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级政府切不可再迷恋行政大棒的威力,而应该走出“政治经济学”的怪圈,回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本位  相似文献   

2.
邢勃  扈欣华 《河南经济》2003,(11):44-45
一年多来,国际社会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民币汇率机制,二是人民币汇率水平。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前者更为重要,它决定了后者;但后者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更多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个国家必须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根据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和本国经济发展实际决定是否改变和何时改变本国的汇率水平和汇率体制,否则,必将影响本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紧缩。进一步紧缩! 毫无疑问,明年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是“杀气腾腾”,只要目前趋热的宏观经济稍有动弹,便会被“五花大绑”押往刑场:土地、信贷、财政、节能、行政以及产业政策等“大棒”都将轮流侍候。  相似文献   

4.
这似乎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冲刺。 7.7158,美元兑人民币汇率25日盘中再创新高,虽然26日人民币稍作喘息,但仍在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世界银行在其《全球发展金融》报告中指出了发展中国家过度持有外汇储备的危害。这一问题的提出对我国外汇储备政策敲响了警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外汇储备过度增加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显露出来,因此,尽快扭转这一状况已成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之  相似文献   

6.
欧洲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业遭遇巨大危机。就在这一困难时刻,美国这个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场,又准备举起反倾销的大棒,这对中国光伏制造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国在2010年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占到了全球的半壁江山。近日,Solarworld等美国7家光伏生产商联名上书,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及美国商务部制裁中国光伏企业的“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7.
1934年的美国“白银收购法案”给中国带来了白银外流、通货紧缩、贸易状况恶化、生产下降等影响,也导致了当时的中国政府最终放弃银本位,进行货币改革,发行法币,为日后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这一事件深刻说明了一国国内的经济政策将可能对其他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对于当前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环境下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大棒”攻击下,中国企业鲜有胜算,然而他却有理有据,一举埚倒了资产比自己强大数千倍的“西方列强”,赢得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知识产权第一案。  相似文献   

9.
近期,一个侧重考核企业用工状况、被简称为“道德认证”的SA8000标准在中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说它是“美国挥向中国的一根贸易大棒”,“发达国家制造的新型贸易壁垒”;也有人说它是“广大受压榨劳工的一面保护伞”,“通往世界市场的第三张门票”。而大量的出口企业则更为关注:它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又该如何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企业的破产,也许只需要一个致命的错误;而一个企业的崛起,却是各种积极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2001年7月27日,陷入困境的大连食品集团、糖酒副食品集团、棒棰岛啤酒集团等三家老牌国有企业被“捆绑”成大连棒棰岛食品集团(以下简称大棒集团),于学臣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们迈过这十年,进一步增长将扭转全球失衡这一当前汇率争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冯春安 《河南经济》2003,(11):42-4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一直处于贬值压力下。直到去年上半年,日本抛出由于人民币币值过低导致其出口不振的说法,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响起。有些评论也跟着称,全球通货紧缩是因为中国出口的影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非但不是中国用以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武器“矛”,相反,它恰恰是维护世界经济良性运行的“盾”。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不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也符合美、日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6,(43):19-19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0日】10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足够买下花旗集团(Citigroup)、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微软(Microsoft),余下的“零头”还足够买下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福特汽车(Ford)。中国央行通过买进美元资产来稳定人民币币值。不过,尽管目前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私人资本似乎却正在流出中国。这一现象令人费解。然而,即使这种现象属实,它也不会消除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与逻辑。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炒作已经不再关心人民币应不应当升值、为什么要升值,而是在千方百计聚集资金.准备在近期狂赌一场。  相似文献   

15.
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来“保出口”,虽是出于好心,但成本有可能过于高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在即,有关应对加入WTO的讨论也再掀高潮.民间对"入世"后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完全走向市场并发生贬值存有不疑虑,投机分子趁机散布流言,骗汇套汇又有抬头,黑市买卖亦有活跃迹象.认清此问题不仅有利于打击骗汇套汇及外汇黑市行为,而且对于我国以较为稳定的金融形势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果亚洲各国的货币对美元出现下跌,而且经常账户赢余又出现收缩,亚洲不仅将再次面临出口危机,还将面临金融危机,这是其国内银行系统无法承受的。  相似文献   

18.
翰宁 《环球财经》2003,(7):53-54
因此,总体看来,并不是欧元区的“强壮”,而是美国经济的“虚弱”和美国政府的默许态度,支撑了欧元对美元汇率近期的迅速走高。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上周的春季会议上,关于亚洲货币须进一步升值、美元须进一步下跌,以减少庞大全球收支失衡的问题,得到了大量讨论。但仍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的是,汇率政策中明显的“公平”,可在维持全球化、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这一更大的目标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金河 《环球财经》2003,(11):94-94
人民币不升值,将使亚洲各国钱潮热涨,造成股市、房市上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