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双方一种和谐融洽的良好状态。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力量。积极研究民营企业建构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现实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民营企业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化的科学路径,既是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民营企业建构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城镇  相似文献   

2.
论劳动财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劳动与财富是一对曾未被人们摆正的关系。文章指出,劳动财富观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应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财富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的行政性、互助性劳动关系具有明显的缺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劳动关系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革,但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缺乏市场化、竞争性劳动关系的权利基础和运行保障。这种现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增进。要提高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和竞争性程度,就必须对症下药,在归还主体自主择业、自主雇佣权利,还原工会本来面目,完善劳动立法,变革争议处理模式等方面作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的劳动关系会增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得以发展的保证,构建新形势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是构成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形式,狭义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个体、组织、团体等内部劳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劳动关系还应包括劳动个体、组织、团体等劳动主体同外部劳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因此,研究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任务,这是一项极富有创造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竞争性和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同时,必须在改革和创新中,培养和造就出能够驾驭市场经济的大批创造性人才.1.创造性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是价值规律.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无利可图或亏本、破产,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赢利、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始于1994年7月通过的《劳动法》,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对保障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解决双方劳务纠纷、调整劳动关系等重要事项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原有的劳动合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现象的产生也影响到了劳动者的利益。《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学京 《经济师》2004,(7):61-62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建立国有企业中新型的劳动关系 ,是深化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就国企改革前后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构筑新型劳动关系的三种新型机制。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出现了新问题,呈现出新特点。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如何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重大问题,能否协调处理好,关系市场经济的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协调发展。在我国学术界,有人为资本剥削劳动辩护,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反对《劳动合同法》,引起劳动群众不满,应该受到批判。  相似文献   

10.
利益协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文章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认为劳动关系和谐只能是劳资合作所产生的一种可能性结果,而劳资双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则是双方能够产生合作的基本动因;在分析劳资双方的行为偏好基础上,对劳资合作博弈过程中双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及其合作边界展开探讨,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范云清 《经济师》2007,(7):72-73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时效制度,努力构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搭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时效制度存在的弊端,论述完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与时效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充分的人事管理自主权,通过制定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调整企业内部劳动关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应当如何依法制定,才能达到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的目的,是我国劳动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西试就企业应当如何依法制定内部劳动规则以及企业内部劳动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关系作一探讨,以达到规范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制定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中国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体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建立和保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表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下的劳动关系已成为劳动关系的主体。构建资本下和谐的劳动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一、资本下的劳动关系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劳动关系 1、非公经济发展迅猛,从业人员规模越来越大,私人资本下的劳动关系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个体经济、私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劳动关系的变化与调节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动关系,也称劳工关系、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经济关系,它反映了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环境等制度形成和执行过程中相互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劳动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经济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受法律和政府政策的深刻影响。良好的劳动关系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动荡的劳动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劳动关系的变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生重大变化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1<劳动合同法>颁布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劳动和同制度始于1994年7月通过的<劳动法>,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对保障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解决双方劳务纠纷、调整劳动关系等重要事项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是原有的劳动合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现象的产生也影响到了劳动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劳动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在当今经济学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体系并没有形成,这一方面表现为我国的劳动经济学没有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表现为我国的劳动经济学教材没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框架。当前,有关学者正在努力创新我国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这里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构建现代劳动经济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或者说应当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劳动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创新劳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分析科技创新劳动,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在创造价值中的功能,以及有关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等问题,这一理论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深化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劳动积极性,促进我国新时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维护公平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性,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收入分配公平。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内在要求商品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反映了生产者之间的平等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既然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20.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指出这种非规范劳动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分析这种非规范劳动关系的成因,之后研究了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劳动关系的四种调节机制,最后提出调节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