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闫啸  牛荣  李芸 《经济学报》2023,(2):91-114
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决策是一个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自选择过程,因此,在估测抵押贷款产生的收入效应时,必须纠正样本选择偏差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以农地产权抵押贷款典型试点区宁夏平罗县农户为样本,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M)消除自选择偏误和内生性问题,考察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总收入、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总收入、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增长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非农收入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农业收入的促进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持续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建议,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推广落实,更好地激发农村地区开展农地抵押贷款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增收作用,提高农户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江苏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服务试点县——东海县26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对地方政府顶层设计的现行农地抵押贷款的响应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特征因素、区位因素、土地流转特征因素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贷款行为导向的重要因素;个人特征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贷款行为影响甚微;而经济因素和土地流转因素对两类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户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产品,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了解农户对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现状,可以总结出该项政策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背景及意义;其次阐述了农户对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意愿并分析出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抵押担保权能为基础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一种产品创新,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意愿制约着该产品的功能发挥。基于对佳木斯市桦川县的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明农户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有债务负担、承包土地数量三个变量对贷款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变量对贷款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实地调研的1 192户农户和25个乡镇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参与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估计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参与农地抵押意愿的因素有乡镇层面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认知;宗教信仰、融资模式、主办金融机构数目以及家庭网络关系是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共同因素;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增加,乡镇层面的影响因素呈现倒U型。  相似文献   

6.
胡小平  毛雨 《财经科学》2021,(2):109-120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引入资金是关键.通过对试点示范区——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的案例研究发现,尽管金融机构和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试点工作效果仍然不理想,与政策目标相去甚远.我们分析后认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以推进的关键原因有两点:一是土地租金不是一次性付清,导致土地经营权没有抵押价值;二是出现违约时,一年一付租金所获得的土地经营权不能作为抵押品进行处置.为了解决土地经营者贷款难的问题,本文建议:把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为土地经营权担保贷款,将获得土地经营权作为申请贷款的前提条件,在评估土地经营者的沉没成本、经营方向、经营能力以及个人征信的基础上,引入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土地经营者提供担保;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度提高银行的盈利预期.只有在风险管控的前提下,充分激发银行的积极性,才能为农业生产引入资金,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7.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并有效发挥农业支持政策协同作用的问题亟待破解。基于相对剥夺视角考察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依据四川、重庆和宁夏共886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农地抵押融资可得性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群体异质性,揭示农业保险与农业补贴的协同作用。研究证实,获批农地抵押贷款有效降低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机制研究表明:获批农地抵押贷款可通过促进土地转入和改善家庭消费水平,进而缩小农户收入不平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补贴虽均对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产生积极效果,但与农地抵押融资并未产生正向协同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农地抵押贷款的收入不平等缓解效应对劳动力禀赋较薄弱、经营规模较大、职业类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户及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村庄更为明显。因此,以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助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应不断优化农地抵押贷款产品供给、激活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协同作用、增强支农惠农政策包容性。  相似文献   

8.
"资产主导型"与"关系主导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皆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细分为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资产主导型"模式主要以"集中连片土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标的物;"关系主导型"模式则主要以"群体信用"为基础、辅以"分散土地的经营权"为抵押标的物。在"资产主导型"模式的初期,政府可通过做市制度或财政补贴政策,加快农地租赁市场发育、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同时,发挥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有利于推动"关系主导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通过选取以农户为抵押主体的同心与平罗、以规模经营主体为抵押主体的明溪与枣庄这两对典型案例的对比,探讨农地经营权主体与农地抵押合约方式选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农地抵押中存在直接与间接定价的合约方式差异,且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这两类主体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抵押合约;当农户作为抵押主体时,采用组织合约的间接方式优于选择市场合约的直接方式;而当规模经营主体作为抵押主体时,以市场合约的直接抵押方式要优于采用组织合约的间接抵押方式。就此,提出考虑抵押主体差异、鼓励具有信息收集与定价功能的主体参与抵押进程、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和活化农地经营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方达  郭研 《财经科学》2020,(2):52-65
本文以马克思资本运动与农业地租理论为基础,构建以土地价值为基础、受资金供求影响,资本在农业生产和农村金融部门之间进行运动的模型,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农业剩余价值、农业利润率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部分农地经营权抵押试点省份数据进行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趋势、剩余价值率增长速度与农业利润率增速的测算与相关分析,认为农地经营权抵押对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农业利润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地,研究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认为贷款风险和土地经营权价值会对经营权抵押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结合现实情况,研究指出当前农地经营权抵押工作中面临政府担保缺乏可持续性、银行难以处理违约和农户贷款额度不足的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推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金融制度改革协同发展,在保持所有权和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分支,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均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撑。农户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投资人,其金融需求已经不再是小额消费融资,而是规模化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性融资需求。当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方贷款需求迫切,供给方也严格要求资金安全,供需主体存在明显异质性。基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发展现状与实践状态,跨期信贷约束所产生的影响已经逐渐形成,并且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基于此,立足供需主体异质性视角,探究在跨期信贷约束条件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存在的问题以及纾解的模式,以利于提高农村土地经营权变现率,降低信贷交易成本和经营权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笔者使用2012年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164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产权抵押贷款融资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户户主性别、家庭人口、土地面积、人均收入、社会关系对产权抵押呈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文化程度呈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户的年龄、供养比、经营类型、净资产、往返信用社便利程度、利率水平和利率期限则对其产权改革参与意愿无显著影响.以此提出扩大农户土地经营面积、提高业务透明度,匹配利率与贷款用途,加大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先,通过基于引入社会资本、抵押贷款参数以及Cobb-Douglas函数构建的社会最优贷款模型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其次,基于所有人、中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三视角,以及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所有人视角看,农户普遍缺乏合格的抵押品,抵押贷款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而社会资本能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规模;从中高收入群体视角看,较富裕的农户普遍能提供抵押品,有助于提高贷款的可得性;从低收入群体视角看,银行更关注农户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贷款中的作用大于抵押品,社会资本与贷款可得性呈正相关。目前,在中国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占大多数,在农户贷款合约中引入社会资本,将有助于农户贷款难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曹瓅  罗剑朝 《财经科学》2015,(10):82-91
根据客户经理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金融机构办理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客户经理对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评价较高;抵押品估值难易程度、处置抵押物收益弥补贷款违约本息程度、风险评估机构与体系是否健全、地方政府部门是否扶持、担保体系是否完善以及市场竞争压力大小是决定金融机构业务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还发现,信用记录、土地经营面积、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对贷款申请人获批贷款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结论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更多优质抵押物进入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中,鼓励良性竞争,完善金融担保体系,深化客户管理模式、进行客户信用评级,并建立规范健全的风险评估机构与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彻底退出农地实现完全的城市化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微观调查数据,考察农户收入对农地退出的影响及土地保障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样本地区31%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农地,农户收入水平越高农地退出意愿越低,农户收入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户愿意退出农地的概率下降5.2%。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农户收入水平会强化农户土地保障认知,进而降低其农地退出意愿。基于此,本文认为,城镇化过程中"一刀切"的土地有偿退出政策可能导致土地退出的逆选择,政府应当考虑农民异质性行为,妥善设计农地退出制度,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牟福田 《经济研究导刊》2009,(8):158-159,174
“9·11”事件之后,美国为刺激经济增长,信贷公司开始考虑那些甚至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并不断推出针对还款能力较弱客户的金融产品,次级抵押贷款就是其中一种。次级贷款的创新在提高美国居民住房福利的同时,也埋下了潜在的巨大风险。从证券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成因,最后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宋坤  徐慧丹 《财经科学》2021,(6):92-104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试点地区存在"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和"自下而上"市场主导型两种模式,且当前大多数试点地区均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来发展.本文重点关注抵押贷款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向市场主导型模式变迁的路径.结果 发现:(1)模式选择取决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给量,当农村金融机构接受度较低时,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反之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2)政府主导型模式下贷款易陷入"停滞"状态,且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意愿也偏低,该模式不具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文章进一步讨论政府主导型模式变迁至市场主导型模式的速度和路径,发现最优变迁速度随时间推进呈衰减状态且衰减力度递增,最优路径依赖于最优变迁速度且随变迁速度递增.最后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提出模式变迁的相关建议.除农村土地经营权外,上述结论与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其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快速上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该文应用杭州市某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影响当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是否为当地人、贷款价值比、期房还是现房、月还款额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还款方式、家庭收入和建筑面积.该文进一步应用不完全合同理论解释了结论背后的制度含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贷),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贷危机是指发生在美国的因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进而影响投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导致全球殷市剧烈震荡的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20.
农地抵押贷款模式的比较考察与我国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合作形式、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贵州省媚潭县、宁夏平罗县、重庆、山东等地也已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实践探索和实验试点。我国应该从修改完善立法,扫清农地抵押法律障碍;完善组织机构,组建农地抵押贷款银行;建立担保机制,创新农地抵押贷款模式;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农地抵押贷款程序;构建良好环境,培育农地抵押服务市场等方面入手,作为完善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