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集聚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密切相关,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本质是不同区域的经济集聚程度发生了变化,是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的统一。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是地理区位和政策影响下的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的统一,经济集聚在该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地理区位和政策通过经济集聚间接发挥作用,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引起区域的经济集聚与扩散现象。促进经济集聚(扩散)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集聚的重要途径。在一体化和经济集聚基础上,加强城市群与发展轴的相互耦合,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引导"的区域发展新空间拓展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资源已成为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并愈来愈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推动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之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必将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点。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发展,以促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创新又一定是以特定的地域文化为背景的,文化创新是区域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以促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经济向高收入水平迈进和突出城市群竞争的背景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需突出空间的力量有机聚合体制变革、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向都市区经济迈进。这一转型,在空间上强调极化空间与密度经济,在产业上注重创新经济与现代产业体系,在政策上突出城市中心与经济一体化。强县经济向强市经济的跨越,是区域经济发展自然历史过程和区域政策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华市要完成这一转型,需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以共建、共荣和共享,削弱县际分割效应,做大都市区经济规模,做强都市区经济密度和推动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2017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区域经济研究的新导向、区域创新驱动机制与政策、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与开放战略、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模式、区域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反映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强大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构建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是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格局,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基于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协同、整合各地区创新系统及其发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结构框架可以表达为要素、空间与环境、子系统组成的三维矩阵。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地区间创新功能的合理定位与创新战略匹配;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从区域一体化出发的创新政策体系与政府行为;创新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现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进经济和要素的集聚;深化产业分工和跨地区产业联动;推进企业生产模式、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型;强化共享性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因现实问题的变化而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当前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形成了东、中、西、东北地区等"四大板块"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的完整战略格局。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以及基础条件变化的累积性效应将给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变化带来新影响,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7.
入世与提高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5年的艰难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个成员。此后,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如何适应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调整地方产业发展战略,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入世对我国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1、中国现有区域产业格局将受WT0冲击而重新洗牌。中国现有的区域产业格局,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设计”出来的,或者是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政府保护下而形成的。加入WTO后,将要逐步消除政府的保护,一切都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产业的发展要在全球经济大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2017年12月9日在厦门召开的中国区域经济高峰论坛旨在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研讨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格局的变化。与会专家围绕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城市群与区域创新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2017年12月9日在厦门召开的中国区域经济高峰论坛旨在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研讨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格局的变化。与会专家围绕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城市群与区域创新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双循环”背景下,创新仍然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五大城市群面临着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突出,区域发展非均衡程度较高;核心城市引领性不足,区域产业同质问题突出;国际局势影响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较低以及知识流动程度较低,企业创新实践能力较差等突出问题。在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急需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结合我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发展现状和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中国一个继往开来、亟需转型突破的时代——中国在全球化产业链中需从“制造中心”转为“创造、创新、创意中心”;这也是一个中国的核心竞争力需从“人口”转向“人才”的时代。对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海归来说,这还是一个“新人才、新机遇、新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正>沈建忠会长指出,在以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新常态转型过程中,企业要用新的视野来审视转型中的各种变化,调整心态,凝聚力量,推动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2015年4月9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新常态新视野"为主题,来自全国29个省、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协会理事、主管部门领导和地方物业管理协会负责人等7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新特点新面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将会以崭新的面貌,为中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贡献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纽约,纽约     
《中国新时代》2010,(2):102-106
纽约,既是美国艺术的圣城、国家活力的“晴雨表”,也是人口过剩的国际化城市兼美国的经济之都。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座绰号“大苹果”的——纽约!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年代。据专家预测,现在每五年人类的知识就要翻一番。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组织必须培养应变能力,培养新技能,采取新态度,提高学习力。因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31日,长安汽车全新品牌战略在北京正式发布。包括企业品牌标识、主流乘用车品牌标识、商用车品牌标识以及公益品牌标识的四大品牌新标识,在万众瞩目下震撼登场,长安汽车迎来了企业发展史上最宏大的品牌盛典,标志着长安汽车品牌战略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系列专题研讨综述近年来,审计署社保司紧紧围绕审计署“二十字”工作方针和社保审计工作目标,在署领导的关怀和社保审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保障审计有了新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开展了对中央社保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全国社保理事会的审计调查,组织了13个特派办对12个省(区)1个市财政投入与管理的社保资金的审计。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初步摸清了社保资金的总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全面开创社保审计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主要做法是:1、署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明确指示为社保审计工作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及其管理带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形势,这就是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决定》为这场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需要新的粮食安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用新的粮食安全观看待粮食问题最近,有两大事件引起人们重新思考原有的粮食安全观:一是全年粮食产量有可能跌落到9000亿斤以内,预计为8700亿斤,比上年减产400多亿斤。这是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5年减产,2003年粮食产量预计比最高年份产量10246亿斤减少了约1540亿斤。二是下半年以来特别是9、10月份,粮棉油以及猪肉、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在较大范围、一定幅度上涨。粮食减产和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以及粮食问题的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粮食安全不存在什么问题,政府对此不必过分担心;而另一些学者认…  相似文献   

20.
New Pedagogy and New Content: The Case of Statistic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tatistical education now takes place in a new social context. It is influenced by a movement to reform the teaching of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in general.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ing nature of our discipline demands revised content for introductory instruction, and technology strongly influences both what we teach and how we teach. The case for substantial change in statistics instruction is built on strong synergies between content, pedagogy, and technology. Statisticians who teach beginners should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with chang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spirit of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s to statistics should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n lectures and on probability and infe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