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析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我国经济接连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次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近年来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无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整个有色行业进入近十年较为困难的时期.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清醒认识和分析当前的实际状况,如何把握应对,如何维护有色金属产业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是全行业必须思考和做出回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在查阅文献和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对产业增值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梧州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优势,尝试构建了产业增值链导向下的梧州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策略模型,提出了在当前情况下梧州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开放式创新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生物制药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开放式技术创新是云南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以云南生物多样性的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通过与国内其他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比较好的省份的比较,找到了我们与他们的差距。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较好的意见与建议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化工科技市场》2010,(6):28-28
国内化工新材料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化工产业门类,预计2009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十二五”期间,规划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将遵循“科学发展、点面结合、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着重创新”的原则。这是近期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化工新材料(成都)峰会上参会人员认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技术创新是介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之间的概念,是一个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进而促进整个产业通过技术优势增加产业竞争力的过程。本文在总结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给出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从熵值法的角度分析了有色金属产业的持续发展趋势,探寻了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的健康发展途径,进而为云南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做出贡献。通过计算测度,云南有色金属产业整体处于弱不持续状态。需要采取科学、有序、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持适度规模、提升产业管理水平等措施,增强云南有色金属产业自身实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是 21 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新材料的研究关系着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的能力和发展,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吉安市新材料领域发展不够均衡,新材料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电路板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而且处在产业链的下游。 整体水平较为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速度,特别是用于芯片、显示屏、生物新能源材料、环保稀土等领域的材料研发和生产需要进一步加强。 文章通过详细精准的吉安市新材料产业调研,为政府新材料发展方向规划提供政策咨询报告,为吉安市高等级跨越式发展提供思路,对其他城市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文坤 《中国市场》2012,(49):81-82
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也是江阴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该产业在江阴市发展迅猛,技术、品牌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县域经济的前列。本文对江阴市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首倡的一种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和实现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已经建成了许多行业性和区域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做出总结评价,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竞争时代,如何依托地域优势整合自身创新资源,并通过借助外部风险投资、开放式研发合作、商业模式协同创新以及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来进行开放式技术创新成为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面临的难题。本文将基于CAS(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将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开放式技术创新网络中的参与者看作适应性主体,将各主体组成的创新网络视为创新系统,并从CAS的视角分析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及个主体的行为选择。这将为我们分析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开放式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同时也为研究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刚 《商业研究》2002,80(9):155-157
技术创新的途径有两条,即连续性技术和非连续性技术创新。如果以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理论为分析工具,来考察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内在联系,则认为技术创新贯穿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始终,并决定了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和整个周期的长短。  相似文献   

13.
装备制造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技术创新效率决定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能否成功升级,实现从制造强国到创造强国的转变。以广东省为例,阐述了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和影响,然后根据问卷数据,分析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推进我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已陷入困境,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走向新型工业化之路。一是集中投入,在传统产业的关键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传统企业研发机构;三是实施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渗透、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五是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技术创新所处的新环境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而科技水平不高和创新机制不完善说明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高,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而提出了现阶段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新的阶段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动力同在。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涉及面广,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又有很高的外向度。过去的一年,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在重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以及产业自身的优势力量作用下,全行业扭转了大幅下滑的局面,发展趋势明显转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7.
刘升学 《商业研究》2006,(20):167-170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连串突破性进展,在分子水平上建起了现代生物技术平台,为生物产业的成长和壮大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极具产业化潜力。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与经营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探索和设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推广应用到产业化及市场开发的自主创新经营体系,构建研发机构—企业—政府—市场良性互动机制和实现路径,从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漫长的成长期,即将迈入成熟期并进入蓄力转型、提质增效关键阶段。对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需求与成本结构、运行质量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消费升级等外生因素正持续推动物流服务质量提升,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公路货运组织化程度偏低、仓储设施结构失衡、储运一体化运作不协调等问题严重阻碍物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技术创新将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产生重要引领作用。2011年以来,我国物流业增速明显放缓,但物流技术创新集中爆发,专利数量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2011年以来物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物流业运行质量改善贡献显著,平均来看,物流技术专利每增加一万项,物流业经营绩效提高0.79%,经济总量同比增长2.53%。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物流装备市场需求差异大、多层次需求并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大形势,推动我国物流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物流主体信息处理能力,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加强智能装备制造,大力开发物流机器人;推动物流装备标准化、装载单元化,提升工具衔接、循环共用效率;依托信息技术重塑业务流程,提高仓储智能化作业与管理水平;创新物流业运营模式,政策鼓励业界先试先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比较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也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以西安市作为典型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同时考察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 ,并进一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战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作为云南省支柱产业,矿产资源产业理应发挥自身优势,带动云南经济快速发展。但近年来,一方面受国内宏观经济影响,一方面过度依赖资源开采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敲响中国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警钟。云南省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如何避免云南省"资源诅咒",打破"创新悖论",如何以矿产资源企业为起点和切入点,进行产业创新和产业重构已经成为一个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