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义上应是民主法治的社会。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民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密不可分的,阐述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开放性、平等性、改革性五大特点,探索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实现社会和谐,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因此,要用“以人为本”思想统领四个方面的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式越发复杂,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也越发紧迫,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提升民众思想综合素质,更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基于此,本研究重点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那些典型作用,并结合当下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高校内部的和谐,才能构成高校外部的和谐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在执政方略和治国方略上认识的深化.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社会稳定,提高全员整体文化素质,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法律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公平与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而要构建这样一种和谐社会,首要前提是社会主体的平等与自由,其中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体平等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柏军  杨海燕 《活力》2007,(5):33-3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电力企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怎样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快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种不和谐现象层出不穷、日益复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巨大挑战。进一步明确社会管理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加自觉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谢安国 《价值工程》2011,30(1):13-14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全面把握和谐校园的内涵,深刻认识和谐校园的价值,正确选择创新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晓菲 《价值工程》2010,29(10):4-4
近些年来,我国影视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顺应历史,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好作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车慰婷 《价值工程》2010,29(12):144-145
改革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力;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质量所呼唤的;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并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敏英 《价值工程》2010,29(30):81-8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地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就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又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文章论述了只有社会公平理念得以实现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李颖 《价值工程》2010,29(14):5-5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分析,谈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建模式中,和谐社会成为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傅立叶(CharlesFourier)把他的理想社会制度叫做“和谐制度”,欧文(RobertOwen)把他在美国的共产主义实验称作“新和谐公社”,魏特林(WilhelmWeitling)写下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本文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概括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主要内容,着重考察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实践,探讨欧文的“新和谐公社”思想和实践的实质和特征及其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长期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这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长期稳定增长的国内经济形势,科学合理的国内发展布局,民主法制的不断进步,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因素。这些因素的不断发展并相互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性构想,源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解决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协调需要很长的时间,实现社会和谐是一个分步骤持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社会建设任务。这是一个在冷静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作出的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正确理解和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来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体,其发展是否健康、和谐,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企业的建设包含民主、公平、诚信、稳定等内涵,要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