软件意味着前端应用系统 ,如标准的 Intuit Quicken、 Microsoft Money或各个银行自行开发的前端系统。事实上 ,大多数银行的客户并不能实时处理他们的帐户。银行内部的帐户系统和电子银行系统通常有一个接口 ,这个接口系统…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要提高全民族电子商务意识,构建银行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障体系,建立金融互联网络;创建发展环境,完善保障机制;尽快构建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程序,推进企业化进程,鼓励更多行业介入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不仅成为21世纪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而且为交易环节中起关键作用的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电子商务以其特有的竞争优势吸引着各国银行和企业,是现代银行业寻求创新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介绍电子商务运作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子商务给银行带来的影响和机遇,并进而探析我国如何发展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简介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使得交易各方当事人通过电子方式联系,摒弃传统的纸面文件、单据的传输,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  相似文献   

8.
电子账单日渐风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六年前,美国银行业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挑战,即非银行机构对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特权的咄咄逼人的攻击。银行业似乎感到已经到了危急的关头。当时,因特网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流,银行业推行的家庭银行、电子银行服务萎靡不振,而非金融机构推行的电子账单支付和在线金融服务的概念在因特网上开始流行,甚至在市场中主导着业务、技术、规范的发展。美国银行业认识到:在当今和未来时代,技术已成为推动银行发展和银行改革的先进力量。"美国银行家圆桌(即现在的金融服务圆桌)"在银行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一种新的媒介,引领着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从银行电子支付业务发展现状、推广意义等方面着手,阐述新形势下,银行必须创新发展电子支付业务,应对市场挑战.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传统的纸基支付方式被电子支付所代替。EBPP作为一种电子开单提示与支付的方式开始走向市场。本文概括地介绍了EBPP的含义、优点及发展现状和前景,并就银行开展此项业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银行业务给传统银行造成强大的冲击。本从适应电子商务的需要出发论述了银行业与大企业、高科技公司以及金融、保险、经纪商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等其它行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国外银行电子化发展状况。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以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标志的电子革命对银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从50年代后期美国商业银行首先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银行业务开始,电子化与现代银行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场伴随着电子化技术的突破而不断展开的金融革命正在不断深入。金融电子化浪潮不仅冲击着美国的传统银行业,也冲击着世界的传统银行业。正是这场革命,为今天银行业走向网络化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银行业电子化历程,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到今天网上银行的诞生,银行业的电子化经历了五个阶段:脱机批处理阶段;银行自身联网阶段;跨行、跨洲及全球性网络系统阶段:银行网络走向街道、商店和家庭的金融自助化阶段:网上银行阶段,即银行电子化发展的最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电子银行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和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是将在21世纪灭亡的恐龙”,这是比尔·盖茨在《财富》杂志上的宣言,它留给传统银行家们强烈的危机感和无尽的思考。金融银行业作为已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在互联网大潮涌起的今天,难道真的要改变角色,将苦心经营的服务产业帝国送给互联网新军?为了自身长远而稳健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必须认清所处的历史阶段并立刻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4.
自90年代初IBM首次提出"电子商务"概念以来,电子商务已经为银行业带来了3次重大的变革,银行业因而经历了3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银行引进阶段",此时电子商务主要是引入和模仿,只有简单的上网、发布和交易;第2个阶段是"银行内部整合阶段",此时的电子商务是真实的商务,银行开始了从内部整合到外部整合的转变:当今银行业的电子商务已经逐步进化到"随需应变"的阶段,通过联网互补,建立开放的银行服务体系,共同创建银行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工具的应用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不断普及和应用,网络银行的运作及功能应用以惊人速度发展,针对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了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的差异,研究电子货币形态发展和应用趋势,探讨了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和网络标准等方面创新,指出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是未来工商业和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分工与交流不断地深化,人类的生活也越来越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作为交易手段的电子支付的发展,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易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手段,促进了人类的分工和交易活动,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电子支付的发展更为世纪末汹涌澎湃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民银行电子联行是我国银行业异地汇划资金的主要渠道,在加快资金周转,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其业务量也在迅猛增加。但电子联行查询查复环节多、时间长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成为制约电子联行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亟待改进。现就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支付平台崛起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借助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雨后春笋般崛起,并开始向银行传统的支付领域渗透.本文旨在探讨电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系,通过二者产品的优劣对比,从中寻求电子银行应如何借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经验来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张衢 《金融电子化》2004,(10):21-21
电子银行以其独特的优势带动传统的服务模式向机构加鼠标的全方位银行服务转型,并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展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我国银行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国内银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推动着电子银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竞相开展的数据集中工程,统一核心业务处理系统,带动了业务处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是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和银行业发展的方向。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和银行创新发展内在需求的扩大,加快电子商务进程已是我国银行寻求发展的战略性选择。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并就我国银行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途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