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爆发前,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对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主流认识是反对把资产价格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只需在泡沫破灭后通过下调利率进行干预,然而,历次国别或全球金融危机都充分暴露了主流认识存在的诸多缺陷。因此,本文运用我国1999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资产价格对货币流动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资产价格上涨与货币流动性增加正相关,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应考虑将资产价格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逆经济风向行事,实行更为对称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们处在后危机时代,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2009年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形成了现在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压力,如何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将是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后危机时代的挑战.但由于目前经济形势复杂,保持币值稳定的难度很大,中央银行只能把"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来维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重构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应采取如下政策主张:(1)将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终极目标由"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改为"保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在中间目标的选择上,不仅要关注货币供应量这一指标,而且也要关注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动.(3)在调控手段的运用上,一是要减少对法定存款准备率手段的依赖;二是要重视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手段,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频率;三是要实行廉价的货币政策.(4)在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空间的拓展上,不仅要立足于货币市场,而且要为由货币市场传导向资本市场传导过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睿锋 《新金融》2009,(6):20-23
最近几十年来,现代中央银行逐步形成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两大目标。从中央银行政策实践看,各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此同时,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央银行政策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资产价格的波动不仅对中央银行价格稳定目标产生影响,更多次引发信贷紧缩、银行危机等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资产价格对中央银行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构建了中央银行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5.
稳定币值应成为我国贷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江曙霞,温亚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17条明确指出:"中央银行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我们认为,以稳定币值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再次引起学界的关注。文章讨论了资产价格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少华 《云南金融》2012,(6X):113-113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再次引起学界的关注。文章讨论了资产价格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范晓清 《浙江金融》2004,(10):13-1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变动及其实施影响所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基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资产价格渠道出现前后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下,传导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居民).这里,商业银行处于关键地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首先作用于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中央银行→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企业(居民)这样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的度量及其与资产价格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将流动性划分为货币流动性、银行系统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三个层次,总结了相应的可操作的度量方法,并通过中国数据进行了度量,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货币流动性是市场流动性的基础,以及市场流动性高时资产价格一般也较高的观点。基于货币流动性的基础性地位,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货币流动性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发现超额货币流动性不仅影响股票的名义回报,还影响股票的真实回报;货币流动性在长期内受到股票真实回报的反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是相对微小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泰勒规则所存在的多重共线性、潜在产出无法精确计量和忽视资产价格等问题,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和纳入货币供给因素对泰勒规则进行了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泰勒规则对我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相对稳定的利率规则,并且这种利率规则在高通胀和低通胀阶段的形式有一定区别。在将货币因素纳入泰勒规则后,发现我国的利率规则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中央银行在操作利率时还是应高度关注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以防止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1.
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学习《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体会刘慧勇《中国人民银行法》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这部法中,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符合现阶段我国...  相似文献   

12.
一、人民银行对金融稳定责无旁贷 1、发行的银行有责任.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满足和调节全社会货币、信用需要和总量,维护、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基本职能.这一职能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中央银行作为一国发行货币和创造信用货币的机构,在货币发行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持货币币值稳定的重要职责,这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因此央行履行"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能,事实上也就是在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3.
德国中央银行的资金管理体制德国中央银行即联邦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与其他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有显著的不同,达就是德国中央银行把“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而不像其他国家中央银行有多重目标。德国所以把“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在于历史上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的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滥发货币,使当时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年度货币发行计划依据的思考张红地年度货币发行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保持币值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在制定年度货币发行计划的依据方面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就我国年度货币发行计划的依据提出自己...  相似文献   

15.
货币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刻画币值稳定的传统指数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构建货币稳定指数MSI,利用1993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数据和VAR、SSPACE等检验方法实证得出:MSI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资产规模扩张情况下的币值稳定;MSI与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双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与当前的币值稳定指标——通货膨胀率存在单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货币稳定指数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变量——短期利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m0、m1)与MSI之间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体系稳定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资产价格波动与物价稳定的关系入手.通过探讨货币政策在保持物价稳定与银行体系稳定目标之间的冲突,研究了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资产价格的波动作出反应的问题,提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银行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注重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数量和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理调控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维护货币币值稳定,妥善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升级"创造稳定而良好的货币环境,这既是近年来中央银行各项工作的重点,也是未来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东亚近年来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由此而导致的外汇储备占款额在整个广义货币流通量中占有较高比重。在债券规模有限的市场环境下,东亚中央银行倾向于发行票据来稳定币值、减少流动性过剩和抑制通货膨胀。但发行票据相对于操作债券来说,不仅存在多种障碍,且基本无效。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对此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体制的基本形式,是以中央银行为金融管理的中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再加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构成庞大的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全国的银行和金融市场,制订(或参与制订)和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它的主要任务是发行货币,调节货币流通,稳定金融,稳定币值,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中央银行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及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20.
东亚近年来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由此而导致的外汇储备占款额在整个广义货币流通量中占有较高比重。在债券规模有限的市场环境下,东亚中央银行倾向于发行票据来稳定币值、减少流动性过剩和抑制通货膨胀。但发行票据相对于操作债券来说,不仅存在多种障碍,且基本无效。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对此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