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过后,佛山一家民企地产公司各个部门不断有员工跳槽离职。有些甚至是工作五至八年的老员工。没跳槽的员工也悄悄四处联系新单位,一些副总级别的也在思动,私下要猫头公司帮忙物色上市类企业,而其他地产公司也有这种现象存在。业内人士戏称,现在员工只分两种,已经跳槽的和尚未跳槽的。  相似文献   

2.
公司高层管理者和关键岗位员工“跳槽”如今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由于他们在企业里的特殊位置,他们的突然离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想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留住手下的员工吗? 试想一下员工跳槽给你造成的损失吧。工作的连续性被中断、公司失去了老客户、新人却束手无策。在公司找到接替者之前,你不知道谁能承担离职员工扔下的工作。根据全球调查公司DBM的一项调查显示,跳槽员工感到“使他们离职的负面推力比挽留的正面拉力强”。例如竞争对手给予的待遇更有吸引力,使人难以拒绝。被调查者认为:“几乎没人会只因外界推力而跳槽”。毫无疑问,老板必须懂得并“在负面推力未困扰员工时就把它化解掉”。导致跳槽的最常见的4个因素是缺乏职业道路、缺乏晋升机会、工…  相似文献   

4.
造成优秀员工流失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没有工作激情。换言之,虽然工作表现优秀,但心里并不愉快,对工作不满意才是离职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是一家新创业的公司,员工跳槽去更知名的大公司,你可能会说是因为大公司薪水高、环境好;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员工跳槽去了新创业公  相似文献   

5.
时清扬 《人力资源》2006,(24):53-56
曾几何时,父辈们那种与企业从一而终的雇佣关系已经一去不复返,随之而来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间的人才抢夺战旷日持久,跳槽故事不断地在各个企业上演。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数年,面对形形色色的员工跳槽,笔者常常会在面试候选人时追问其离职原因,更会在员工离职面谈时了解跳槽背后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享一些真实的跳槽案例,探悉员工跳槽的深层次原因,帮助企业管理者有的放矢地应对和管理员工跳槽问题。  相似文献   

6.
跳槽虽是职业生涯中常见现象,但如果公司无法吸引和留住掌握核心技能的专业人才,将会对公司的长 期发展产生影响。笔者通过对近两年度 S 设计院工程技术员工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S 设计院有一定的人才流失 现象,随后设置了离职调查问卷并对 76 位进行离职程序的工程技术员工进行了离职问卷发放,回收,访谈,分析,提 取出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骨干员工跳槽,尤其是核心团队的集体跳槽,足可称为最严重的危机事件,有可能致使企业休克,甚至突然死亡。当年现代城销售团队突然集体离职、创维营销团队跳槽高路华,这些离职事件都在业内引发了地震。  相似文献   

8.
跳槽:组织与员工的替代性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骨干员工跳槽,尤其是核心团队的集体跳槽,足可以称为最严重的危机事件,有可能导致企业休克甚至突然死亡.当年现代城销售团队的突然集体离职、创维营销团队集体跳槽高路华,这些离职事件都在业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相似文献   

9.
姜博 《人力资源》2007,(11X):26-30
人才若不为我所用,就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所用,越是核心的人才,就越是如此。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高管人员离职,甚至集体跳槽,引起企业、甚至行业震荡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因此,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经常面对员工的离职问题。在倡导和谐劳动关系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始采取措施管理离职员工,维系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走茶不凉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的年轻员工更换工作的频率已经越来越快,平均5年就要换一次工作,在一生中要换七次工作。更让管理者搔头的是:企业中离开的,往往是能人,而不是庸人。公司的一些中、高层离职而去,这对企业的经营、策略、管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失就有得,如果正确对待这些选择离开的人并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你的企业也许会得到一笔巨大的财富。责人先责己面对员工的跳槽不再为其效力时,许多人便暴跳如雷。其实,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冷静地思考一下员工跳槽的原因。一般而言,导致员工离职的关键因素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直线领导对…  相似文献   

11.
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流失率并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却又同时面临着员工在接受培训后选择跳槽的风险。如何控制受训员工的跳槽行为以使自己的损失最小化,则是所有提供培训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鉴于此,本文以经济博弈理论作为分析受训员工跳槽行为的客观基础,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得到企业和员工关于培训博弈的四种行动策略组合,即:企业不培训;企业培训,员工留任;企业培训,员工跳槽,企业不索赔;企业培训,员工跳槽,企业索赔。分析表明:受训员工跳槽行为的理论成因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企业对受训员工跳槽行为的管理控制建议:一是增加受训员工的期望收益;二是增加受训员工的离职成本。  相似文献   

12.
姜博 《人力资源》2007,(22):26-30
人才若不为我所用,就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所用,越是核心的人才,就越是如此。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高管人员离职,甚至集体跳槽,引起企业、甚至行业震荡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因此,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经常面对员工的离职问题。在倡导和谐劳动关系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始采取措施管理离职员工,维系良好关系,以期这些人才在离职后还能为组织发挥余热。然而员工离职总会对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离职之后再进行管理难免为时已晚,须从"管理离职员工"转向"员工离职管理"。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2012,(10):57
HR来信: 我公司有如下规定:正式员工离职,必须提前一个月正式递交离职申请。现在公司有一员工,他在提出离职申请10天后,就要求离职走人,公司该如何处理?如规定工资折算,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分析集体跳槽的现实入手,在提出“跟随主管离职倾向”概念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主管情感承诺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及跟随主管离职倾向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主管情感承诺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跟随主管离职倾向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离职倾向与跟随主管离职倾向之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有效回避员工离职率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研方法,从领导反馈环境入手,以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为中介变量,探讨领导反馈环境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领导反馈环境负向影响员工离职倾向,职业适应能力在领导反馈环境和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丰富了反馈环境在离职领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中员工频繁跳槽的原因,为企业保留核心人员提供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保险行业人才的流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而且情形愈演愈烈,尤其是营销代理人队伍,更是大进大出。那么这些离职的员工对公司的发展还有作用吗?太平洋寿险柳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赵碧莲提出说,只要领导人心胸开阔,眼光长远,善待离职员工,那么离职员工仍然是公司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HR总监的烦恼 春节刚过,某高科技集团HR总监就开始发愁,最近连续接到了几位研发人员的离职申请。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虽说公司的离职率仅有5%左右,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但每个核心骨干研发人员的离职都是公司的巨大损失,这时他脑海中不断闪现出近年来公司研发人员跳槽后,给公司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风险一:关键技术或商业秘密泄露 企业中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跳槽,会将企业的关键技术带走;或者离职员工手上掌握着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帮助竞争对手,将对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员工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有力武器,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还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力杠杆。但是很多员工受培训之后很快跳槽或流失,企业投资得不到应有的收益,甚至很多人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企业培训为自己培训了对手。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感叹,不培训,没人才公司就是“等死”,但培训后却发现公司在“送死”。培训后的员工为何会流失?  相似文献   

20.
刘中华 《人力资源》2007,(11X):42-46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招聘与甄选制度,但是具有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意识并建立了面谈记录制度的不到10%,而能够根据离职面谈记录进行数据加工,建立员工流失关键要素分析、流失成本分析,并基于该分析报告着手改善公司内部管理和组织文化建设的企业不到1%。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离职员工仍然是公司的人力资源。那么,如何利用这些人力资源,使他们在即将离开之时或者已经离开公司之后继续为公司做贡献呢?离职面谈及面谈信息的利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