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建筑的概念也逐渐被应用到日常的建筑设计中.针对目前多数民用以及商用建筑,已经开始践行绿色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囊括的内容和范围很广,包含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方面,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通过节源节能,缓和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绿色低碳"已成为建筑设计的热点,旧工业建筑改造实现"绿色低碳"尤为重要。应从生态恢复、节能供能、绿色建材等方面利用绿色低碳的理念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设计,实现旧工业建筑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节能高效、环保、舒适、健康的绿色建筑已成为人们对建筑产品的最新诉求。通过文献检索与调研分析,针对绿色建筑发展背景进行相关研究现状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归纳出目前适用性绿色建筑实践技术应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指出了未来的绿色建筑发展变化趋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将是利用绿色建筑打造的,将集生态、资源、水源、能源、交通、环境与功能各方面绿融合绿色建筑理念及技术实践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绿色城市是城市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的高品位城市,"新都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型城市"是绿色城市重要的思想基础。绿色城市顺应绿色文明的时代潮流,充分融合后现代理念,已经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外城市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空间、新能源利用以及城市规划和建设等领域的努力和成就,为中国绿色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发展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当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能源压力过大,对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影响。而绿色制造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有效降低污染,缓解能源压力的科学制造方式。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通过构建科学的绿色制造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我国各行各业,以此来促进我国制造行业现代化。本文通过对当前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建筑行业应该充分发挥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法,指导建筑建设事业走向深入发展和整体提升的阶段。本文立足于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对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进行了研讨,说明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对于建筑施工整体和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结合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供了建筑施工中体现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措施,希望达到对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树立和强化有启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建筑材料是建筑的载体,我们必须研究开发适应新时期的新型材料。只有采用绿色建材以及相关技术手段,构建绿色建筑,才能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本文提出了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的定义,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绿色建材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资源和环境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标准,最终低碳节能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控制,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建设高生态文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节能成为节能工作和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通过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来优化建筑项目的绿色节能创新,而非以牺牲利益为代价,才是其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各类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然而正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建筑行业,特别是对建筑的设计,人们逐渐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今后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的展望,对我国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筑的理念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宏观发展战略,是改善民生、发展集约型和知识型经济的重要基础。本次中国与世界绿色建筑科研技术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盛会,在城市低碳、交通减排、建筑节能、社区宜居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战略、新方法、新途径,将大大促进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规划、建筑、设计、研发机构的未来发展,为城市的低碳绿色、节能减排提供广阔的创意空间和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的发展以重工业发展为主,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对我国能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资源的枯竭,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开发绿色产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主要陈述了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概念,解释了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原因,为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建材在建筑行业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困扰。尤其是当下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高科技建材和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建设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入手,来探究高科技建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生产系统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指标,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劳动和资本的产出效率,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考虑了能源和资源消费的投入产出效率。利用引入势效系数的方法来测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河北省11个设区市规模以上工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方法测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可体现各单要素生产率在绿色生产率中的作用,既能体现资本和劳动力的节约,又考虑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传统发展模式和传统建筑行业特点的分析出发,对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初步阐述,在说明绿色建筑施工中墙体节能施工技术、屋面保温施工技术、污染控制技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现实建筑施工中体现绿色建筑思想,优化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从基础、基层、技术和细节上体现绿色建筑这一发展的主题,进而达到行业内绿色建筑意识的建立和培养。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地整合MFA方法、DEA方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法,探讨了一种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并对中国1953~2012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源的经济效率、能源的环境效率和能源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投入指标是能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以及能源的隐藏流,产出指标是经济价值与环境正影响。该研究给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不仅讨论了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中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问题,还将经济价值、环境影响和生态代价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框架中,是一种符合绿色增长理念的能源效率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日渐变革升级,不断赋予高效率、可持续、生态友好、多产业融合和绿色创新等新标签,形成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绿色发展模式。不断革新的建筑产业绿色发展模式依托时代大环境的政策理念,主动寻找建筑业跨界迭代和系统集成的优化方案。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新型建筑工业化摆脱一系列传统发展弊端,形成了绿色发展与建筑业结合的发展态势,体现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生态思维与价值取向,对其他产业的绿色发展富有启迪。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工业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绿色经济发展的纲要和规划,构建了我国"十二五"期间绿色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状况与主要任务,为"十二五"期间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方面也非常受到大家的关注,建筑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任何的建筑成果都需要人的聪明才智来完成,建筑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建筑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对建筑设计不断创新和追求。本文主要是就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黄常青在《福建建筑》2006年第1期撰文认为,绿色住宅,又称为生态住宅,作为人类现今乃至未来的住宅理念,遵循全球人居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了国际上公认的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是: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绿色住宅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绿色循环。绿色住宅应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关心居住者及周围环境,加强人与自然环境沟通,且有足够的弹性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使住宅与生态环境间建立良性循环系统。2、绿色布局。绿色建筑必须合理规划,节省土地资源。住宅建设避免或禁止采用黏土砖,应采用环保砖及木屑砖。3、绿色水源。绿色住宅小区规划中应该制定节水政策,推广节水技术与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