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30个省份1995年—200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对碳排放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Kaya方法对碳排放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并且存在较强的排放惯性。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是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基于上述,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很多,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相对关联度求出了各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得到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而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进而使用脱钩理论分析了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脱钩关系,得出他们之间逐渐脱钩的趋势,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的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较小的结论。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发展低碳城市、调整产业结构等相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深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1960—2010年的时序数据,结合环境学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建立定量分析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估计方程,采用ARDL法估计的结果表明,金融深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中国金融深化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反而降低了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长期来看,我国的碳排放主要由收入、能源消耗和贸易开放度决定。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BM模型对1995~2009年我国28个省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多数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在0.51~0.57,处于较低水平,且部分地区差异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省市的进出口贸易与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对于大多数省市来说,进出口贸易促进了碳排放效率的提高;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加,碳排放效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因此,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格局,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是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人口、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以及经济发展等五个角度,分析影响山东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山东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趋势做出综合性评价和判断:山东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高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阶段,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需求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趋势短时期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山东省应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注重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途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为占据碳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定价权成了各国之间争夺的焦点。文章基于碳排放权及其交易市场的特征,从金融市场视角分析碳排放权价格的影响因素:一级市场中,主要表现为减排目标、减排技术、管理成本以及市场风险等;二级市场中,主要表现为能源价格、预测价格水平等。并从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价值估值方法、碳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和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建议,籍以提高我国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定价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呼唤也日趋强烈,因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其结果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排放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损害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反思经济增长模式有一定意义。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损害的时间序列关系,可发现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增长仍为粗放型,面临较大碳排放压力,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STIRPAT模型构建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回归方程,利用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研究货币信贷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存在的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并对空间异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信贷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货币信贷、对外开放、能源消耗结构、能源强度、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对于二氧化碳排放均存在关于环境规制的动态门槛效应;货币信贷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空间异质性,高碳排放地区货币信贷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更为显著的倒U型曲线.因此,建议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并且针对不同区域定制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运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分析出口贸易的规模变化、结构变化与国内增加值率变化对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中国的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呈现明显增长现象,出口规模扩大是推动中国出口行业增加值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与增加值率变动均产生了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阶段EBM-DEA模型和GML指数,对"十二五"期间中国30个省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全面、动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趋势,区域间差异明显。通过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政府扶持、人口密度等环境因素对中国水资源的效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动态分析表明,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主要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效率的下降对其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据此,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对未来各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放条件下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取2001-2006年36个工业行业的数据,检验了开放条件下影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因素,结果发现同行业外资的进入、下游行业外资的进入、研发程度、环保人员、出口交货值以及资本劳动比都可以显著的影响排放强度。但在子样本的回归下,影响程度差异则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1995年~201t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全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区域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发现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在不同地区间存在着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是线性递增的关系,而在其他地区,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由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越过了拐点,所以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化不会促进二氧化碳排放.无论是全国整体还是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不过其拐点很低,所以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增长会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工业化是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能源利用效率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以陕西省为例,对其1978—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向量误差修正估计表明,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将以19.22%的调整力度拉回均衡状态。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只存在由经济增长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并且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5.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传统做法是依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行要求所有的排放源做到统一减排。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简称限额交易)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行政命令的做法,但允许排放源之间自愿买卖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有节约减排成本的优点,然而在欧盟和美国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争议。总结梳理限额交易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及美国和欧盟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二氧化碳限额交易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210个主要地级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模型测算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分析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城市能源效率变动趋势呈现四个较为明显“倒U型”特征,城市间差距扩大转折点出现在2000年左右,而地区间城市差距存在一定的趋同性。最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及其他政策因素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说明应区别对待不同因素在不同情况下引起能源效率变化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协整方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1994第1季度至2007年第4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出口额、进口额、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外汇储备主要受出口、货币供应量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资本外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并且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因此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1982~2000年的资本外逃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初步构造了解释模型,然后通过SS统计软件的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到最佳的检验模型,并且在结论部分还提供了一些解决我国资本外逃问题方案。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活跃了中国资本市场,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段,结合中国利用外资最新发展情况,选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利用外资主要受到汇率、出口变化率以及GDP变化率变动的影响,其中汇率和GDP变化率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是正方向的,出口变化率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是负方向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股票市场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有1400余只公司股票上市,市价总值最高近7万亿元,流通市值最高也近2万亿元,股票投资日益成为个人和机构的主要投资工具,股票价格的波动对居民和公司的资产变动的影响日益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通过宏观因素、经济周期和微观因素、资本供求等方面来对决定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