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开始逐渐向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蔓延,必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可能对中国在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外汇储备以及可能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应从次贷危机获得有益的启示,更新应对危机的观念,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由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和金融管理制度构成的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最重要的构架之一。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只要金融搞活了,满盘皆活。吴敬琏更是指出过去我国金融市场基本制度不健全,政策多变,这种金融浅薄(shallow)成为我国投资效率不佳的重要原因,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增长。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10年开始的西方债务危机等均对全球经济正常发展产生巨大冲击,减缓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步伐,也显示出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和作用力。鉴于此,也可以把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来考察,来研究它对经济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球经济金融虽然处于增长周期之中,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冲突和风险,如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美国的经济增长有减速的趋势,全球经济发展持续性失衡,股市风险,美元贬值,疯狂热钱四处游荡等.2007年我国应对美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高度关注、研究和预测;采取措施,对失衡进行有序调整;及早采取有效监管措施,严格防范境外投资者大量拥入,避免我国房地产泡沫;金融主管部门应及早做好应对国际疯狂热钱冲击的预案;等等.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连续和集中爆发了一连串重大金融事件,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次贷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这样说,美国金融危机目前已进入高潮。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产生了直接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贸易三个角度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美国实地考察,发现强化虚拟经济、弱化实体经济的经济结构是次贷危机发生的本源,过度透支未来的消费观念是次贷危机的内在原因.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助推次贷危机全球化,美国金融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系统性风险放大。为此,金融创新是未来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动力源泉,而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和立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金融危机是因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和金融监管缺位造成的。危机对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确保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的利弊已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被全球所公认,作为全球经济率先触底回升的中国,如何正确看待金融创新,如何实现理性创新、稳步创新,实现经济结构与金融创新的和谐发展,实现创新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增长为创新提供更高平台的和谐模式,通过我们长期的观察和分析后认为,消费的增长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促进金融创新的第一要务,没有了消费的增长,金融创新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决定消费增长与否的前提保障则是7亿农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个正在持续的经济问题,自爆发以来从金融经济部门传导到实体经济部门,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描述了次贷危机发生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并研究分析危机对其的影响程度.进而针对后危机时代,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政府、行业和企业能够更好的渡过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深度衰退.而中国经济在2008年的经济困难中保持了9%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经济金融化趋势逐步发展。这样的趋势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内涵,也增添了新的困难。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因此,怎样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发展中国家政府要在经济金融化下作出适度的干预,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使收入分配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1.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潮.与以往相比,这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强调各区域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虽然各区域在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将金融资源视为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和基础.对于现代经济体系而言,金融产业的集中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信息流、资金流汇聚和分流的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研究表明,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初始水平的差异对之后的经济增长水平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也基本证实了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和通货膨胀)作为基本增长模型的解释变量,从股市波动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估计了股市波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文章发现:正常的股市波动能使金融发展更为有效的促进投资形成,促进经济增长;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股市波动则往往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会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1990年以来发生的历次金融危机,以50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为样本,使用Copula传染指数度量金融传染烈度,分别从时间维度纵向比较20余年来金融传染的演变趋势,从空间维度横向比较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受到金融传染影响的不同反应,考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传染的特征和规律.实证结果显示:在时间上,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延伸了金融传染的范围,增强了各区域受到传染的同步性;在空间上,危机发源地附近的区域市场在危机中是传染强度最大、传染速度最快的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在危机时期更快受到传染.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已逐渐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危机的演变及各国的应对将对全球金融、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全球性金融危机也会对中国的房地产业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将应对金融危机的重点放在对危机的预见上,金融安全的监测和预警要比危机发生后的处理更为重要。在对金融安全内涵剖析的基础上,作者根据我国在开放条件下所面临的金融安全形势,构建了涵盖开放条件下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内部与外部各种因素的预警系统,并利用神经网络对金融安全预警系统进行建模,以1996~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仿真和验证,并运用所构建的预警系统对2015年中国金融安全状态进行了综合判断。结果预估2015年我国金融系统基本安全,短期经济失速的可能性较小,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型和优化将为未来经济和金融发展注入更多内生增长动力,但同时需要重点防范由信贷资本投资额削减及地方债务问题所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国际资本流动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它也成为近年来国际债务危机、金融动荡并进而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致命打击的罪魁祸首。本文研究了如何应用VaR理论来测度和控制我国国际资本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内通胀压力有所减弱,但工业生产增长放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陕西省委、省政府积极研究应对举措,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金融部门要正确认识国内外、省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坚定工作信心,加大工作力度,有力地支持陕西建设西部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8.
当前,金融发展理论仍在不断深入、细化地向前发展.使用1998--2005年的截面数据考察股票市场和银行系统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利用广义矩(GMM)技术对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在欠发达地区,由于股票市场规模的狭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银行体系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没能有效地发挥其推动作用.金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混乱,制约了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次级抵押贷款占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总额的比重并不大,为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会导致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剧烈动荡呢?本文从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次贷关联证券估值的不确定性、市场不透明角度解释了次贷危机不断扩散蔓延的根本原因.这场危机源自于美国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经济过度依赖于金融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手段.次贷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我国必须转变过度依赖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国际资本流动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它也成为近年来国际债务危机、金融动荡并进而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致命打击的罪魁祸首。本研究了如何应用VaR理论来测度和控制我国国际资本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