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初的上海大众降价“飓风”并没有给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车市带来太大冲击。随着节日临近,各大汽车经销商打着节日促销旗号的优惠措施明显增加,区别于往年大多采用赠送礼包形式的促销策略,近期经销商的促销以直接现金让利为主,可能是因为实实在在的价格能打动人。只闻其声不见其“车”的丰田锐志在9月1日公布的售价,引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价格相异互残现象”,即多个经销商销售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汽车,而售价却不相同,彼此间出于竞争和获利需要竞相压价,使销售群体利益严重受损。本文试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作一探讨。一、价格相异互残现象产生原因1.供过于求是互残现象产生的宏观土壤。只有厂家生产能力剩余。产品过剩才有积压产品,经销商才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用户,故只有买方市场才存在价格相异互残现象。2.“薄利多销”是导致互残现象的内在起因。每一个经销商都熟知“薄利多销”的道理,但忽略了汽车产品是…  相似文献   

3.
是优惠?是酬宾?还是降价?年前年后,从夏利到桑塔纳、捷达、富康,一轮又一轮的促销活动此起彼伏,无不是为了激活市场。占有市场。的确,这给平淡了许久的京城车市带来了热度,而这表层的火热之后,促销效果又如何呢?促销带动销量增长据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的夏利特许经销商──北方群星汽车连锁店介绍,夏利的促销活动的确对销售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只针对某些人群,故销量涨幅不是很大,尽管电话咨询的人数很多。相比之下,北方市场桑塔纳特许经销商──北京兵工汽车贸易公司和捷达特许经销商──亚之杰汽车贸易公司对其品牌酬宾…  相似文献   

4.
近日,几条促销信息引起了主持人的注意。贵州,某东风商用车经销商对公司所代理的东风产品进行促销,全系列降价5000~10000元。深圳,解放J6 6×4牵引车现车原价29.5万元,现价29万元,直降5000元。陕西,陕汽德龙F3000 6×4自卸车原价32.92万元,现价30.3万元,直降2.62万元。南京,豪泺牵引车原价26.24万元,现价24万元,直降2.24万元,购车送交强险,还有17600元的大礼包。为什么经销商纷纷选择在这个时候降价?这对今年不断下滑的市场行情是否有帮助?本期柠檬茶座邀请了3位卡车经销商,请他们谈谈对当前卡车价格波动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200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有惊喜,也有无奈.但是总的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变化也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脚步,感受到人们的生活与汽车越来越不能割舍.业内关注中国`入世'持币待购急坏市场 1999年底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成为当时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的重大事件,并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2000年夏季.持币观望、等待降价是购车人的普遍心态,销量走低、不言降价使汽车经销商们度过了一个无奈的春天,市场低迷、买车的没有卖车的人多是各大汽车交易市场的基本状况.如何启动清冷已久的汽车市场,使其走出低谷,降低库存,加…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价格再度成为汽车界关注的焦点。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帕萨特来了,其它车会被迫降价,加上上汽、一汽利润攀升,入世日期临近,国产车不降价还等什么呢?然而,今年汽车大幅降价的可能性比较小,人们看到的仅是降价空间的表象,并没有看到国产车面临的市场大环境。国产车真正降价的时间可能是2001年,届时一旦出现降价,其影响会更深远。因为,它是在市场需求真正启动下的降价,不是一、两家企业的行为。让我们研究一下今年汽车大降价说法的几个论点:论点一:企业有赢利就会降价大企业要降价的说法有两个数字作旁证:一是去年上…  相似文献   

7.
鲁民 《中国机电工业》2000,(17):18-18,22
汽车价格太高不降不行,但降价之后消费者仍在等待观望;大幅度降价后市场反应冷淡。到目前为止,富康经销商感觉无能为力,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根本不想多谈,厂家也无奈甚或尴尬。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很多4S店的经营状况都是举步维艰,汽车销售情况很不乐观,但是为了拿到厂家的销售返点只能迎难而上,即使是豪华品牌的宝马、奔驰的经销商也都是卖一台亏一台。汽车经销商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打造了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但是归根结底消费者可能也只关心哪一家经销商降价更多,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一种无解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热点问题     
热点之一国产汽车在入世压力下,会不会降价,能不能降价?消费者持币待购,汽车市场一片冷落。汽车厂家的经理们坐卧不安,三番五次通过媒体声明:进口车不会大降价,国产车近期也不会降价,而且还为顾客算细账,信誓旦旦说,现在买车不会吃亏。可是,消费者就是不买账。...  相似文献   

10.
陈茜 《董事会》2005,(3):87-89
汽车金融放开、汽车配件降价、汽车文化兴盛……2005年初以来,伴随着阵阵新车、降价声浪,细心的消费者突然发现,关于汽车后市场的新闻逐渐多了起来。在经历了汽车销售利润日渐趋薄的2004年,不少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已开始将目光放到潜力巨大的汽车后市场。  相似文献   

11.
价格和消费环境一直是制约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进入新的一年,这两方面的因素并无改善的迹象,这种消费“死结”,使得消费前景不容乐观。价格“死结”:降价拉锯战的背后汽车降价一直是各方关注的敏感话题,今年1月份夏利在京的“优惠”举措,再次引发各方“汽车降价”的争论。于是,目前汽车消费似乎陷入这样的怪圈:一方面是汽车价格高,并且大大超过居民的实际经济购买力,消费者的汽车降价呼声也日益高涨;另一方面是国内大的汽车厂家依然统一口径,坚守“价格同盟”,不轻言降价。面对降价压力,厂家自有苦衷,并且也不无道理。但是…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消费者就在期盼着轿车价格的明显下调,以尽早一圆国人的轿车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汽车关税下调的利好信息———中国承诺进口汽车关税到2006年7月1日减到25%,进口配额许可证到2005年取消———而且引爆了国内轿车市场的降价风潮:新年伊始,进口车降价成为汽车业的最大热点。进口车大幅降价给国产车带来了全方位的价格压力,继而导致多种国产车价格不断跳水。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汽车就开始进入家庭。在我国,虽然人均GDP只有900多美元,但一些发达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计委决定放开国产轿车价格的消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业内讨论最多的问题是“轿车该不该降价,轿车会不会降价。” 客观地说,轿车已由生产资料变为消费资料,属于个人消费品,目前,个人购买量大约已占5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应遵循市场规律,放开国产轿车价格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即将入世,汽车价格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汽车工业要发展,就必须促进消费,降价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从目前的汽车价格水平来看,降价是必要的,关键是如何降价。汽车不同于一般消费品,本身是一个高技术、…  相似文献   

14.
关于汽车"价格战",媒体之间对此争论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去年中国汽车市场上是否发生了价格战,中国汽车业是否需要价格战,价格战是否能起到启动市场的预期目的,这一系列问题直到现在仍悬而未决。 1998年以前的汽车价格战 所谓汽车价格战,即不同汽车厂商之间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所采取的价格策略。1998年初,在汽车市场销量徘徊不前甚至趋于下滑的时候,有实力的厂商发挥规模效益优势,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实施了降价销售的策略,其他品牌经销商为保住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也降价应对,由此引发了汽车市场罕见的价格大战。据有"中…  相似文献   

15.
张蕊 《工业会计》2005,(9):56-59
可以通过媒体检索、电话咨询、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获得欲购车型价格信息.此时,消费者不难发现,市场上同一车型的汽车价格在不同经销商处,通过不同方式购买会有很大差异,而且同一车型的价格也会随市场情况不断变化.除了对不同经销商提供的价格、服务进行多方比较,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下面3种方式获得价格上的优惠.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国内车市的汽车销售在平淡中结束,没有期望中的大降价,也没有太耀眼的"黑马"。虽然2005年的车市表面上是"按兵不动",但实际上却是"暗藏汹涌"。经销商的优胜劣汰更为激烈,厂家的促销手段更为新鲜,市场上的销售模式也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7.
刚刚跨进一九九八年的门坎,汽车市场便异常活跃,热点频出。上海汽车销售公司决定普通桑塔纳降价2万元的消息,犹如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倍受新闻媒体及“有车族”和“购车族”的关注。引发了汽车销售领域里的又一次以价格为导火线的短兵相接的格斗。受'97年私人购车惯性的影响,198年私人购车将成为我国经济高通胀“软着陆”后的又一消费热点。竞相降价──私人购车市场再度火爆从1997年四季度以来,各生产厂家纷纷启动价格杠杆,岁末年初加大了力度。铃木奥拓降价5000元;捷达备件平均降价39%,北方市场经营单位北方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润滑油行业是一个极具潜量而又竞争激烈的产业。中国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推动和刺激了润滑油的消费。随着中国润滑油市场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的转变,竞争手段已经从传统的产品、价格、促销等方面逐步转向更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以及服务的竞争。快速换油中心可能成为我国润滑油行业非常具有潜力的一种运作模式,并通过特证连锁经营方式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今的中国,汽车消费者在买车、用车和养车方面的观念变得越来越理性,同时汽车产品在质量方面却日趋同质化,因此汽车的售后服务质量成为消费者选车、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有时甚至超过汽车销售价格和品牌的重要程度。汽车延保是指在原厂保修期的基础之上进行延长,  相似文献   

20.
张蕊 《工业会计》2005,(1):52-53
“汽车降价”应该当之无愧入围这两年的消费关键词,百姓对汽车价格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集中。虽然汽车价格与计量学家似乎没什么关联,但我们不妨以计量学家的眼光发现数字所揭示的汽车降价规律。希望无声的数据能泄露一些变化的秘密,让消费者面对一波波的降价狂潮,理智地进行汽车消费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