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欣  王挺 《北方经济》2012,(15):78-80
正一、引言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推动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乎中部崛起的大局,是统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手笔,更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应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实现速度与质量、增长与效益、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经济与环境等的协调统一。但是,河南的一个基本省情特征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19日,第二届中国绿色经济TIO峰会在北京召开。峰会以"务实合作、联盟发展,全面推动中国企业绿色能力建设"为主题,聚焦绿色发展战略,创建集"技术、集群、资本"为一体的能力建设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绿色能力建设,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我国农村深化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由于河南是农业大省,为适应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河南省农业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现代化、商品化、绿色循环化并与国际农业接轨。因此组建“中原国际绿色有机农产品物流商贸港”(以下简称商贸港)是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动中国绿色循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是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大系统。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是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的基础。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当下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推动青海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途径.青海省政府部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推出绿色金融举措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制约因素,诸如绿色金融供给不足、监管缺乏约束力、农牧区经济发展困难、缺乏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等问题.用绿色金融支持青海乡村振兴路径选择,完善绿色金融供给体系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绿色金融推动高原绿色产业,建立和完善乡村绿色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和金融知识在乡村的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强调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同时把"绿色制造工程"作为重点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部署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一、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于明确中国城镇化发展定位并推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转型增添正能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应积极推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是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策略;促进公共服务投入效益最大化;走环保、循环、低碳绿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去年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提升,内涵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逐渐显现;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发展新动力开始接续,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作用逐步增强;改革开放的红利有效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根据领导要求,本刊特意组织了一组相关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正>去年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提升,内涵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逐渐显现;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发展新动力开始接续,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作用逐步增强;改革开放的红利有效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根据领导要求,本刊特意组织了一组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2016年,余姚将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这一首要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走出一条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新路子,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突出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平台支撑创新。发展大平台是创业创新的主战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要举全市之力推进中  相似文献   

12.
《广西经济》2014,(11):16-18
正"双核驱动"发展战略,是自治区党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宏阔历史背景下,在广西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跳出广西看广西和站在全国、全球看广西,对广西区情、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发展途径的科学认知;是重新审视广西开放发展历史方位、审视广西发展战略、审视广西发展方式的智慧结晶;是进一步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如期实现"两个建成"富民强桂目标、推动广西腾跃发展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绿色制造工程,特制订本指南。一、背景绿色发展是国际大趋势。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共识。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发展绿色经济、抢占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清洁、高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中长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解决我省发展深层次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旨在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引领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绿色转型。行动指出主要指标,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54.6%左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75%的国家级园区和  相似文献   

16.
1.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与分两个阶段推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研究;2.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对策研究;3.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积极构建现代区域创新体系研究;4.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小玲 《浙江经济》2016,(23):25-26
未来五年,浙江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快的速度,而是按照“创新驱动、融合互动、集群发展、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基本原则,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相似文献   

18.
张太平 《北方经济》2017,(11):15-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新形势下,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明显提升,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努力实现质量强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进品牌兴区战略,带动质量全面提升;实施一轴双翼战略,推动开放开发并进.  相似文献   

19.
喻晓社 《老区建设》2007,(12):28-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樟树市将进一步把科学发展作为行动指南,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质量效益相统一、城乡发展相统筹、内力外力相融合、经济社会相协调、服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榆林全力打造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和绿色生态名市,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如何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榆林在发展中即将面对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