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研究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问题,对于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协整检验的脱钩分析系统,利用Tapio脱钩模型研究了河北省1990年—2011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并引入能源消费作为中间变量进行因果链的分解,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2000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为扩张负脱钩,2001年—2003年的脱钩状态为增长连结,其他的年份都呈现出了弱脱钩的状态。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弱脱钩状态主要是因为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不断提高,而与减排并没有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同时设置中间变量构造因果链,将交通碳排放脱钩弹性分解为交通减排脱钩弹性、交通节能脱钩弹性和交通业发展脱钩弹性,剖析造成交通碳排放脱钩的原因;进一步对交通碳排放进行LMDI分解,深入探析交通碳排放的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仅1996年处于强脱钩状态,其他年份的脱钩弹性指数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变化而波动,且整体上脱钩效应不强.(2)因果链的分解表明交通节能弹性对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影响最大.(3)在交通碳排放的驱动因子中,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最大;交通节能效应是促使交通碳排放减少的第二大影响因素但驱动效应不够稳定,而交通减排效应作用最为有限.  相似文献   

3.
首先基于Tapio脱钩模型并利用2001年—2011年相关数据研究了甘肃省在西北五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现状中所处的地位,然后通过链式因果分解和LMDI因素分解法对甘肃省"脱钩"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总体呈弱脱钩状态,在西北五省中脱钩状态最好,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甘肃省"脱钩"的主要原因,能源碳强度效应正逐渐成为促进"脱钩"的另一个原因,而工业化效应、城镇化效应、经济发展效应是抑制"脱钩"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推动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脱钩模型为工具,判定了1992年—2014年唐山市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轨迹演化,结果表明:1992年—2014年,唐山市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共有11个年份表现为强脱钩状态,2个年份表现为弱脱钩状态,证明唐山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压力主体呈现下降或是缓慢增长状态。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分析(VEC)挖掘经济与环境各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GDP是影响工业SO2排放的直接原因;GDP与化学需氧量、工业SO2之间保持均衡关系,有利于唐山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保持GDP与工业烟尘排放量的均衡关系,则不利于各变量指标的增长,表明唐山经济的增长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物质的投入和排放。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apio脱钩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对脱钩弹性进行了测算和因果链分解。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其脱钩弹性较"十五"期间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减排弹性变动不大,工业节能弹性变成弱脱钩状态,工业节能成效显著,工业化弹性、城市化弹性和经济发展弹性均呈增加趋势。因此,要切断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大对海南、宁夏等省级区域、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组的减排力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吉林省2006~2011年五大产业的产业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脱钩偏离度概念,对吉林省四大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脱钩状态进行偏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五大产业的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较为乐观,尤其以第一产业最为理想,各产业处于"脱钩四阶段"的后两个阶段;与第一产业的脱钩偏离度大小依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工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  相似文献   

7.
服务业繁荣与否已经成为评判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究服务业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1980—2014年服务行业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分位数回归、Granger检验和时变参数模型对服务业具体行业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并且在Tapio脱钩评价模型框架内,对样本期内服务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了总体评价。研究表明:能源消费和服务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不断变化的均衡非线性关系;在较高经济增长水平下,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比较小,不同服务行业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能源贡献弹性差异明显;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原因在不同服务行业不同;服务行业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虽然总体上都处于弱脱钩状态,但有从弱脱钩状态向扩张连结和扩张负脱钩状态转移的趋势。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低碳转型是工业碳排放与工业产出相脱钩的过程,利用基于弹性测度的脱钩模型,对中国工业碳排放与产出脱钩关系的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评估,对工业细分行业及地区工业碳排放与工业产出的脱钩进展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98年—2010年间工业碳排放的脱钩弹性变迁呈现倒U型曲线轨迹,目前尚处于相对脱钩阶段;四大经济区域工业碳排放的产出弹性呈下降趋势,但均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西部工业碳排放脱钩弹性高于其他地区,工业脱钩弹性的区域差距不断缩减。  相似文献   

9.
“双碳”战略背景下,推进碳排放脱钩是实现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的必然之举。在制造业碳排放脱钩研究方面,现有研究更多基于全国层面对制造业整体行业进行碳排放脱钩分析,缺乏分区域、分行业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不够具体。文章从区域与行业层次双重视角出发,采用Tapio脱钩模型与LMDI、Kaya恒等式融合方法,考察中国制造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分解效应。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制造业的碳排放脱钩效应呈现出不同特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体上要好于快速发展阶段;高端和低端制造业相比中端制造业更容易实现碳排放脱钩。此外,在脱钩效应分解方面,碳排放强度对东、中、西部制造业碳排放脱钩作用总体为正,产出规模为负,产业结构作用方向不明确。在行业层次视角上,产出规模、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等因素对中端制造业碳排放脱钩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高端制造业,低端制造业受影响最小。这一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性的制造业降碳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能源碳排放脱钩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Tapio脱钩弹性分析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效应,并在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结合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对能源碳排放的内在脱钩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7年,以六年为一个时段看,...  相似文献   

11.
在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开发的大背景下,工业发展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但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也成为伴生安徽经济增长的一个不争事实。根据安徽省1990—2011年的经济数据,计算安徽省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总量,运用脱钩理论分析安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动态脱钩变化,分析表明安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脱钩存在复钩的可能,且表现为三阶段动态复钩的变化趋势。据此,安徽省应调整产业结构、审慎产业转移、开发清洁能源、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和加强森林碳汇,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Tapio的弹性分析法对2006—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外排量等的脱钩弹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大都小于粗钢产量增长率,只有2008年例外,可见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大致处在脱钩状态;但是脱钩状态多为弱脱钩,说明钢铁工业总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粗钢产量的上涨。从废弃物排放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外排废气增长率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小于该年的粗钢产量增长率,但是两者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较小,虽处在脱钩状态,实则为弱脱钩。  相似文献   

13.
分析重庆市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碳排放现状,发现从2010年开始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碳排放均与工业增加值成脱钩状态,工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是原煤消费和6大高耗能行业。在国家各项碳排放承诺和《中国制造2025》的碳排放目标下,研究重庆市工业碳排放,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重庆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碳排放3个变量的动力学结构。通过情景对比分析,从能源结构、高耗能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投入等方面,提出重庆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收集1995年—2009年浙江省物流服务的相关能耗数据,采用系数法对浙江省物流服务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然后运用EKC模型对浙江省物流服务的碳排放状况进行评估,研究发现15年间物流服务的碳排放量呈严格的指数型增长,物流服务的发展与碳排放呈直线关系,物流服务的发展增长与碳排放两者尚未脱钩、控碳严峻,亟待从高产高碳走向高产低碳区域。未来减碳之路需要实现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加强智慧物流和推进融合物流。  相似文献   

15.
利用基于弹性测度的脱钩模型,对1998-2010年我国各省区工业碳排放与产出的脱钩关系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工业整体处于相对脱钩的低碳发展阶段,但不同省区工业低碳发展进程差异较大;近年来,四大区域工业碳排放的产出弹性平稳下降,工业脱钩弹性的区域差距不断缩减.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工业资本深化、所有制结构变革与我国工业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深化整体上促进了工业碳减排,而FDI显著推动了工业碳排放增长;“国退民进”的工业产权结构改革促进了工业节能减排,但民营企业比重提高所带来的减排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应该保持和加强工业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并防止地方分权体制下地区工业资本扩张的环境“竞次”行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江苏省为研究空间,基于Tapio脱钩评价模型,利用江苏省十三年的碳排放、GDP、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与城镇人口数据进行脱钩测算,并在因果链恒等式基础上对实证结果进行结构分析。江苏省碳排放脱钩趋势尚不明朗,碳排放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业化、城市化、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工业结构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IPCC推荐的二氧化碳计算方法,推算出1994-2009年期间甘肃省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基于Tapio脱钩指标对此期间甘肃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脱钩分析,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之间总体上呈弱脱钩状态。进一步分析,得出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路径依赖效应。最后,基于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21个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不同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碳排放呈现产业高度集中的特点。但整体来看,如果仅以产业部门直接碳排放强度估算我国产业碳排放强度,实际上会在很大程度上低估我国产业部门实际碳排放水平。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模式,结合贸易结构的研究发现:位居中关产品贸易额前20位的产品与我国隐含碳排放量较大的产业部门产品具有较强的匹配性。这意味着,一旦欧美等国对我国征收碳关税,将大幅度提高我国产品出口市场的关税水平,从而对中国经济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对十二省市区经济推动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西部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1997年——2001年西部总体经济实力在十二省市区之间的分配格局产生显变化。从各省市区经济实力占西部总体经济实力份额的变化来看,1999年前后,除广西由明显下降转变为趋于平稳和新疆由上升转变为下降外,其余省市区无显变化。因此,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头2年,其对西部十二省市区经济实力增长的推动作用,除广西略强、新疆略弱外,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适应性加权迪维西亚指数分析法对我国1980~2003年期间能源强度的变化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80~1990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和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对我国总能源强度下降都有正向显著作用;1991~2001年期间,产业结构因素作用减弱,且朝反向作用,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加强;2002~2003年期间,两个因素都促进了总能源强度的上升。最后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