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贸不合理资金占用,极大地妨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外贸不合理资金占用主要有逾期未弥补亏损、逾期应收外汇帐款、国内被拖欠帐款、呆滞积压商品以及其它不合理资金占用5大类。本文就外贸不合理资金占用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际拖欠款近六成收回无望──有关人士指出:提高外贸人员业务素质乃当务之急经信国有资产监控乏力对外贸易缺乏经验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经济纠纷也有所增加.其中国际拖欠,即在对外贸易中逾期货款不能收回,使大量外汇滞留损失在外,成为困扰我众多外...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拖欠,即对外贸易中应收款项不能及时收回,一直困扰着我国众多出口企业。近两年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带动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越来越繁荣。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贸易拖欠问题日趋严重,导致了我国的外汇收入不能如预期一样的正常增长。本文重点讨论了几年来在一些案例中体现出的具体问题,然后进一步讨论了国际贸易拖欠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国际贸易拖欠问题。  相似文献   

4.
软条款信用证剖析及欺诈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国际拖欠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也是国际贸易欺诈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据统计 ,我国每年的出口额中有5%是逾期欠款 ,而其中60 %的拖欠涉及国际贸易欺诈。了解和熟练掌握软条款信用证的应用 ,对防范国际贸易欺诈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软条款信用证简介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虽然能很好地保护出口商的利益 ,却可能给进口商带来一定的风险。《统一惯例》No 500规定 :“银行对任何单据的形式 ,完整性、明确性、真伪或法律效力……概不负责。银行对于任何单据中有关的货物描述、数量、质量 ,对…  相似文献   

5.
从微观层面分析,以下原因促使出口逾期货款的形成:出口商风险意识淡薄,简化正常的贸易程序;出口商未深入认识各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优缺点和性质;出口商未能正确使用结算单据;出口商缺乏如何处理进口商拖欠货款的知识;进口商失去清偿能力;由于汇率原因,进口商借故不付款;进口商银行的经营习惯与国际惯例不同导致出口商未能及时收回货款;进口商银行的业务操作不规范或者是与进口商勾结,从而拖欠货款;出口商银行的业务水平有限导致出口货款逾期未收回。出口商处置出口逾期货款的方法有:出口商直接和进口商交涉,自行追讨货款;出口商委托专业机构追讨货款;采用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解决进口商的拖欠货款纠纷;出口商向法院申请冻结货物;出口商合理运用申请买方破产的措施及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结算拖欠问题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的出口贸易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出口企业的逾期未结算问题也日渐突出并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结算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的出口企业结算风险主要源于进口商信用风险以及各种结算方式的风险这一结论,因此,对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拖欠进行法律规制就成为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7.
据香港报纸报道,近4年间外商拖欠我国货款近90亿美元。据调查,拖欠的外商有一半属于海外华人公司,被拖欠的我国企业大多是地方中小外贸公司。 近年来发现我外贸公司被外商拖欠货款的问题相当严重,包括对外承包工程款项在内,我外贸企业逾期未收汇总额达89亿美元。据调查,其中有意欺诈款占60%,因产品质量或货期有争议导致不付款的占25%,严重管理失误的占10%,其他性  相似文献   

8.
韩家平 《国际贸易》1996,(12):42-45
现状 据国家外汇管理部门透露,1991—1995年,我国涉外企业逾期未收汇近百亿美元。其中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据外贸、外汇、财政、银行、保险等部门提供的情况综合分析,在近百亿美元逾期未收汇中,拖欠3年以上的占10%,1年以上的占30%,半年以上的占25%,半年以内的占35%;属中央部属企业逾期未收汇的占2成,地方企业占5成,三资企业占2成,其他企业占1成。国际拖欠案涉及的海外公司中,华人公司占50%,不良外籍公司占20%。80年代,境外拖欠问题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及经济特区,1990—1994年,转向内地省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排名连年上升,但同时,中国出口收入中,有不少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且未收回金额每年的同比增幅达到40-50%。在我国外贸企业全部逾期应收未收账款中,被拖欠一年以上的占30%,半年至一年的占30%,半年以内的占35%,我国被拖欠的货款不仅时间长,而且金额也不小。如何减少由此带来的贸易风险、加强收款安全已成为许多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重视不够,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应从各个方面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在于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盈利。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中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如何监控应收账款发生以及如何处理企业的不良债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顺差逐年增大。简要述说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走高的原因,分析了对外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对我国今后的外贸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症结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云 《江苏商论》2004,(6):83-84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不断产生,风险也随之增加,其中货款拖欠和坏账问题尤为突出。信用经济时代,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如何化解和防范信用风险,继而避免由此引发的呆坏账,已成为摆在各类外贸企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只有找到形成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根源,加强对其防范和管理,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远发展,对外贸易的总量持续稳定增加。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中,自从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得到健康发展中很大的障碍,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自身的现状,找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效益下降的本质原因,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域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水平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优化.伴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全球价值链视域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贸易结构升级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迅猛发展。随着我国逐步放宽外贸经营权,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外贸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欺诈违约、拖欠货款等纠纷影响着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信用风险已经凸显,并且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与此同时,在对外贸易运作过程中,参与者除了进出口商以外,还有生产商、中间商、银行等贸易环节增多,使得信用活动现在变得日趋模糊。企业应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华夏邓白氏商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产品开发及市场总监徐慧囝博士。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现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但在出口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出口逾期收汇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信用风险、交易风险、结算风险、汇率风险等时刻威胁着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及时、安全收汇成为外贸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嫣 《现代商业》2007,(36):171-172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频频遭受绿色壁垒,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本文从绿色壁垒概念及特征入手,结合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造成这些影响的内外部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的对策,以弱化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增强我国突破绿色壁垒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朱嫣 《现代商业》2007,(30):171-172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频频遭受绿色壁垒,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本文从绿色壁垒概念及特征入手,结合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造成这些影响的内外部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的对策,以弱化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增强我国突破绿色壁垒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