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农业试验机构的兴办,掀开了中国近代农业试验和科研史的第一页,是中国农业史上的新生事物及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史学界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极少,是一个有待填补的空白领域。清末东北试验机构的兴办,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以及农学与技术传播的提倡等一系列活动,对当时的农业改良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就以上问题作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2.
正6月15日,农业部在西藏拉萨市启动2016年全国农业系统"专家西藏行"活动。此次活动根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加大技术人员短期援藏选派力度"要求,旨在围绕西藏农牧业发展最急需的技术,组织全国农业系统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通过传帮带、手把手、科研攻关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技术硬、留得住、能带动"的西藏农牧业科技人员队伍,发挥农业科技在西藏农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推动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面对东北农业技术发展滞后、人才加速流失等问题,亟待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以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东北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入手,从政府、当地、高校角度针对政府的组织领导主体责任、政策保障规范化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进行探究,旨在为东北提供高素质人才红利,推动东北农业向高质量农业转变发展,以人才振兴实现东北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郑林 《中国农史》2004,23(3):37-45
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所引发的农业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北的淡水渔业历史悠久,至清末民国时期获得很大的发展。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侵略和控制中国东北的淡水渔业。在经过充分的渔业调查后,它制定了《渔业取缔法》,建立了哈尔滨水产试验场和吉林永吉水产增殖场,并在"北边振兴计划"中制定水产增殖计划。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淡水渔业的掠夺主要通过水产统制、渔业移民和会社掠夺来实现。这体现了日本对华侵略的全面性、残酷性和险恶性。  相似文献   

6.
李镐澈  金英子 《中国农史》2005,24(2):89-100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了对朝鲜农业技术的殖民性改造与掠夺。本文介绍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对韩国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普及工作,探讨了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政策,分析了这些技术对当时朝鲜农业的影响以及对现代韩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74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列强侵略矛头直指中国,造成了中国边疆危机四伏。台湾战略地位显要,成为美国、法国等列强武力侵犯的重点明治维新一开始,日本在对外政策上确立了"开疆拓土"的侵略总方针地处日本西南太平洋上的琉球和台湾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首选目标1874年2月6日,日本政府通过《台湾番地处分要略》4月组成所谓的"台湾生番探险队"3000人,由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舰队侵略台湾,并在琅峤登陆。  相似文献   

8.
基于四川省9县市(区)231份农业科技机构的调研数据,运用计数模型,研究了农业科技机构与合作社开展技术对接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对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农业公司,公益性强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与合作社技术合作更紧密;软硬结合的集成类技术、利润共享的技术合作方式更能增强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科技机构认为合作对本单位发展越重要、技术储备越充足,越能促成彼此的技术对接。因此,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分工与协作、增强农业技术供给的有效性和培育科技供需对接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中共中央鉴于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立即派出大批干部和主力部队分期分批进入东北,建立了东北解放区。为了把东北建设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我党在战争环境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进行农业技术试验,发展农业教育,推行农业技术改良,使东北解放区的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以其雄厚的农业物资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东北解放区在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当今的农业现代化事业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鉴于目前学术界有关解放区农业改良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利用有关档案文献资料,对东北解放区的农业改良情况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0.
一部研究我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的新著——《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简介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白鹤文、杜富全、闵宗殿三位研究员主编的《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下简称《史稿》),最近已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丛书”系列中的一部,是中国农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省农牧业工作会议于2月19日在西宁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农牧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和乡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农牧业科技创新,努力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粮油生产稳步提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双重领导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系一九五五年七月,在南京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农史资料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迄今已整三十周年了。它是我国建立最早,农史资料收藏较多的一个专业性农史研究机构,设有农业科技史、农业史、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北农业史》──填补空白的区域农史著作东北农史研究向称薄弱,我国农史著述中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反映很少。最近,吉林文史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一部大型区域农史专著──《中国东北农业史》,全书60万字,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从7600年前至1949年东北...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农业致力于打造农产品品牌,不仅重数量,更重质量.日本农产品附加值高,售价也相应较高.日本依靠科技力量打造农产品品牌,这与日本有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农业科研体系密切相关. 农业科研机构十分健全 日本最大的国家级研究队伍是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简称农研机构),它是挂靠在农林水产省的独立行政法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国际农产品贸易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总框架下,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发展加快融合:农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国际科技合作蓬勃发展,农业对外援助获得国际高度赞扬,农业对外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有效服务了农业农村经济大局和国家整体外交。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农业"走出去"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这为新时期我国农业对外合作指明了方向。秉承丝路精神,我国农业对外合作如何行稳致远?让我们听听两会代表委员如何说。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李锦华)1月26日,农业部成立"全国农业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并启动建设"全国农业技术转移交易服务平台"。由科技发展中心承建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定中心"也于当天同时揭牌启用。转移服务中心是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机构,重点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征集确认、评价评估、信息发布、实体展示、宣传推介、转让交易等工作,促进农业科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保中 《中国农史》1994,13(1):66-71
研究地区农业史和编写地方农业志,亟需解决历史分期问题。东北作为历史上少数民族聚居和开发较晚的边疆地区,农业发展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根据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对该区农史基本线索进行初步勾勒,把东北农业史划分为八个历史阶段:从距今七千年前至春秋时期,是东北地区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阶段;战国中叶至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在东北传播,东北传统农业逐渐兴起;从魏晋南北朝至宋辽金元时期,东北传统农业在破坏与重建中曲折发展;明清时期,东北农业有所发展,但在封禁政策下开发缓慢;1860年营口开港以迄清亡东北传统农业开始向近代化农业转化;1911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农业近代化进一步发展;1931年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前,东北农业迅速殖民地化;1945年以迄当前,是东北地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起步和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具体到农业科技,新时代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怎么看、怎么干、怎么干好,这是当前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基本到位后,迫切需要认真面对和回答的课题。做好新时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势在必行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从党的方针政策看。农业科技问题,历来是支撑和引领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农业"八字宪法",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月21日)全省农牧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以及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农牧业工作,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1关于2015年及"十二五"农牧业工作2015年,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科技、调结构、促改革、强服务,农牧业经济实现了稳中求进。1.1种植业生产保持稳定。积极调结构、主动防灾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中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决定了中国农业在立足国内的同时,还要积极地"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主要模式。本文在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以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为分析框架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判定;二是农业生产率是否是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认为:近年来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但规模较小且波动幅度较大;当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对外投资净额为负、绝对数额逐渐扩大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的第二个阶段;农业生产率是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本文也对部分其他控制变量与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