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秋波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4):11-13
在新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及审计理念下,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尤为重要.重大错报一部分是由企业持续经营危机引起的,持续经营危机审计判断的核心证据是重大疑虑事项.多次修订的持续经营准则中对重大疑虑事项的界定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主观判断过多从而影响审计质量,所以实行和完善集体判断和专家判断,广泛运用审计判断辅助工具,抓好准则指南学习、细化审计执业规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1-2008年间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为研究样本,并将全部样本区分为明确表达与隐含表达两组子样本,实证研究了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存在表达方式上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独立性越高的审计师,越倾向于出具明确表达的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而胜任能力强的审计师,并没有比胜任能力弱的审计师更倾向于出具明确表达的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胜任能力强的审计师可以从审计市场上优先争取到优质客户,所以为客户出具明确表达的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的比例反而比胜任能力弱的审计师要低。如何引导和鼓励胜任能力强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多地参与上市公司持续经营风险揭示,应当成为行业监管与引导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从持续经营能力判别因素变量中,找出四个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相关的指标变量进行分析,试图为注册会计师控制执业风险提供一种定量分析思路,以期提高注册会计师持续经营审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依据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9年的年报资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持续经营假设和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作研究。 相似文献
5.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与审计意见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审计已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表明持续经营审计已受到各方关注。本文简要介绍美国注册会计师在持续经营审计中的审计意见类型决策,期能对国内审计界有所裨益。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在合理的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内),企业不会清算、解散、倒闭。会计核算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之上的。如果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问题,会计工作,包括会计报表,就需要适当调整以反映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对被审计单位在合… 相似文献
6.
《会计研究》2016,(8)
本文从审计意见对债务融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是否具有额外价值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持续经营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简称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简称为\"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都能降低企业债务规模,提高企业债务成本;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务规模和债务成本的影响程度分别比非标准审计意见高66%和9.4%,分别比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高约6倍和16.7%。这表明相对于一般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来说,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权人来说具有额外的价值。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审计意见的研究中,不应只将审计意见划分为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两类,而应该将审计意见划分为标准审计意见、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等三类。 相似文献
7.
8.
以2011-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分析师跟踪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加剧了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分析师跟踪能够缓解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持续经营无保留审计意见公司的融资约束,加剧被出具其他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公司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分析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不仅仅是企业许多财务处理的基础,也是各利益相关方重要关注点之一。现代审计已经发展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阶段,而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除了内部控制之外的其他五项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都关注了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对于一项审计活动来说,其最终成果就是审计报告,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项财务指标为参考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预测、分析与研究,以期更好地确立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为规范企业管理与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审计准则讲解:持续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部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10)
关于总则(一)制定目的与依据本准则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考虑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制定依据是《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二)持续经营假设的含义通常,企业如果已决定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或者已确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将被迫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则不应再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会计报表。因此,持续经营假设意味着被审计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上… 相似文献
12.
Hian Chye Koh 《Accounting & Business Research》2013,43(84):331-338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predictions of a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 and the assessments of auditors on the going concern status of a sample of 165 bankrupt companies and 165 matched non-bankrupt companies. Data from US companies for the period 1978 to 1985 were used. Probit analysis (with the weighted exogenous sampling maximum likelihood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model parameters. The Lachenbruch U method hold-out accuracy rates of the model are 85.45% for bankrupt firms, 100.00% for non-bankrupt firms, and 99.91% overall. The corresponding accuracy rates of the auditors based on their audit reports are 54.37% for bankrupt firms, 100.00% for non-bankrupt firms, and 99.73% overall. The sensitivity of optimal cut-off points to misclassification costs of Type I and Type II errors was also considered.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s can be useful to auditors in making going concern assessments. Further, such models can serve as analytical tools and defensive devices.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ramed information and firm size on the auditor's going concern report modification decision. Framing has been shown to affect 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Investigations of framing effects in an audit context have reported mixed resul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auditors are susceptible to the effect of framed information. Previous research has reported that auditors from small firms may be less conservative in audit disclosure recommendations than auditors associated with larger firms.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going concern decisions of auditors from three firm sizes: local/regional, a large non-Big Six firm, and a Big Six audit firm.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report issued do exist across firm size.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reported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新修订审计准则的要求,详细论述了注册会计师评价企业持续经营假设的责任,企业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的迹象,重点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假设应实施的专门审计程序,并对出具审计报告时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做了列示与提醒。 相似文献
15.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2018,54(12):21959B-21960A
16.
股票价格的预测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投资者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详细解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通过对上证指数的预测来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这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投资者意见分歧角度出发,研究盈余发布前后一段时间内中国股票价格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首次考虑公告所引发的二次意见分歧对市场反应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意见分歧越高的公司,股价在公告前高估情况越严重、在公告时的下降幅度越大,二次意见分歧高的股票其超额收益较大。此外,本文还发现中国股市普遍存在盈余公告提前泄露,股价的收益特征较国外有所前移,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知道坏消息的时间要早于好消息。 相似文献
18.
现今少数担保公司推出了"担保贷款"、"担保投资"和"担保理财"等业务,其引发的主营业务边缘化现象逐渐显露.为此,我们对担保公司主营业务边缘化现象进行了调查,其主要表现及存在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证所主办的“证券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上表示,鼓励证券公司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调整组织结构、创新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允许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在境外设立、收购、参股证券类机构,为其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是监管层支持证券公司改革与创新所采取的积极务实的措施之一,表明了监管层允许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意图,有利于逐步扩大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度,提高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证券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进而提升证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人事处课题组 《金融发展研究》2010,(7):26-30
本文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为例,在对辖区2006—2008年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马尔可夫分析法,对2009、2010年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以期为分支机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