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投资低效问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强化基层审计机关独立性,进一步提升对地方国有企业的监督能力。基于2015年试点政策产生的自然实验场景,以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促进效应;在审计关注度高和外部监督压力弱的样本中,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渠道检验结果显示,国家审计具有巩固公司内部控制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微观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如何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对提升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3—2017年我国地级市审计机关为研究样本,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审计机关独立性对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改革显著提升了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法制化水平低、财政压力小以及东部地区,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对于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保持不变。研究结论对继续深化我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财政审计能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有效监督。以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这一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从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视角出发,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提升地市级审计机关独立性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试点地区财政支出效率提高1.87个百分点。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审计独立性的治理效应在财政透明度低、距离省会城市远和财政自主程度高的城市更大。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试点政策通过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两条路径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表明提高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可以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2015年实施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构造真实改革试点地区与合成改革地区,测度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对贵州省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于未改革省份,改革能显著提升贵州省审计质量。2016—2018年贵州省人均审计质量金额年均提升35万元。经过安慰剂检验、排序检验、均方预测误差比值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改革效果各试点省份存在异质性,贵州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的提升效果明显,重庆市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云南省的改革效果提升不显著。(3)相较于其他试点省份,贵州省的改革最为彻底,其改革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和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地方国有企业,乃至国有成份将逐渐退出,基层审计机关企业审计工作审计什么、怎么审计是摆在基层审计人员面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国有企业审计将继续以服务国企深化改革为前提,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以经济效益和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为核心,积极开展审计监督。就基层地方审计机关而言,当前和今后企业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主要是:1..对国企改制过程进行全程审计监督。一是要对改制前的企业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核实,为政府国资管理部门对国企改制提供依据;二是要对国企改制中国有企业变卖过程进行审计监督,重点揭露国企改制中的资…  相似文献   

6.
审计独立是国家审计发挥预防、揭示、抵御等“免疫系统”功能的必要条件,国家审计是推动地方财政信息公开,实现地方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构建一个审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审计独立对地方政府财政信息公开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审计机关人财物省级统管“准自然实验”和2013—2020年29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独立显著提升了地方财政透明度;对于市场化程度高、自然资源依赖程度低和财政自主度高的城市,审计独立对财政透明度的改善效应更显著;审计独立推动地方财政信息公开主要通过威慑效应体现。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审计独立在提升财政透明度方面还存在地区间横向收敛效应和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协同效应。研究为我国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审计独立性提供证据支撑,为推动地方财政信息公开提供了新的改革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完善审计制度,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这是我国审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首次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审计工作作出整体部署,把审计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成为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的八大监督之一。为更好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审计全覆盖实施的背景,以地方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探究地方审计机关不同维度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审计单位覆盖率和审计内容覆盖率,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在国家审计机关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除了直接纠偏外,国家审计覆盖率主要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政企关系而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具体作用机制表现为:一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缓解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地方国有企业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二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强化权力监控降低了政府不当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今年三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革。改革以后,在社会上和审计机关内部都产生一些误解:认为在这种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将取代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这是对审计机关法定职能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错误认识。一、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革的形势下,加强和深化国有企业审计,严格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和基本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要坚持政企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展开一系列探索与思考,针对其有益性与给审计机关带来的挑战与压力进行了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准回归分析发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越能够有效提高会计监督效率,从而提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减少审计师在信息收集方面的成本,进一步减少审计收费;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在地方国有企业和高科技类型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丰富和拓展了审计收费相关研究,所得结论对企业管理实践、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协同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审计全覆盖的大背景下,本文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对地方国有企业杠杆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地方国有企业的有息负债率;从地区层面来看,在政府干预程度较大的地区该影响更为显著;从企业层面来看,在金字塔层级较多的上市公司中该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的提升会降低地方国有企业获得的贷款期限,同时提高企业贷款使用效率和地区的信贷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国家审计在国资国企改革中发挥作用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审工程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审计收费,这种“溢出效应”可以通过降低审计师努力程度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实现。异质性检验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降低国有企业审计收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由国际“四大”审计、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和没有发生财务重述的企业中。拓展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硬件投资和媒体关注显著增强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的抑制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厘清数字化情境下国家审计影响社会审计的内在机理、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协同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邹杰 《审计月刊》2006,(6):45-45
随着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越来越普遍。目前,在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中,离任审计开展得比较多,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则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企业负责人考核的客观性,也降低了事中审计对企业加强管理和规避风险职能的发挥。笔者认为,仅在国有企业负责人离任或离任后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有以下弊端:一、许多国有企业负责人任职时间较长,进行离任审计时,审计的时间范围较长,导致审计业务量繁琐,增加了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同时,国有企业负责人任职时间长,由于财务及…  相似文献   

15.
如何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2012—2018年中央企业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去杠杆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2016年以后的杠杆操纵行为显著增多,而政府审计的介入能够有效抑制国有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机制检验发现,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是政府审计治理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两个路径。进一步讨论分析发现,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非国有股东监督、分析师监督、媒体监督的良性互动增强了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改革方向,并结合新常态的经济形势,本文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目前的审计现状,包括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三部分,随后根据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几点发展走向:增强对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审计、 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审计、 加强社会审计对国有企业的监督、 加强社会审计在专项审计中的作用、 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政府审计功能理论,选取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所有中央控股企业为初始样本,研究政府审计是否能促进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结果表明,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股权集中度在政府审计影响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股权集中度越低,政府审计对财务风险的降低作用越明显。此外,政府审计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在小规模、内部控制较弱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强化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高度,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审计机关更重要的职责,突出强调要“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作用的监督”。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积极研究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深化审计监督,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否取得实际效果有待考证。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未含西藏)2010年至2015年的地方政府债务和审计数据,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国家审计功能发挥显著负相关,国家审计功能发挥越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越低的地区,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作用越显著。较高的财政透明度能够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对国家审计的高度依赖。  相似文献   

20.
杜烽  林源  熊诗忠 《财会通讯》2021,(13):39-43
本文基于债务审计视角,选取2008—2017年30个省级政府债务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债务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在将2010年全国债务性审计分为2010年及其以前和2010年以后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效果比较之后,本文研究发现:全国性债务审计(与未进行全国性债务审计前的情况相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审计监督力度较强的地区(与审计监督力度较弱的地区相比)在债务审计之后的债务风险下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制度环境较好和预算软约束越低时,政府审计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治理功能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