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总有它的基本精神或历史个性。正是这种基本精神或历史个性才赋予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性格,才保持了民族的特性和国家的特色。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或历史个性是在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族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环境中形成的。以农业为基础,故质朴厚重,绵延世泽;以宗法家族为背景,故重感情,尊祖宗;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故尚人伦、重道德。因此,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或历史个性主要的可以概括为"重感情、尚人伦、崇道德、尊祖宗"。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剖析西昌市"青年彝族移民"的日常生活.处于都市场域中的"青年彝族移民",一方面或多或少地继承着传统,信仰和宗教仪式成为父辈生活的象征符号,而家支和血统观仍在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在和主流文化的互动中,"青年彝族移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他们具有群体特色的社会生活,甚至影响了城市原住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诚信文化传统。这种诚信文化传统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使内涵更加深邃。加强对传统诚信文化内涵的深入诠释,深度挖掘民族传统诚信文化的理论价值,对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体系中的诚信政府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主体行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诚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不管是民营企业主还是职业经理人,在进行行为选择时无不烙上了传统文化的影子.本文就家文化和帝王思想两种传统文化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家文化释析了民营企业两权分离困难和任人唯亲的原因,帝王思想释析了职业经理人投机主义行为的缘由,由于家文化和帝王思想的共同影响导致了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健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图形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在新的环境中发展中国传统图形,应对全球的文化冲击,已成为当前异常重要的课题。继承传统图形,要避免"复归",即以古典情绪召唤人们柔和的向往心理,强调"包容性",即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成果,要认清传统图形的"全面性",在传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6.
吴中宝 《中国报道》2012,(11):18-21
如果说资金是企业跨国经营的"硬门槛",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则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软门槛",这种差异往往导致企业"走出去"之后出现水土不服、折戟沉沙。  相似文献   

7.
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在再现"他者"的过程中对本土文化进行了东方化和美国化,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置换了原作《木兰辞》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改写了本土文化的民族身份。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世界的文化受到文化霸权强有力的渗入和强权干预,导致自己的民族文化遭受边缘化。面对这种后殖民文化霸权,第三世界文化应积极寻求走向世界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李慕堂 《发展》2017,(12):15-16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对文化自信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高校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园文化体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的本质是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非遗扶贫可以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长期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系统、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非遗扶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为发展资源,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激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生传承动力。2013年,贵州省启动了"锦绣计划",助力全省妇女脱贫致富、创业就业。截至2018年,贵州省"锦绣计划"已经实施了5年,帮助全省妇女发挥手工优势、传承民族文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锦绣计划"成为贵州省传承民族文化的民心工程,贵州省独特的指尖技艺逐渐成为新的指尖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风:时尚背后乃回溯传统大众文化是市民社会的一种产物,大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本文化",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广博丰富的民间通俗文化形式和作品,是当代大众文化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许多文化形式、艺术风格、表达方式等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民间通俗文化形式、体裁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省民族地区的开放,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广泛,大量的建设者、开发者和旅游者涌入我省民族地区,从事各项开发、建设事业或者旅游观光。日益增加的外来人口,不论是短时间的逗留,还是长时间的工作、劳动,都不同程地促进了我省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观念的更新。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播种机",他们的到来,也会播其故乡的文化和现代文化观念的种子,将一些现代先进的文化观念及其现代精神元素引入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撞击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大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这在客观上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民族之根和民族之魂,是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突出特点。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等结合起来,从中国国情出发,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置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位置,加以思考和运用,在国际交流中,宣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成果,切实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草民意识"和与之相对的"官本位"意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专制社会的一块"观念"基石.传统社会中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都极其低下,在各种法律规定和社会制度中,民负有各种义务而不能享有相对的权利."草民"的这种价值取向一方面决定于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等社会物质形态,另一方面,随着君主专制集权制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王权主义和官本位泛化,进一步强化了"草民意识",使之成为一种"潜规则",长久地存在于中国社会的观念形态之中.  相似文献   

14.
赵一洁 《魅力中国》2014,(15):166-166
在“西方音乐中心论”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日益作为主流和权威话语。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昔日所占据的位置,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在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中。只有以当地传统文化为核心,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路。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才能求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正>刺绣,俗称"绣花",是我国著名传统民族工艺,指用针线在织物上以不同针法穿刺构成各种花纹图案。刺绣在我国有着三千多年历史,著名品种有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和广东粤绣,合称为我国"四大名绣"。除此之外,中国幅员辽阔,有55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全国各地,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刺绣艺术,如苗、瑶、侗、壮、土、羌、彝、白、土家、藏、蒙、维等民族都有自己富于特色的刺绣艺术。刺绣是表现一个民族生活情趣的手工艺术的重要手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6.
以"快乐卓越,实现自我",为教师文化的建设目标;以"做快乐、卓越的朝阳教师",为教师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以"主动发展、快乐发展、特色发展"来营造的教师发展文化.学校教师文化建设,靠的是理念引领,制度保障,平台搭建,文化浸润几位一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养老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养老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疆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已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帮助、社区互助和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文化。这种养老文化在促进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吸取其合理成分,坚持社会主义养老文化的主导地位,积极引导传统民族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建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养老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其积极的养分,这一过程的核心在"融入",关键在"创新".二者有机融合,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契合点,更重要的是与之相匹配的实践上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由于清代新疆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新疆建省前后,当地债务纠纷频繁,这种债务的产生在新疆不同地域,其缘由各有不同。从历史和文化的维度分别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清代不仅是中原契约文化进一步传入新疆的时期,也是中央政府对新疆管控日益加强的一个阶段,这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辐射,是中华契约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的重要历史根基。少数民族在借鉴先进契约文化,契约制度也在包容新疆少数民族契约的特殊性,新疆各民族也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自觉地运用契约以保障自身权利,促成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这既是契约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在先进契约制度保障下团结友好的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郁蓓蓓 《宁波通讯》2014,(14):66-69
<正>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起源于远古的结绳记事时代,《周易》里就有"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的说法,后来又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代的仪礼记事,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长,结艺的传统就有多长,其渊源久远的文化历史不仅始终贯穿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而且还沉淀了中华民族最纯粹的文化精髓、风俗习惯、人生信仰等,这种独有的艺术特色、强烈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