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2000年5月11日在金融企业与资本市场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这是我国管理层第一次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金融企业发行上市.  相似文献   

2.
曾经让大大小小商业银行兴奋了好一阵子,后来又忽然亮起“黄灯”的上市问题,终于有了柳暗花明的局面。自从2000年5月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表示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以来,商业银行筹备上市的步伐明显加快。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正在为上市而积极备战。2000年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至6号,《规则》涉及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等。《规则》发布后,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等金融企业红红火火忙上市的日期临近了。2000年11月27日,中国民生银行在上交所上网发行3.5亿股A股。这是自《规则》出台以来,第一家公开上网发行的金融类上市公司,标志着在我国新的政策环境下,金融企业上市正式启动。随着这些银行上市图景的日渐清晰,通过上市而实现改革突破的种种设想,也终于有了一个现实的出口。  相似文献   

3.
乐纲 《企业导报》2001,(7):13-14
<正> 2000年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通过有关媒体正式发布《公开发布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至6号,分别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这三种金融企业的招股说明书内容和格式,财务报表附注作了详细的“特别规定”。27日,中国民生银行在上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公开招股并按此规则披露信息的金融企业。自此,新千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上市工作拉开了序幕,并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银行发行上市的浪潮。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2002,(2):14-16
我国证券市场政策导向明显,要成功登陆必须满足监管当局对上市主体的一些要求。自从当局对外资上市松动以来,从正式的、非正式的渠道对上市主体所处产业及规模等都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王林2001年12月7日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进行跨国公司在内地上市的试点,并希望有关企业具备六项条件:  相似文献   

5.
全球金融资本一体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企业寻求海外上市也成为近年来的一股热潮,中国证监会和有关部门仍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宽融资途径.这条路是畅通无阻的,但能否越走越宽就要靠企业自己的表现了.在这里,笔者从三个方面就企业海外上市应采取的策略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0年 11月 27日,中国民生银行股分有限公司350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这是继1999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市后又一家发行上市的银行.这也是中国证监会实施《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后的第一家上市银行。之后.几家已经得到了国务院或者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商业银行陆续放出了准备上市的风声。目前,我国上市银行已达三家。据了解,光大、华夏、招商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上市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距1991年深圳发展银行上市已与其相距近10年,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  相似文献   

7.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9,(11):14-14
28家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创业板开板仪式于10月23日举行.这意味着酝酿10年之久的创业板届时正式开启。截至目前,证监会已受理149家企业上市申请。届时首批已获批文的28家创业板公司将同时上市挂牌交易.这也将成为我国证券史上史无前例的首日上市挂牌数最多的一个交易日。  相似文献   

8.
展晨明 《活力》2006,(5):45-45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几年来,发行制度几经变迁。在1998年《证券法》出台之前,我国证券市场管理机构对证券发行上市采取的是审批制,这种发行制度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即额度控制、两级审批和发行与上市联动。这些特点造成了股票市场的种种扭曲和弊端。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出台了股票发行核准程序,证券发行制度从此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原来的额度控制、两级审批没有了,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增强了,但是发行与上市联动这种纯粹是人为的、技术上的设定却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证监会修改并清理了一系列不合时宜的规章。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即2001年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以证监发[2001]125号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办法》(以下简称《辅导办法》),同时废止了2000年3月颁布的《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以及相应的《关于公司公告拟发行股票并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孙磊 《电子财会》2004,(12):35-37
按照《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应当对外编报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审计报告、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其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会计报表的编制责任在企业管理当局,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推进成长性企业成功对接创业板上市,是当前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十分关注的话题。参照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科技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着眼于对高新技术成长  相似文献   

12.
香港作为我国本土的国际化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目前我国国内股票市场正在进行全流通改革,IPO暂停也已有一年多,此时分析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的案例剖析,说明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优势、途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百文"(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的前身是一个国有百货文化用品批发站。1996年4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为郑州市的第一家上市企业,也是河南省首家商业股票上市企业。据称:1986~1996年的十年间,其收入增长45倍,利润增长36倍,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41乙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70万元。按照"郑百文"公布的数字,1997年其主营规模和资产收益率在沪深上市商业企业中排名第一,是国内上市企业100强之一。可是,1999年以来却濒临关门歇业,有效资产不足6亿元,而亏损超过15亿元,拖欠银行债务高达25亿元。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和某些现行的特定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近十年的磨砺后,创业板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证监会自7月26日起开始受理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9月1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审会审核首批7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申请,7家公司全部通过审核。自此,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5.
陈孝 《四川会计》2002,(3):33-33
中国证监会制定的新退市办法将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无疑这意味着ST股票被完全阻断退路,进入了“生死提速”阶段,而PT股票更是被“置之死地”。可以讲,PT制度终结是中国证券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一、新退市办法“新”在何处针对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新退市办法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批准权限、批准程序、股票交易等方面进行了重要修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授权证券交易所依法作出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证监会规定,原国有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公开发行股票,应编制并公开披露近三年的财务报告,由于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需要对原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以优良资产投入股份公司,以达到规定的有关股票发行与上市条件,按照可比性原则规定,原企业会计报表已不能满足上市公司有关信息披露的要求,需要根据资产重组框架,编制改组企业基本会计报表(也称模拟会计报表)。改组企业基本会计报表,反映拟发行的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决定企业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地编…  相似文献   

17.
日本拥有世界上第二大资本市场,东京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调整其经济政策、鼓励海外公司在日本上市。早在1997年3月18日,中国证监会就与日本大藏省以及东京证交所(下称东交所)在东京签署了有关中国企业在日本上市的谅解备忘录和意向书,为中国企业到日本上市融资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对照全球证券市场,金融企业上市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目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服务类公司有900多家,东京交易所有160多家,香港也有40多家。世界著名的金融企业,如花旗银行集团、汇丰银行、美国的前10大投资银行及众多保险公司都已是上市公司。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金融企业上市的意义(一)扩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上市融资是金融企业筹集长期、稳定资本的基本途径之一,而只有资金实力与规模得到扩大,我国金融企业才能具备与国外金融企业竞争的根基。(二)进行结构性改造,建立与国…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已形成了银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房地产信托、海外基金、引进海外资本、典当融资等众多渠道。  相似文献   

20.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融资难。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在股票上市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大中型企业比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植方面更具优势。另外,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在股票上市方面很难满足上市资格的要求。因此,除少数规模较大的知名的民营企业外,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上市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在发行债券方面,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难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