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4):183-184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工作对于嘉兴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就是充分利用特色小镇的优惠政策,打造若干承载新兴产业发展新载体、新平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建设若干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区块,推动嘉兴生态化和时尚化发展。本文就嘉兴市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培育特色小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空间交易费用和产权配置相关理论,构建特色小镇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以杭州市"互联网+"特色小镇为例,应用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来分析特色小镇,得出特色小镇在降低空间交易费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效果,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特色小镇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及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鼓励农民就近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总结国内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分析中国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建特色小镇需要注意的客观因素,如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小镇的政策建议,如因地制宜地推动产业做特做强,实现统筹布局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依托地域特质打造特色景观风貌,创新体制机制多样化制度供给等,对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是践行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海南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以马术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小镇,选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海南农垦神泉集团有限公司响水分公司海燕片区,主要以马术资源为核心,致力于旅游、度假、体育、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凸显马术文化特色,大力促进马术文化的传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海南马术文化特色小镇应充分融合政府、企业的资源,充分发挥协同优势,打造海南马术文化特色小镇的最优发展模式,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海南马术文化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集思广益和统筹规划,才能真正实现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的小镇,是集旅游、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建设为一体的,国家在新时代下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就是在目前的政策情况下,探讨保定市建设特色小镇的有利形势和如何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河北省特色小镇以其特有的生态魅力和生态环境优势,可以吸引京津高端要素集聚,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并可持续发展,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战略机遇。本文明确小镇内涵、外延的研究与科学界定,结合河北省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培育现状,从规划引领、产业培育、运营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有效对策,探讨怎样把特色小镇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结合起来,互促共进,以期助力传承河北历史文化,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特色小镇尚处于培育复苏阶段,亟待摆脱文化内涵缺失与产业群落凋敝的桎梏。首先,回溯了特色小镇发展的历程,明确了其文化印记与产业逻辑;其次,剖析了特色小镇的创建误区及"文化源"与"产业丛"耦合共生下,依靠"文化自觉"、"产业自觉"强化特色小镇的内生自组织能力的破解途径;再次,梳理了特色小镇文化与产业的多维共生空间;进而,构建了特色小镇"文化源"+"产业丛"的耦合动力机制,提出特色小镇的构建要与"文化源"相契合、与"产业丛"相呼应,重构生态系统代谢机制、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套机制、要素资源整合机制,确保特色小镇持续进化的生命力;最后,展望了"文化源"+"产业丛"作用下特色小镇进路方向,即"三生融合"的新型乡村。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地产》2023,(8):21-25
疫情之后,小镇作为独立的社会“单元细胞”功能更为凸显,客户对于小镇的产品需求也更为明了。从发展的角度看,小镇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尤其在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后,面临着行业的诸多不确定性,在没有经验参照的情况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未来发展方面,国内小镇运营商可以更多的借鉴日本、欧洲等地区小镇发展相对成熟国家的发展模式,不断深耕自身产业要素,并契合时代发展,提升专业化水平,只有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模式,才能在特色小镇的行业道路上做到可持续。经过“野蛮生长”和“三年沉淀”后,特色小镇不但没“凉”,反而第二波“春天”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9.
周云  史亮  陈亚男  叶青  王燕萍 《价值工程》2021,40(30):69-73
以大运河文化带苏州特色小镇调研为基础,阐述了目前影响特色小镇运营与带动地区经济有效转型的主要因素,并就大运河穿镇而过的四个特色小镇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文旅产业特色和效果的分析,并就进一步促进特色小镇的文旅产业效益的有效提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熊瑶 《价值工程》2022,(16):24-26
产业转型升级是现今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由传统中小型产业聚集区,其转型升级道路尤为艰难。本文以湖南省特色工业小镇——株洲市芦淞区白关服饰小镇为例,通过对小镇服饰产业的发展与研究,讨论其转型升级的方法与路径。研究认为:现阶段,白关服饰小镇面临着生产配套滞后、高端服饰人才缺乏、原创品牌附加值低,龙头企业缺乏等问题,完成白关服饰小镇服饰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在塑造产业核心、延伸产业极核、强化配套支撑等方面作出努力,全力推进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千亿级纺织服饰功能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中国时尚服饰小镇”名片。  相似文献   

11.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缩影,既可以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各种困惑,也可以通过建设特色小镇来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河北省城镇资源优势显著,大力发展特色小镇建设既是河北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捷径。本文针对河北省的城镇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特色小镇以产业建镇的创建初衷,有可能被一哄而上的"千镇一面"所取代。因地制宜地开发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文化脉络,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还能够在市场条件下转化为文化资本,形成产业聚集优势。文章建构了以特色小镇发展理念为经、以文化资源产业化特点为纬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南省4个特色小镇进行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艳丽 《价值工程》2019,38(27):1-4
健康产业小镇随着时代发展的驱动和特色小镇概念的不断完善,逐渐被政府决策部门、产业研究者和商业资本运营方所关注,在相关方面推动力量不断强化作用下,健康产业小镇也开始进入快速运行阶段,本文从海南省健康产业小镇发展的概况出发,探讨在乡镇振兴战略背景下海南省健康产业小镇发展在政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驱动力,从而为健康产业小镇规划和建设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必须紧紧依靠"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特色小镇培育建设的全过程。应着力实践培育目标的创新、产业产品的创新、运作模式的创新、制度供给的创新、考核机制创新。着力把握外部协调和內部协调的各方面关系。着力推进特色小镇的产业的绿色化、信用绿色化、生活绿色化、环境绿色化、制度绿色化。着力推动视野的开放、资本源头的开放、平台的开放、工具的开放、智力资源的开放。着力体现创新生态系统的共享性、政策服务的共享性、居民共同体和周边居民和更广泛人们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7,(33):222-2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镇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突出城市文化内涵,是现代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城镇规划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着"千城一面"的现象,如何依托城市文化底蕴,凸显城市文化特色,是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践,从城市文化视角切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寻求有效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特色小镇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开始面临发展定位同质化、模式单一化等问题,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然成为业界热点。产业作为特色小镇的核心,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对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苏州市震泽镇作为案例地区对其产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试图量化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进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运用金融创新理论、 资本运营理论和企业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从宏观政策到微观运营、 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评价,以大熊猫国家公园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制建设为实证,力图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本运营实践的最新成就反映在课题研究中,实事求是地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本运营的现状、 所存在问题,研究和创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本运营创新理论,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后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理论、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生态价值管理理论等,探索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本运营方案,研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股权众筹的方法和路径,提出解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由家族式合伙经营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事业合伙人制,即为了填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本运营的研究空白,也为了实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由项目产品经营向资本整合运营的内生驱动跨越,以至于成为承担地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有益于丰富和发展企业管理体制与企业治理机制的双向融合,对于完善企业资本运营理论、 金融创新理论和企业治理运行理论,也会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8,(8):13-15
为了更好的推进国家发展特色小镇的政策背景,本文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基于全国大力发展特色小镇规划大背景,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本文以大连庄河兰店乡集镇的规划设计为例,依据北方城镇发展特色,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把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和发展模式作为研究重点,完善兰店乡集镇的基础设施配套,高效的促进集镇的产业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一个适合集镇发展的空间形态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9,(31):205-209
结合镇域资源,潭门镇政府和规划建设者提出紧抓千年古渔镇渔业文化这一最大品牌,打造潭门渔家风情特色。特色塑造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一是强调"产业支撑、文化展示、风情体验"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二是空间布局上合理设置功能区域;三是在物质环境设计中充分挖掘海洋文化元素并以符号的形式再现于小镇空间;四是注重对赶海节、放海灯等体验项目的开发。真正做到对海洋文化的资源开发的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结合,营造出具有浓郁渔家风情的小镇环境。  相似文献   

20.
孟雷  付铁山 《价值工程》2019,38(31):43-44
作为体育大省与强省,辽宁正在积极打造全国知名的特色体育小镇,加快特色体育小镇的规划建设,注重对特色体育小镇的推广与宣传。辽宁体育小镇的发展建议是: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围绕"体育+",打造特色产业;专而不泛,独创竞争优势;依托体育,带动脱贫致富;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