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十八大的召开为新一轮经济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深化了改革细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将结合十八大及十八届三种全会中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研讨和分析来具体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29日,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区域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中心(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监测与分析软科学研究基地)主任邓宏兵教授当选为专委会主任委员,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任晓莉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刘乃全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黄寰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的荒漠化,西北干旱问题,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效率,农地产权问题,农地高效配置与保障功能问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台湾农地改革与制度变迁,城市用地扩展,城镇土地持续利用,收益地价与市场地价,土地寻租中的“法人——代理”,土地估价师,长江三角洲的土地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为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的出现和蔓延。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尽管各地区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和融合在一起,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并未出现各地“匀质”的趋同特征。相反,地区经济的发展依赖创新的特点更加鲜明,从1996—2005年的10年考察期中,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企业》2006,(1):94-94
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经济地理学、产业布局学、区域经济学三个阶段。在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成为一门完备的学科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目前,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区域经济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历史使命的不同,其研究的重点也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均收入差距大,区域之间的经济也存在差距较大的现象,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危害重大。本论文中首先介绍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原因,之后从两个方面对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2006年到2010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程将迈出实质性步伐。重划经济区域,将我国的经济发展置于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双重指导下,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9.
10.
刘超 《价值工程》2009,28(1):154-156
成功的区域经济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创新能力,这也成为企业在区域经济中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为区域经济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社会资本概念体现了区域创新中多个主体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一特性,它对区域创新的形成与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林  李萍 《价值工程》2010,29(13):233-234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史入手,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在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了今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是组织研究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经民政部(民社批[1990]15号文)批准,具有全国性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学会正式成立1990年2月。首届会长由已故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同志担任,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蒋一苇、桂世镛、王梦奎、邓鸿勋、芮杏文、周叔莲、李京文等同志被聘请为学会顾问。现任学会会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  相似文献   

13.
14.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成果的高速增长,产品科技含量高密化;科技新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开发速度加快;科技创新与生产密切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比重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区域化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区域作为在一定地域内将物质资源和资金、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的综合体,是构成我国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面临着新一轮的政策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点在于:要始终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同时积极推动东部地区转型升级。未来,资源丰富、城镇化潜力巨大的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将接力东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一、分析方法 巴罗和萨拉-伊-马丁(Barro,Sala-Martin,1990)提出新古典模型中一个经济的变迁增长过程可以表示为: l/T·log(Yit/Yi,t-T)=xi+log(Yi/Yi,t-T)·(l-e-βT)/T+uit(1)式中:j指某一经济,1为某一时点;Yit为人均产出(也可以是人均收入劳动者人均收入等其他经济指标);X1为稳定状态的人均增长率;Yit为t期有效工人(将所有的工人数折算成拥有技术的工人数)的人均产出;Yi为稳定状态的有效工人的人均产出;T为观察期的长度;β为…  相似文献   

18.
2017年2月26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共同发起举办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首届论坛会议以"区域发展: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为主题,就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思路和对策,适应新形势要求,优化区域开发格局,深化区域合作开放,推进区域创新,促进城乡区域联动等经济与区域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是区域经济领域的一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盛会,对于深化促进区域协同协调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政策研究与实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经济为样本,以1978至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资本投入、技术进步角度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并对缩小区域差距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应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