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自中英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余年来,两国在贸易、金融、投资、文化、人员往来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契合了中英两国发展的需求,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建设、产能投资和经贸合作以及深度人文交流,必将推动两国合作进一步深化,踏上一个新台阶,从而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一、深刻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  相似文献   

2.
<正>竞争与合作始终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两大主题。在全球化和WTO框架下,大型跨国公司通过构建全球化生产网络实现了对全球生产和市场的垄断和控制,成为全球经济事实上的决策者。然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们对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投机性利用而无意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全球化在增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不断强化的区域性合作本质上就是为了抵御全球化对本地区的不利影响。但是,不论是欧盟,还是北美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贸与人文交往源远流长的中英两国来说,已经历史性地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成功开辟大国之间深度合作的黄金时代,顺应发展趋势,中英两国要在高等教育领域、研发领域、金融领域、社会管理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发展理论、乡村建设、公共医疗制度、航空城建设、大学科技园、高技术园区、文化创意等领域,顺势而为开展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访问中亚,同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分别提出的。中国强调的重点在于建立国际战略伙伴关系,建立连接东亚、南亚、中东、北非和Sub-Saharan非洲和西欧在内的欧亚大陆桥,这一区域占据地球陆地面积的2/3。这一大陆桥穿越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这一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相对落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中西部地区,将有机会在新的战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一带一路"倡议逐步由战略构想过渡到推进落实阶段,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外部世界的关注与重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带一路"的终点,西欧国家对该倡议的态度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发生了较大转变,由起初的冷淡,到慢慢开始接受,如今已发展到试图了解乃至积极参与的新阶段。在西欧各国中,尤以英国对于参与  相似文献   

6.
<正>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所提出的一项合作倡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又被李克强总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现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开展经济外交、大国外交、伙伴外交的重大工程,甚而被视为继设立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第三轮改革开放之举。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过程中,英国是最早响应倡议的西方国家之一,在一带一路的落实中保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尽管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所覆盖的空间范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英国的脱欧,对于欧洲乃至世界局势都是一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对中英关系、中欧关系以及连接欧亚的一带一路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尽管英国是否最终脱欧还难以定论,但是在未来的几年中,欧洲一体化以及英国的内政外交的确正在面临空前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同样为一带一路的推进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对于这样一些的不确定性,中国有必要做出更多针对性的预案。  相似文献   

8.
9.
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出发,分析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将从多角度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迟迟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扭转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性放缓甚至衰退现象的根本在于在提高全球经济体的生产力水平,改进资本和技术的配置,扩大全球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尤其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重构新的全球价值链,比如通过基础设施、技能、创新和新技术的投入来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提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跨越亚欧等区域,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合作关系的重大倡议,更是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重大倡议。未来应着眼于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的合作机制,这不仅可以为中国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提供新机遇,也势必会推动新一轮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加强能源合作的初步尝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拉动我国的内需,并且推动国内外的经济健康长久发展。因此,国家将一带一路建设优先考虑并付诸实践,能有效的开展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共享和保障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丹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当前,我国是苏丹的第一大投资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发展理念和战略相互对接,有着较好的合作基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投资周期理论,可继续推进双方在石油、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我国优质剩余产能转移和产业对接,完善产能合作制度建设和风险预警机制,为两国的产能合作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3.
14.
黄鹰 《经济界》2016,(4):22-25
非公经济应在一带一路中主动作为,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各部门应当采取各项法律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的后盾和保障。同时,非公有制企业也应当加强自身建设,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产业发展新机遇,在自身盈利的同时,为我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本文旨在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发展障碍,并就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问题提出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正逢其时。近年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点合作领域,数字经济合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进展迅速,数字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丝路电商”合作成果丰硕,各种远程服务迅速发展,新型金融支付方式不断出现。但仍然面临来自合作基础、合作机制、合作动能、合作环境的四重挑战,具体而言,包括数字经济鸿沟、网络安全威胁、战略互信不足、规则制定欠缺、金融支持乏力、无序竞争等。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将持续,全球政治经济局势依然复杂严峻,要积极面对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挑战,还需不断加强数字经济治理,加强政治磋商和政策沟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共同守护网络安全,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协调统筹,构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实现多边贸易主义,尤其是对于着力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起到了积极作用。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合作与治理机制是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重要内容。借鉴TPP、TTIP、PSA等合作与治理机制的规则治理和RCEP等合作与治理机制的关系治理的有益之处,对于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合作与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对全球经济的重新审视,是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度整合,更是对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相互交往与认知、相互开放与包容、共同发展与多赢的积极探索。实证检验表明,全球化中国版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产业链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内在机制是通过开辟海外新市场,提升中国产业链全球市场地位;开发新资源,促进中国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供应;寻求技术创新,提升中国产业链和技术链融合能力;搭建合作平台,助推中国产业链整体发展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20,(3):121-123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愈发频繁,达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发展合作项目,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与俄罗斯经济的协同发展。河北省充分利用战略优势,凭借自身在传统经贸方面的独特优势,努力开展了与俄罗斯的文化旅游对接事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当前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看,河北省在政策布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合作对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就将从宏观角度入手,对河北省与俄罗斯文化、旅游合作对接问题进行深度探讨,从产业对接、产业合作、产业突围、产业体系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寻求有效推动双方合作发展的创新策略,为进一步深化河北省与俄罗斯文化、旅游事业的系统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对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全新理念。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及其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为此文章主要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对一带一路的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实现多边贸易主义,尤其是对于着力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起到了积极作用.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合作与治理机制是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重要内容.借鉴TPP、TTIP、PSA等合作与治理机制的规则治理和RCEP等合作与治理机制的关系治理的有益之处,对于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合作与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