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付春 《企业导报》2009,(12):28-28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是典型的滞后型城市化,造成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对城市化认识的偏差和指导思想的失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以及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滞后根源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土地价值日益显现,出现了土地过度开发和政府侵占农民土地权益现象。本文探讨了土地过度开发的深层原因,指出土地的经济利益和法律缺位共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征用侵占权益。文章最后讨论了两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昌谋 《经济界》2007,(4):64-6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所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既呈现出世界各国的共性特征,同时又显现出自身的个性差异。在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化建设过程申,无论是城市的数量,还是城市的功能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尤其是随之而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国城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偏离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衡量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典型模型 ,度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度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论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中国正面临城市建设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出现新景观与新热点.超大城市群及区域中心城市涌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火车头,世界发展的主旋律,结构转型的前提条件,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路径.已纳入"十一五"计划和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中国城市化滞后特点是,起步晚,规模小,基础设施质量差,功能与竞争力弱,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快,未来潜力大;大城市人口增长快,城市首位度高;"后来居上"与"后发劣势"并存,整体处于城市初级化水平,现阶段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对策是把握人口增长与区域差异双重压力,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城市化指标,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承认农民是市场主体,保护进城农民利益.消除制度性障碍,积极培育新兴城市及城乡贯通机制,创造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8.
陈继勇  吴亮 《基建优化》2005,26(1):14-15,19
城乡结合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就其原因,二元管理体制是矛盾的所在。如何消除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分析二元管理体制的成因以及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提出了构建社区管理模式,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淼  刘莘 《城市问题》2012,(9):40-44
21世纪以来,我国小城镇在人口吸纳、产业转换、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小城镇自身的特质外,乡镇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产业、金融、土地等政策的调整成为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小城镇的发展滞后带来了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化不足等一系列负效应,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必须给予小城镇相应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转变其发展模式,尽快提高其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仁桥 《城市问题》2002,(6):6-8,39
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城镇化的时代条件、基本国情、城镇化过程和城镇化道路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和论述,认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以及世界性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时代特征构成了中国城镇化特殊性的国际约束条件,而人口资源状况、发展阶段、经济改革、社会制度等基本国情则构成了中国城镇化特殊性的国内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中国式行政主导城镇化发展内涵,借助2002~2012年分省份面板数据展开经验检验。研究发现,省份内部和省际对城镇化差异的贡献率已经稳定在50%左右;大一统的城镇化战略是差异形成的主因,作用机制和渠道已经趋于固化;先导性战略布局的作用显著,经验上证实了区域城镇化梯度差异及格局重塑存在路径依赖的立论成立。因此,为实现全国联动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未来东部沿海高城镇化水平省份应当深度推进城镇化战略,中西部内陆低城镇化水平省份可以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县域城镇化问题的特异性与发展思路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域城镇化是中国县域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县域城镇化是伴随着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本文在对县域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和现状分析之后,探讨了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并选择重庆市有代表性的区、市(县级市)、县进行县域城镇化问题的实证分析,最后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土地合理流转机制、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作了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镇化必须走集约型发展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城协调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必须继续推进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城镇化必须更加重视集约发展,不断提高城镇经济容积率、人口容积率和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城市规划和完善行政区划结构等手段促进城镇化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对城市化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系统分析了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及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指出,在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不同的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并适时进行调整,对于指导城市科学有序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17.
日本国土规划改革与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期间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在制定"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战略时借鉴:合理规划国土使用,制定统筹兼顾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实现国土可持续发展、区域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城市化战略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域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栽体,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必定会影响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亦决定中国城市化是否是可持续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形成节约、环保、文明意识,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战略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未来我国城市化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如何保持我国城市化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展,这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即城市产业的发展既要考虑自身产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全球和区域产业的空间梯度转移;城市化空间战略要实施以大城市超前发展为主的多元化城镇发展战略;在深化城市化的内涵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实现农村人口迁移的城市化向功能城市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