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泽建  莫倩 《技术经济》2023,42(2):31-41
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乃至创新投入不足问题,但政策作用机制尚不明晰。选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物医药产业,采用2011—2020年沪深A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数据,以2016年实施的专利质押融资试点进行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对生物医药企业绩效的影响及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专利质押融资对生物医药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并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即专利质押融资政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物医药企业绩效水平。(2)异质性检验表明: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对非国有生物医药企业、大型生物医药企业绩效水平的影响程度更高。(3)进一步分析表明:有形资产比重高低对专利权质押融资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不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中国目前存在的有关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效力的争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对如何准确地落实中国的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乐菡  黄明  李元旭 《经济管理》2021,(12):132-149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人才政策是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有力工具之一。本文以2010—2018年全国280个城市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多维度、稳健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人才新政"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绩效,但不同政策工具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其中保障型政策的创新绩效最高,而奖励型政策的创新绩效最低;在政策贯彻落实方面,数字化平台应用、发文部门数量、人才新政传导层级对"人才新政"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人才新政"通过改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调整人才结构的路径影响地区创新绩效。通过城市异质性分析发现,"人才新政"存在马太效应,即政府支出及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的东部地区,"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越显著,及时校正现行的"人才新政"有利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最后,通过政策工具的异质性分析给出优化方向,东、中、西部地区应分别着力于保障型、发展型及奖励型的人才政策导向;高政府支出的城市出台发展型政策的创新效果要优于奖励型和保障型;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城市出台发展型政策的创新绩效要优于保障型政策、奖励型政策。  相似文献   

3.
4.
汪克亮  姜伟 《技术经济》2022,41(10):109-121
在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方向。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8年262个地级市数据,将“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实施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科技金融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与水污染相比,科技金融政策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更为明显;其次,从城市区位来看,科技金融政策对于东部和北部地区的环境治理效果要优于中部、西部和南部地区;从城市等级来看,科技金融政策对于高等级城市具有更为明显的治污排污效果;最后,中介效应分析表明,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规模是科技金融政策改善环境的有效路径。此外,科技金融政策实施对于邻近地区的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果。上述分析首次尝试将环境污染纳入到科技金融政策的评估框架中,丰富和完善了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有效地回应了学术界关于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和环境治理的争论,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徐霞  蔡熙乾 《经济管理》2021,43(11):176-192
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既是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手段,也是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6年的数据,以2011年底实施的电子政务县级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为依托,采用倍差法评估了电子政务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子政务县级试点建设有利于降低试点地区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提高试点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同时,电子政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为抑制投资过度,并且受地区市场环境、企业内部控制好坏以及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政府行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方面的文献,也为利用电子政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而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6.
张华 《经济管理》2020,42(6):25-41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政府自2010年开始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准确评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果,对于进一步推广这一试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相对于样本均值降低了约1.05个百分点,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西部城市和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子样本中更加显著。从动态效应上看,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出现在试点后的第一年到第四年,而在试点后的第五年和第六年消失。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降低电力消费量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等途径抑制碳排放量。本文研究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规划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构税收中性、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财税[2018] 70号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企业ESG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ESG表现,有利于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试点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发企业绿色动能转换,提升了企业ESG表现。这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不仅具有减负纾困效应,而且具有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绿色激励效应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期末留抵税额负担较重的企业中。因此,建议利用多策组合汇聚合力,不断增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多税共治提高政策协同度,充分释放组合式减税降费效力;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提高政策匹配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9.
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由此引发对该政策效果的讨论。为评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对相应领域的促进效应,以湖北为典型对象展开事件研究设计,基于2016—2019年季度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的推动效果。结果表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的确能显著推动所处领域的当地产业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通过创新投入扩张的中介机制,该政策对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出的促进效应最大,其次是金属冶炼设备和金属切削加工业。基于创新载体功能定位,发现创新中心建设能有效激励创新活动,服务于区域内先进制造业核心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6,(11):70-82
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减税能否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亟待研究。本文利用2009年增值税改革的政策冲击,基于微观数据考察增值税税率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为理解减税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提供了微观基础。研究发现,减税不仅可以提升短期总需求,还可以在长期内改善供给效率。具体而言,降低增值税有效税率短期内会刺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效果对于私营企业、中西部地区和非出口企业尤为明显;同时,减税可以提升供给效率,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和出口企业的资本和劳动产出效率明显增强。本文对于制定稳定经济的减税政策乃至具体的减税方案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所带来的制度环境变革对企业技术水平的作用机理,依据2009 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期DID经验验证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在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支持产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增加了企业对先进知识的发现、获取、转化和运用能力,这加强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带动周边地区企业的技术进步。上述结论说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有助于企业将先进技术“引进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且能够促进企业吸收高技能人才,有效运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政府在支出和收入两个方面实行多种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利用2015-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检验了政府补助和减税降费对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助力度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呈正向激励,实际税费负担率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呈负向激励;第二,政府补助力度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实际税费负担率则仅对高端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第三,政府补助力度对高端、中端和低端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产生促进作用时的门槛值分别为5.78%、13.14%和20.35%,实际税费负担率低于1.24%的门槛值时对高端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会有所缓解,但对中端和低端制造业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建议总体上提高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政府补助力度,降低企业实际税费负担率;针对不同层次的制造业,应逐步减少低端制造业企业创新对政府补助的过度依赖,重点降低高端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税费负担,提升政府补助和减税降费对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基于2009—2019年我国2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揭示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通过推进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进而降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异质性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资源型城市和中东部城市的碳减排效应更明显。据此提出了优化生态文明示范区政策、加强绿色创新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等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罗珏 《经济研究导刊》2013,(15):151-154,175
探讨运用企业财务信息对企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传统评价模型的一些缺陷,然后建立新的企业生产效率评价模型,并给出模型分析示例。  相似文献   

17.
18.
王为东  张钰 《经济论坛》2022,(11):139-152
随着绿色低碳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外部环境政策或将对当前积极响应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提升劳动报酬占比产生一定冲击。基于中国2005—2020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深入探究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薪酬体系存在一定差异,有明显的异质性。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提升非外资企业,中小企业以及低碳行业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3)低碳城市建设通过同时降低企业员工平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加员工人数影响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总体结果反映面临外部环境政策,大部分企业选择压缩劳动成本,而非提升技术与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众小微企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实体经济的实力,我们应该继续积极优化完善当前的结构性减税制度,适当地减少小微企业的税收支出,减轻其税收负担,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使其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生产经营,从而鼓励众小微企业的发展。文章就对小微企业结构性减税政策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