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投资基金时会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等各种指标,基金管理人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是基金超额收益的源泉,本文试图对我国价值型与成长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模型进行评价,从而为投资者的基金投资提供一定参考.只有基金管理人选择适当的证券和适当的时机进行投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基金自身的业绩  相似文献   

2.
邓子威 《时代经贸》2012,(6):225-225
人们在投资基金时会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等各种指标,基金管理人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是基金超额收益的源泉,本文试图对我国价值型与成长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模型进行评价,从而为投资者的基金投资提供一定参考。只有基金管理人选择适当的证券和适当的时机进行投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基金自身的业绩。  相似文献   

3.
基于Ward分类方法的四指标修正选股择时模型对不同投资类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差异,以及证券市场行情对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的影响和持续性所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型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较强;证券市场行情好时,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显著提高,并且选股能力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罗福立 《经济论坛》2012,(2):106-107
本文运用T-M和H-M模型对2010年63只阳光私募基金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具有选股能力的基金只占小部分,大多数基金不具备选股能力;除极个别基金具有择时能力外,其他基金并不具备择时能力,并且一些基金由于较差的择时能力反而拖累了业绩.  相似文献   

5.
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是影响基金投资绩效的决定因素,基金绩效分解的基础理论模型包括T-M模型、H-M模型、C-L模型和HM-FF3等模型。运用上述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进行绩效分解实证研究表明,对于样本基金而言,无论是股票型基金,还是混合型基金,总体上具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基本不具备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2年,我国内地首只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设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指数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设计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优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品种开始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科学选取6只样本基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绩效评估方法,对样本基金的拟合程度、跟踪误差、风险调整后收益、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7—2010年间数据,对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总体绩效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股票基金的业绩表现极不均衡,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参差不齐,但选股能力或者择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各混合型基金的绩效分布都较为接近正态分布;我国债券型基金的业绩表现基本稳定,并没有随着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而表现出明显的好与差,其风险收益均大于与市场同风险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但是这种优势并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评价是基金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对选股和选时能力的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T—M、H—M和C—L模型是评价选时和选股能力的三个经典模型,本文在此基础上得到T—M—FF3模型,通过选取6年中14只开放式基金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模型设定予以改进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具有较强选股能力但选时能力不显著,说明我国基金管理行业的专业水平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建议从通过完善市场制度以及加强基金业人才培养两方面加强基金行业的建设,以增强基金的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对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进行研究,在得出基金波动的下行风险价值的基础上,应用修正夏普指数(RAROC),并结合基金择时能力、选股能力及其他传统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风险价值可以很好的评价基金下行风险,克服了传统夏普指数对风险高估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型基金无法保证获得可靠稳定的超额收益,基金经理需要改进投资策略,但股票型基金未来仍然是投资者获取高收益的重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于基金经理人,市场收益择时能力和波动择时能力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随着公募基金越来越受关注,如何专业而又科学的对公募基金的绩效进行评价和衡量则成为很多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将深入研究中国基金从2006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13日期间公募基金的市场择时能力和波动择时能力的联合效益,通过构建市场波动模型(Busse,1999)和联合效益模型(Chen和Liang,2006)来分析时序数据,并对基金的市场表现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