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信息产业演进的表现形式。信息产业的演进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其中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信息产业的演进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即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演进的各种因素。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这样的高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演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需求、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应对策,即制定统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动信息产品商品化;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开发,培植龙头带动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信息产业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刘立华  白丽 《商场现代化》2007,(34):351-352
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管制环境的变化。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信息产业的管制方式,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入。如何利用信息化来促进传统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临沂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临沂市为例,探索适合临沂市的信息化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途径。通过实地走访临沂市物流产业园区,分析临沂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信息化对临沂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鱼骨图分析法对制约临沂市信息产业和物流产业深度融合的因素进行剖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实现临沂市信息化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孟校臣 《中国物价》2014,(6):63-65,76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基于1997、2002及2007年的该省投入产出表,利用各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来定量地分析近十年来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动态发展关系,通过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在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拉动作用,其中信息制造业在这十年间发展较快,至2007年全省信息产业以信息制造业为主、信息服务业为辅。文末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信息产业整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网融合与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三大产业融合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融合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把产业融合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讨三网融合与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关系,得到三网融合可以促进形成新一代信息产业和提升其竞争力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高渗透性、高附加值等多重经济特性。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对促进文化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上海市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程度,得出在2010年前,上海市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处于产业失调阶段;在2010年以后,两产业达到产业低级协调阶段,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最终文章对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四川省统计局编制的2007年四川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重新编制2007年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四个部门的四川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四川信息产业与三次产业间的产业关联度和波及效应度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信息产业对三次产业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四川省农业对信息产业的需求较少,农业亟需信息化、科技化发展;信息产业已列为四川省的主导产业,但未成为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8.
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是两个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不仅会带来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而且对于优化信息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以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研究福建省信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融合关系,对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的信息化投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的关系入手,在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法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信息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经验,促进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产业优化升级能够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低,核心产业基础薄弱,信息人才匮乏。黑龙江省应采取的对策是:制订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规划,提供多方面政策支持;加快建设信息产业园区;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机遇,推进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大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1.
谭昊 《商》2014,(43):265-265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却与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光电子产业将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区作为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聚集了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光电子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对国的光电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对武汉光电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对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息产业内部子产业间的关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信息产业内部结构和子产业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利用1995-2006年间信息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各子产业销售收入的对数增长率特征、相关系数矩阵、含滞后项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信息产业内部子产业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从产业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两岸三通大背景下,从战略规划、投资环境、合作、交流、创新、人才、信息平台、标准化、产业对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方向。指出:闽台信息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关键在于福建省如何把握信息产业发展规律,从我国信息产业总体布局出发,选择既满足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又能够走出一条具有海西特色的高水平合作之路。当前情况下,闽台信息产业合作先行区应该把信息设备制造的技术创新放在优先位置,更应该把软件业、电子商务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合作创新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业的规模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剖析了信息产业面临的问题和现阶段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整理得到包括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在内的五部门投入产出表并计算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对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分析,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旅游产业发展融合化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青 《商场现代化》2009,(25):124-125
进入新世纪以来,产业间的融合在不断发展之中,这种现象也存在于旅游产业。因而本文从产业融合的涵义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范围和方式。最后以旅行社业为例,分析了在信息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旅行社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家纺织产业振兴规划对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战略指导,从技术进步、产业融合以及企业并购三个方面来讨论我国纺织业的升级之路。通过改进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工艺,使其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企业信息化,实现纺织品设计制造、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通过企业并购淘汰落后产能。改善产业环境,扩大核心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相似文献   

18.
陕西纺织产业曾经有过鼎盛的时期,近些年来,陕西纺织产业出现了衰退的现象。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陕西纺织产业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陕西纺织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进而提出一些振兴陕西纺织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WTO和配额取消的双重背景下,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态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竞争优劣势。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竞争优势有逐年下降的隐患。为了有效促进该产业健康、长远发展,必须克服劣势,增强优势,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胡建绩  王佳 《商业时代》2007,(35):10-11
本文以产业结构和人才的适应性关系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产业贡献与人才投入之间的密切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设计产业贡献-人才投入矩阵。以浙江宁波市的数据验证了该矩阵实用性,并根据矩阵图所表现的产业和人才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