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两国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与摩擦.2008年是世界经济形势充满变数的年份,中国对日本经济依赖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对日经贸往来仍在中国经济稳定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日两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层面的高度依存.中日政治关系持续回暖,中日经贸相互依存关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杨建基 《当代经济》2017,(35):12-13
1991年中国与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在1999年以后,中越两国签订《联合声明》双边经贸关系从此确定,截止到2017年,中国一直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第一大商品进口国,中国排名越南的出口贸易额第四位.由此可见,中国对越南经贸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将检视中越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现况,除发现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经贸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且向着纵深等方向发展、结构不断优化、逆差显著增加、投资增长快速、跨境区域合作逐渐落实等特色,但与此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如双方出口商品品项过于集中、商务贸易严重失衡、边境经贸秩序混乱,导致许多经贸摩擦不断,等等,在梳理相关文献后,本文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以及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中国“入世”后,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而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4.
张锐 《新经济》2006,(11):32-34
上任不到两周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0月8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了匆匆的正式访问,其试图修复和搅热中日关系的强烈愿望溢于言表.尽管安倍造访中国的主旨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双方的经贸关系上,但在"政冷必然经冷"、"政热必然经热"的中日特殊生态关系中,安倍的中国之行依然在经济层面给人们制造了十分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沿线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阻碍,科技创新合作可以突破制度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与中国经贸往来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双方科技交流和创新合作的程度和领域也不相同。本文结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分别探讨了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合作增强双边经贸关系,并以白俄罗斯为例,在介绍分析中白经贸关系和科技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白之间科技合作由宏观国家层面向中观地方政府、行业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转变;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日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在政冷经热的环境下得到较快速发展,两国的贸易总额逐年递增.但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政治环境的恶化使两国经济贸易发展遇到了较大阻力.从中国国内来看,潜在的消费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会促使未来的中日经贸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日之间进行新领域的开发和合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缓和当前紧张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非州经贸关系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贸往来进入21世纪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贸易、投资以及其他经济合作上增长速度快、双边贸易依赖性增强。但在双边经贸关系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中非经贸关系的特点加以概括分析,探讨双边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改善与促进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剖析了日本的国家性质及其外交策略,批判性地否定了“政冷经热”的怪现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对日进出口贸易的新思维。即使是“政冷经冷”也不可怕.当前必须适当控制并减少对日进出口贸易,这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张锐 《新经济》2006,(11):32-34
上任不到两周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0月8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了匆匆的正式访问,其试图修复和搅热中日关系的强烈愿望溢于言表。尽管安倍造访中国的主旨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双方的经贸关系上,但在“政冷必然经冷”、“政热必然经热”的中日特殊生态关系中,安倍的中国之行依然在经济层面给人们制造了十分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0.
优化开放布局与“一带一路”建设存在高度互动关系和密切内在联系。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优化对外贸易布局方面,可以扭转进口与出口过度失衡,减少对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在优化对外投资布局方面,可以绕过欧美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壁垒,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在优化全球开放布局方面,可以改变对外经贸关系过度倚重发达经济体的状况,扩大面向发展中经济体的对外开放;在优化周边开放布局方面,可以夯实西北周边安全关系相对稳定地区的经济基础,缓解对东南周边经贸关系的过度依赖,减轻和避免政治安全冲突对周边总体经贸关系造成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梳理了2001—2015年15年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发展与格局的演变历程,并采用HM指数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长。2015年,马来西亚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对象,越南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对象。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这几年与越南的贸易额增长迅速。(2)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由逆差逐渐变为顺差,且顺差逐渐增大。(3)中国出口对东南亚国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但小于东南亚国家出口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非对称性显著。(4)地理区位、产业结构、关税政策等是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亚洲新兴四国印度、印尼、越南、韩国已经形成紧密的经贸联系,但一些原有的和新的障碍不时困扰着中国与亚洲新兴四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中国与亚洲新兴四国之间在经济上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又有相当的竞争关系,这都会对未来的双边经贸关系甚至地区生产网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及时调整双边或地区经贸制度构造,通过签署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地区可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上长期占领和统治越南的法国,在1945年闻名全球的奠边府战役中败北后,结束了它在越南当太上皇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曾占领越南,但在日本失败后,日本势力很快被重返的法国势力所取代。60年代初开始,美军侵略越南,法国势力又被美国取代,但法国企业界在越南的联系并未中断。之后,由美国主宰的整个西方世界宣布对越南实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法国才中断了与越南的往来,但在经济上对越仍暗暗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经济封锁失败后,法国以经贸往来为先导开始重返越南。乘越改革开放之机加强交往在美越战争结束后,法国虽然加紧重返越南的工作,但由于越南对法国在  相似文献   

14.
谢青  柳鹏程 《当代经济》2021,(1):120-123
中国和越南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毗邻,经济交流密切,是友好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其中食品贸易是两国经贸往来的重要领域.在食品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同时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两国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的购买行为特征,本文利用在两国首都北京和河内开展实地调查的数据,系统地对消费者食品安全购买行为进行归纳,并将其...  相似文献   

15.
中国陆地周边接壤国家共有14个,涉及数量多,差异大,竞合交织,形势复杂。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总体向好,夯实双边经贸合作是维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物质基础,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和平崛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时期,深化农产品贸易合作是周边各国的共同诉求,也是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和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同时我们还面临日渐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是进一步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需要,是使我国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对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应尽的义务。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主要是包括技术在内的商品贸易;而我们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是以经济合作为主、商品贸易为辅。不同方式和重点的经贸往来都是根据各国的国情、经济生活所需及参与往来的能力而确定。这种互通有无,互利互补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非洲国家经济贸易地位的提升,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经济联系趋向紧密,意味着发生经济摩擦的几率加大.最近两年,一些非洲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增长之势,成为一些西方舆论制造"中国新殖民主义"的口实.本文运用技术差距国际贸易模型,分析了中非合作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方面的动态变化,旨在为反驳"中国新殖民主义"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提示中国在合作中须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日韩三国经贸往来密切,但因多种原因,三国间尚未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打开了新局面。本文以中日韩三国经贸往来数据为基础,具体论述了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中日韩之间的关税承诺,分析了关税减让对三国经贸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使关税减让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有利于加强中日韩的经贸合作,对中日韩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应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的契机,改善贸易结构,扩大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往来,特别是加强与日本和韩国在高端产业链的合作,为下一步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做好充分准备及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主要体现在美国对华反倾销、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三个方面.由于美国对高科技出口的管制政策,美在华外资企业出口的增多、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美国出口的下滑和政治因素导致的双边贸易平衡问题是导致中美经贸摩擦的症结所在.对此,中国应主要采取妥善处理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积极应对中美贸易纠纷、大力发展"内需型经济",逐步改变过度依赖外需的局面、加快"走出去"步伐等政策.  相似文献   

20.
李欣睿 《经济导刊》2023,(12):59-65
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稳固拓展经贸关系,符合中欧双方长远利益。近年来,受中美大国博弈、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加之部分国家对“贸易平衡”的过度追逐,欧盟与中国的误解、分歧有所加深。为稳固拓展中欧经贸关系,应积极利用现有机制与渠道、对不同成员国采取有所区别的经贸政策、通过多领域交流寻求最大共识,寻求中欧经贸关系回暖并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