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江淮  刘虹 《理财》2006,(10):48-49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投资活动逐渐增多,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对于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国际税收的转移定价问题等。跨国公司往往利用转移定价来规避税收、转移财富。转移定价制的避税策略转移定价(transferpricing),是指跨国公司内部企业之间所制定的交易价格。转移定价对象包括固定资产、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形商品,以及贷款、专利、商标、技术、管理、咨询等无形商品。由于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独立企业之间的关系,其内部价…  相似文献   

2.
对跨国投资税收筹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跨国经营不仅可以让企业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且对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如何处理好国际税收问题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苹果公司这样的全球一流跨国经营企业的避税动机、避税策略和避税影响的探讨,为对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实施税收筹划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对1998—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县级财政数据进行匹配,利用这一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对当地企业避税的影响。我们发现,转移支付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与企业避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地方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越多,企业避税越多。其影响机制在于转移支付弥补了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缺口,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下降,导致了更多的企业避税。转移支付占比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会少汇报0.15%的利润,即少缴纳0.15%的企业所得税。进一步将转移支付细分为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结果表明专项转移支付与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企业避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作用更大,而税收返还对企业避税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对当地企业避税的刺激程度不同,中部地区最强,东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三)美国CFC制度美国在1962年引入了CFC制度,是第一个制定CFC制度的国家。1其目的在于限制某些被动收入或具有高度流动性收入的递延纳税,这类收入包括集团内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付款,以及集团内销售收入。2考虑到美国在打击避税方面一贯积极的普遍印象,人们会倾向于相信其CFC制度应该是严厉和有效的。然而针对苹果公司和美国其他跨国公司的听证都说明实际  相似文献   

6.
刘谊  闫晓茗 《会计师》2009,(12):63-64
<正>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企业要赢得竞争的胜利不仅在于拥有资源的多少,更在于是否具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全球掀起了一股企业并购的浪潮,随着这股浪潮  相似文献   

7.
曹洪军教授的新作《外资并购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研究》一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外资并购中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目标差异,提出了若干有关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8.
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及其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展引发了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跨国银行主要以分行或子行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时带来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跨国银行监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对国际上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监管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当母国对来源于外国的所得实行抵免制以避免国际重复课税时,东道国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往往转化为母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母国的投资者无法获得东道国给予的税收优惠.通过对1990~2004年实行抵克制的美国及实行豁免制和饶让抵免制的其它西方发达国家在华直接投资进行比较,未发现美国与其它西方发达国家在华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美国对该国投资者给予税收递延,使得投资者依然能够获得东道国的税收优惠,美国实行的抵免制并未阻碍该国投资者的在华投资热情.  相似文献   

10.
国际反避税立法发展与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避税现象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认识到单纯依靠各国单方面的国内法措施,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和精巧的各种国际避税安排。在现行国际税收规则难以被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管制国际避税行为。各国在采取双边或多边合作,通过签订有关条约和协定进行反避税的过程中,既面临着困境,同时也为国际反避税立法及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论逆向避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国际避税问题也日趋严重。如何防范国际避税已为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重视 ,并成为国际税法中的一项核心问题。在本文中 ,笔者将探讨逆向避税———一种广泛存在于中国国内涉外企业中的国际避税行为。本文首先界定逆向避税的概念 ;其次分析逆向避税的动机和手段 ,并指出逆向避税造成的严重危害 ;最后结合我国税法实际构思相应对策税制及其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和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而后从固定资产处置入手,详细分析了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流转税处理的差异。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会计准则和税法产生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会计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相关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和经济理论基础,以A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该企业的现实情况和固定资产的特点,提出完善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方法,以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逃税与避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各国税收立法的相对滞后,电子商务逃、避税问题日益突出。各国根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逃、避税的新特点,在原有防范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如加强税务机关自身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技术、推行电子商务税收登记制度、从支付体系入手解决电子商务税收的征管问题,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应,以税改前后上市公司执行税率的不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借鉴国外衡量政策效应的主流计量研究方法——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方法,使用上市公司数据对此予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税改前后上市公司执行税率的不同,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明显不同。因此,要有效调整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对这两类身份不同的企业制定有所区别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论避税行为的无效性及非法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避税行为概念及性质的模糊认识与错误观念,严重阻碍了反避税工作的开展。事实上,避税是通过异常的行为安排导致国家税收落空,避税行为是违反了民法有关规定的、虚假的、不能导致预期后果发生的无效行为。这一论断能从国外反避税立法与实践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得到充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投资的直接目的是增加固定资产 ,应考察投资和增加固定资产的关系 ,其宏观指标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和项目建成投产率 ;固定资产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国民收入 ,应考察投资和增加国民收入的关系 ,其宏观指标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或投资系数。我国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七五”时期比“六五”末不断提高 ,“八五”较为平稳 ,“九五”开始回升。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六五”以来较为平稳 ,“八五”较高 ,“九五”下滑幅度较大。应采取多种措施 ,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在分析和研究东道国纳税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依据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经营地点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权重,为跨国公司纳税筹划中国外投资地点的优化决策,提供一种可适用的数学方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要有效进行反避税,必须对避税活动有一个准确而深入的认识。近年来避税活动日趋专业化、复杂化,表现为避税和偷税手段相互交织与使用;境内避税和跨境避税相互交织与促进;跨境避税中顺向避税和逆向避税相互交织;而且在跨境避税中,不同类型外商企业呈现出不同的关联交易定价规律等。提高反避税效率的对策包括: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全面指导反避税实践;提高税务机关有关反避税的信息占有量;加强反避税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