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各国在资源、产业、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近年来,日趋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次区域内各国发展经济的强烈需求使得各国政府认识到成功的合作将有力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然而,货币兑换障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相应建议,力图缓解货币兑换障碍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中的货币兑换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了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货币兑换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原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反倾销法规中制定货币中兑换条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符合WTO相关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4年,我国的外汇体制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其影响几乎波及到各经济领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将是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如何成为可兑换货币》一文从理论和运作上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 当今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视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竞争与发展,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开放已成为其发展经济、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开放改革中,如何对待日益高涨的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需求,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发展中国家外汇管理的重要抉择问题。本文拟对货币自由兑换的概念、经济开放发展中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动力制约因素等进行概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人民币的兑换发展提出简要认识。 相似文献
5.
6.
国际货币兑换模型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国外汇储备结构不仅要考虑储备货币的收益性和风险性,而且也要考虑其在国际市场上兑换的方便性和交易的低成本性。本文从国际货币兑换结构模型出发,对美-欧-中三国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对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变化的不同考虑。 相似文献
7.
论人民币成为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国际经贸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席位。因此近年来关于人民币的言论一直络绎不绝。其中倡导人民币成为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的言论更是声势浩大。本文认为人民币是否应成为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应从长计议,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如果一产品低于其正常价值,即在出口国消费时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即被视为倾销.为了计算倾销幅度,调查机构要拿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进行比较.这种价格比较通常会涉及出口价格或正常价值的货币兑换问题.尽管在需要进行价格比较时,<反倾销协议>允许货币兑换,但它却没有就计算倾销幅度时如何避免兑换可能产生的扭曲提供足够的指导标准.除非以适当的汇率兑换,否则调查机构通过价格比较所得出的倾销幅度是很值得怀疑的,从而违背了<反倾销协议>第2.4条的公平比较要求.特别是在汇率变动剧烈时,计算倾销幅度的这种扭曲会更严重.因此,为了确保进行公平比较,有必要对<反倾销协议>的货币兑换条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明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要有充足嵉墓是宄ツ芰褪实钡幕懵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货币自由兑换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指导原则,提出了我国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顺序安排的以及路径设想,提出了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时机与进程的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11.
浅谈现代饭店业外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旅游事业呈现了蓬勃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形势在给饭店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汇收支管理等问题。尤其是现代饭店业面临着外汇交易、外汇借款、汇率折算等风险。应全面掌握国际市场主要货币汇率、收支状况,正确选择外币币种,适当调整商品价格,采用外汇保值条款等手段加强饭店业外汇管理,减少外汇风险,提高饭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错配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错配的概念,指出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政策的灵活性等方面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货币金融危机;然后,根据戈德斯坦和特纳提出的货币错配衡量指标对中国的货币错配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错配,其风险表现为本币升值下净外汇资产净值的缩水;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东亚区域合作性得益的存在,基于贸易商品渠道和市场的区域共同篮子货币的协调性汇率稳定机制一旦形成,基础性的区域宏观货币政策协调机制能够推动东亚区域成员经济体之间非货币汇率竞争性政策的竞争经济的形成,这将在更大程度上推进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和货币一体化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边贸易和国际货币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对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按三个发展阶段对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及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可能性。认为,当前美元仍应是我国对外贸易首选结算货币,但我国应积极扩大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的计价结算,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人民币在远洋贸易中计价结算,以降低国际贸易的汇率风险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paper examines a continuous‐time two‐country dynamic monetary equilibrium in which countries with possibly heterogeneous tastes and endowments hold their own money for the purpose of transaction services formulated via money in the utility function. Given a price system, no‐arbitrage pricing results are provided for the price of each money and the nominal exchange rate. Characterizations are provided for equilibrium prices for general time‐additive preferences and non‐Markovian exogenous processes. Under a Markovian structure of model primitives, the currency prices are shown to solve a bivariate system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ssuming that each country is endowed with heterogeneous separable power utility and the exogenous quantities all follow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s, an equilibrium is shown to exist and additional characterization is provided. A further example of nonseparable Cobb–Douglas preferences is investigated. The additional features over the customary environment of homogeneous logarithmic preferences are emphasiz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