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10—2018年我国A股全行业2627家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机构交叉所有权、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层自愿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机构交叉所有权通过降低专有成本和内部化披露外部性两种机制提高企业披露管理层自愿盈利预测的意愿。二是产品市场竞争强度越小,机构交叉所有权对企业披露管理层自愿盈利预测的激励效应越明显。从机构交叉所有权的视角研究影响企业管理层自愿盈利预测的因素,有助于完善股权结构影响企业信息披露决策的路径,在为我国上市公司合理决策提供丰富依据的同时,也为机构投资者的组合投资决策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献指出资产专有性导致供应商与客户形成了独特的关系型交易,文章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供应商—客户关系对企业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管理层越倾向于自愿披露盈余预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概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这一研究拓展了新型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绩效越好,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绩效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是管理层权力影响企业绩效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以2012—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公司战略变革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和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变革越大,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越大,管理层越倾向于发布业绩预告坏消息;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战略变革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的正向影响越弱,而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消息类型的负向影响越强。进一步综合考虑公司战略资源配置幅度及资源投入方向的双重变化时,上述各结论仍成立。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合理调整战略资源、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及资本市场参与者有效理解管理层业绩预告信息内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郑石桥  任华 《财会月刊》2011,(21):77-80
本文将管理层沟通策略区分为承认策略和抵赖程度,分别研究这两种策略是否影响审计人员对信息控制偏差和人工控制偏差所形成的内部控制缺陷的判断。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信息化控制偏差下,管理层采用承认策略时会降低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严重性并提高对管理层解释的接受程度;在人工控制偏差下,管理层无论是采用承认策略还是抵赖策略,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严重性及对管理层解释的接受程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平台互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断出现“蹭热点”等一系列问题,管理层涉嫌利用网络平台操纵信息披露,使网络平台成为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上证e互动和互动易平台中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网络平台互动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能降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性,提升业绩预告披露的积极性和频率。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旧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私利动机越强,上述效果越为明显;当业绩预告披露为“好消息”时,能够弱化网络平台互动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业绩预告的影响;分析师关注与公司治理水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理层策略性披露业绩预告问题。本文不仅拓展了有关网络平台的经济后果和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也对规范网络平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会对投资人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层几乎不对外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文章从社会心理学中的信任修复理论视角分析了管理层评估及披露企业重大内控缺陷的动机及策略选择,提出应强制企业出具审计师内控有效性鉴证报告,完善内控缺陷的分类以及加强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国内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代表高质量审计,以2008年的14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总体信息披露越全面的上市公司,越偏向于选择前十大事务所;披露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部门的上市公司,偏好选择前十大事务所;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十大事务所。外部监管是影响审计师选择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国内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代表高质量审计,以2008年的14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总体信息披露越全面的上市公司,越偏向于选择前十大事务所;披露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部门的上市公司,偏好选择前十大事务所;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十大事务所。外部监管是影响审计师选择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声誉视角,探讨了非正式制度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2012年至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就企业声誉与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声誉抑制而非庇护了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即企业声誉越高,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越少,隐藏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未持股企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企业声誉对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把企业声誉和内部控制缺陷隐藏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既证实了企业声誉具有治理的功能,又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是了解公司经营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它具有信息增量价值,但容易受到管理层信息操纵的影响。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独立机制,对管理层具有内部监督作用。基于此,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勤勉性和专业性越强,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且在不同性质市场环境中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在内部治理环境较弱与外部监督压力较大时,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拓展了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并通过构建不同维度的风险信息指标来综合衡量披露水平,证实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效应,为审计委员会更好发挥监督效果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审计费用的数据,深入研究我国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之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首次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以及后续年度里,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均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的增加;同时,前期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也会增加企业当期内部控制执行成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与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也显著正相关,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执行成本越高。但是,企业采取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措施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有了明显提升,156家上市公司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文章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详细描述了201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并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远远低于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第二,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试点、内控审计投入、上市年限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强制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上市年限较长的上市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根据上述发现,文章对未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和政策制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松 《财会月刊》2017,(12):3-11
本文以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管理层能力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层能力越强,企业税收规避程度越低;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时,管理层能力与税收规避之间的负向关系更显著。该研究表明,管理层能力在决定企业的税收规避决策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了企业税收规避影响因素、管理层能力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与披露制度框架,以2009~ 2010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降低应计质量,其中,较难审计的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应计质量的负影响更大.此研究为中国现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披露制度在经济现实中的良好适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建议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在坚持以内部控制缺陷为核心指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披露的同时,应通过强化和规范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披露以及建立“信号联动机制”来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审计意见购买模型,考察管理层风险偏好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结果发现:管理层风险偏好越强,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通过审计意见购买获得更有利的审计意见;在审计师变更时机和变更方向上,审计意见购买在审计师晚变更、降级变更方面体现得更明显;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了审计质量。结论扩展了资本市场审计意见购买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并为审计意见购买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监管政策制定与利益相关者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2—2017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层家乡情怀和外部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研究企业代理成本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代理成本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会随着企业代理成本的提高而降低,而且这一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引入调节变量后,企业管理层家乡情怀与市场化进程均会对代理成本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起到反向调节作用,有助于抑制企业代理成本提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所得研究结论可以为如何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与盈余管理均为公司印象管理行为,管理层作为公司决策的主体,其个人特征不仅会影响公司发展,还会影响公司印象管理程度。以2016~2020年沪深A股披露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偏好特征为切入点,从公司风险资产投资程度与管理层个人偏向层面出发,探究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管理层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避免盈余管理行为的曝光,管理层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宽松。在两职合一的公司中,管理层风险偏好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选择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财务重述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区分对发现能力和动机选择的影响将主要内控缺陷披露影响因素进行归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总体Probit实证模型和分阶段模型来对内控缺陷披露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内控缺陷困境成因既有管理层动机选择的问题又有发现能力欠缺的原因,其中,影响内控缺陷发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前是否发生过财务重述、审计事务所规模、审计费用和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而影响内控缺陷披露决策阶段动机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前是否发生过财务重述、董事会领导结构和管理层更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