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平乐县桥亭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从如何发展生产、如何建设家园、如何自主管理等方面入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从而使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历史性新变化,描绘出一道道新农村建设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核心的"村容整洁"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调研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十一五"规划《建议》勾勒出的新农村景象令人向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包括二十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管理民主是重要内容之一,属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的含义及主体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这20字方针看,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生产、生活等硬件建设,也包括乡风文明、民主等软件建设.乡村土地整理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新农村硬件建设的手段之一,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正是民主管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不应该是政府。"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而"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8.
《云南农村经济》2006,(6):33-35
西畴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以“三措并举”加大试点工作,努力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和政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新农村建设会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我国广大农村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中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宁方针,描绘出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黑龙江垦区在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中,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帷幕。为了进一步把垦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推向深入,实现省委提出的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现从管理民主这个层面对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管理民主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历史任务,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如何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使这一重大战略变成我国亿万人民的伟大现实,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统领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农民科技培训》2006,(10):F0002-F00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基本要求之一。“村容整洁”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环境就会得到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农村社会也就会更加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实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摆脱旧模式的束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搞好民主化建设,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着眼未来发展,塑造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目前各地都陆续启动了这一惠及亿万群众的“民心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如何在建设新农村中起好步、开好局,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的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在贫困地区。作为偏远山区,应以新阶段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相逢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析了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促进湖南省农村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农村的现状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适应技术更新、生产生活方式创新的能工巧匠却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的需要。笔者认为,这种现状必须下大气力尽快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